萬遂如
(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吉林 長春 130122)
關于豬口蹄疫的防控問題
萬遂如
(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吉林 長春 130122)
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將口蹄疫列為A類烈性傳染病,我國也將其定位為嚴格控制、強制免疫的一類動物傳染病。本病傳播快,傳染性強,一旦暴發(fā)流行,危害甚大,會給畜牧業(yè)生產(chǎn)和畜產(chǎn)品國際貿(mào)易帶來嚴重打擊。雖然我國防控口蹄疫取得了重大進展,疫情穩(wěn)定,但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情況與新問題。需要進一步加深認識,加大對口蹄疫的防控力度。本文就當前豬口蹄疫的防控問題談點個人意見,僅供養(yǎng)豬場參考。
1.1 口蹄疫病毒的多型性
目前世界上口蹄疫病毒共有A、O、C、亞洲1型(Asia1)和南非(SAT)1、2、3型等7個主型與100多種血清亞型。各主型口蹄疫病毒之間無免疫學交叉反應,同型口蹄疫病毒的不同亞型毒株之間,其抗原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相互之間免疫交叉保護力很低。這就造成了疫苗免疫產(chǎn)生的抗體不能提供完全的免疫保護。
1.2 口蹄疫病毒的變異性
口蹄疫病毒的核苷酸變異頻率很高,具有高度的變異特性。當前臨床上流行毒株的變異頻率正在加快,近30年來經(jīng)典口蹄疫病毒變異率為19%;耿馬毒株(O型口蹄疫病毒東南亞型拓撲型毒株)在8年的時間內變異率達到12.2%;泛亞毒株(O型口蹄疫病毒中東-南亞型拓撲型毒株)在6年的時間內變異率達到7.5%。雖然有一些病毒株未發(fā)生從一個血清型到另一個血清型的抗原性變異,但也存在著抗原性漂移,以及流行毒株宿主嗜性的顯著變異??谔阋卟《咀儺惙譃榭乖儺悺⑺拗鬟m應性改變與毒力變異。例如2009年和2013年兩次A型口蹄疫(東南亞sea-97拓撲型)抗原變異同屬于A型97毒株,但卻屬于不同的進化分支,并區(qū)分為G1和G2分支。其中G1毒株對豬不敏感,G2毒株以感染牛為主,但也能感染豬并引起豬發(fā)病。2014年6月,江蘇宿遷發(fā)生一起豬A型口蹄疫疫情;2015年1月,安徽馬鞍山再次發(fā)生一起豬A型口蹄疫疫情??梢娯i的A型口蹄疫有抬頭的趨勢,應引起高度關注。泛亞毒株自1999年由東南亞傳入我國后,主要引起牛和羊發(fā)病,但自2000年以來也引起豬感染發(fā)病,因為泛亞毒株的R基因的基序、側翼序列、基因的突變導致了病毒對宿主范圍發(fā)生了變化。由于口蹄疫病毒的變異與突變加快,使其流行毒株繁多,血清亞型復雜,這給口蹄疫的免疫預防帶來了很大難度。
口蹄疫病毒感染具有多宿主性,可感染牛、羊、豬、鹿、駱駝、鼠類、犬、貓、鳥類、吸血昆蟲,以及野生動物中的大熊、刺猬等70多種動物并引起發(fā)病。由于病毒對動物機體免疫細胞的功能產(chǎn)生抑制作用,致使病毒逃脫宿主免疫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管控,導致病毒在動物體內長期存在,呈現(xiàn)持續(xù)性感染。如牛帶毒可達數(shù)月、數(shù)年,甚至終生帶毒與排毒,并且使病毒能在群體中世代傳遞?,F(xiàn)代研究表明,口蹄疫病毒的L基因和UPR區(qū)域的變異,可改變病毒特定宿主上的復制性能和致病力,形成持續(xù)性感染。如泛亞毒株和緬甸98毒株的L基因發(fā)生缺失與變異,從而提高了宿主的天然免疫,降低了病毒的感染力,導致病毒在機體內持續(xù)感染,但不發(fā)病、不出現(xiàn)癥狀。這些大量隱性感染病毒的動物能形成廣泛的疫源地;大量帶毒的被保護的野生動物可形成自然疫源地,致使口蹄疫疫源難以根除。
口蹄疫在全球流行有7個流行圈,其中3個流行圈在南亞、東南亞與西亞,與我國接壤,威脅最大。2013—2014年口蹄疫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國和周邊國家,2015年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國、蒙古和越南一帶,其次是南部非洲。世界上口蹄疫分布最嚴重的地區(qū)是亞洲和非洲。當前我國豬群中流行的口蹄疫病毒株主要有古典中國型的豬毒譜系(Cathay拓撲型)、東南亞拓撲型(SEA拓撲型)、緬甸98型(MYA-98譜系)、中東-南亞拓撲型(ME-SA拓撲型泛亞譜系),此外還有亞洲1型口蹄疫(Asia1),2014—2015年又出現(xiàn)了A型口蹄疫(東南亞97毒株,sea-97 strain),應引起高度重視。但目前豬群中發(fā)生的O型口蹄疫主要的流行毒株是緬甸98毒株(MYA-98譜系)和泛亞毒株(Pan Asia1)即新豬毒-2。東南亞97毒株A型口蹄疫(FMD type A/AS/A sea-97)與亞洲1型口蹄疫在少數(shù)地區(qū)豬群中出現(xiàn)混合感染。由此可見,當前我國豬群中面臨口蹄疫病毒毒株繁多、血清型復雜、傳染源廣泛的嚴峻形勢。
口蹄疫病毒經(jīng)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損傷的黏膜和皮膚等多種途徑感染,各種野生動物、鳥類、嚙齒類、犬、貓、吸血昆蟲等也可傳播口蹄疫病毒,人員與污染的空氣及車輛、用具、飼料、飲水等是傳播口蹄疫的重要媒介??谔阋卟《疽淹黄扑拗鞯闹虚g屏障,可跨種間傳播,不同種動物之間可相互傳染,如牛、羊、豬相互傳播等??谔阋咭荒晁募揪砂l(fā)生,無季節(jié)性、無周期性、無規(guī)律性。在不同的地區(qū),流行于不同的季節(jié)。但以冬季及早春寒冷、氣溫多變的季節(jié)發(fā)病多見,特別是每年春節(jié)前后發(fā)病更為嚴重,夏秋季節(jié)也有發(fā)病的。哺乳仔豬發(fā)病率可達100%,死亡率為80%以上;保育豬發(fā)病死亡率為50%左右;肥育豬發(fā)病死亡率為20%左右;生產(chǎn)母豬發(fā)病可引起流產(chǎn),少數(shù)發(fā)生死亡。目前,雖然我國口蹄疫疫情穩(wěn)定,大的疫情很少發(fā)生,各地有時出現(xiàn)小的散發(fā)疫情,但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進一步扎實地做好口蹄疫的防控工作。
4.1 免疫預防
4.1.1 口蹄疫全病毒滅活疫苗 市場上出售的疫苗有:O型口蹄疫(新豬毒譜系-2+緬甸98譜系)雙價滅活疫苗、蘭州獸醫(yī)研究所研發(fā)的O型口蹄疫緬甸98毒株(O/MYA98/BY/2010)高效純化滅活疫苗。O型口蹄疫(O/GX/09-7株+O/XJ/10-11株)滅活疫苗、O型口蹄疫舊豬毒聯(lián)苗(O2K/93株+OR/80株、O2K/ 93株+OS/99株)等,它們具有抗原性廣譜、免疫原性好、產(chǎn)生抗體快、抗體水平高、安全性好的特點。對當前流行于我國豬群中的4個遺傳譜系(分屬于拓撲型)的5個典型O型口蹄疫代表毒株都具有很強的免疫保護力。免疫程序參照如下。
仔豬:35日齡首免,60日齡2免,100日齡加強免疫1次,每次每頭肌內注射2毫升。免疫合格率可達80%~90%。
后備種豬:第1次發(fā)情配種前1個月加強免疫1次,每頭肌內注射3毫升。
種豬:每3個月免疫接種1次,1年4次,每次每頭肌內注射4毫升。母豬妊娠期間也可接種疫苗,并可在發(fā)生疫情時實行緊急接種。一般情況下接種疫苗后7天產(chǎn)生抗體,28天抗體達到高峰,免疫保護期為3~6個月。
4.1.2 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 仔豬35日齡首免,每頭肌內注射2毫升;70日齡2免,每頭肌內注射4毫升;120日齡3免,每頭肌內注射6毫升。
目前用于豬免疫接種的口蹄疫疫苗,通過懸浮培養(yǎng)工藝生產(chǎn)的疫苗有效抗原含量很高,濃縮疫苗的抗原含量也比普通疫苗高,應注意選用。另外,使用的口蹄疫疫苗毒株一定要與本地區(qū)、本豬場的流行毒株相匹配,否則免疫效果不佳。接種疫苗時最好配合使用免疫增強劑如轉移因子、白細胞介素-4或MHC-Ⅱ類分子(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等,與疫苗分別注射(不能混合注射),配合使用。中小豬每頭每次0.5毫升;大豬每頭每次1毫升??捎行Ъ涌炜乖倪f呈,使抗體產(chǎn)生快、均勻度好、持續(xù)時間延長,并能降低及減少免疫抑制所造成的免疫麻痹和免疫耐受,誘導機體產(chǎn)生細胞因子,降低應激反應,提高機體的免疫力與抗病力。
4.2 平時的預防措施
(1)養(yǎng)豬場要實行分群隔離,“全進全出”的飼養(yǎng)制度。豬群按后備母豬舍、配種舍、妊娠舍、產(chǎn)仔舍、保育舍、肥育舍、隔離舍分群飼養(yǎng)與管理,每棟舍要有專人飼養(yǎng)管理,人員與物品等不準串舍。豬舍飼養(yǎng)的每批豬只出欄后,對豬舍、欄圈、地面、通道、門窗等要徹底清掃、沖洗干凈,反復消毒3次,再空舍2~3天后可進入一批新的豬群。
(2)豬場要嚴格執(zhí)行各項生物安全措施。首先要做好定期消毒、驅蟲、滅鼠、殺蟲等工作。對豬場排出的糞污、污水及污染物要無害化處理,不準隨意排放。豬場嚴禁豬、牛、羊等動物混養(yǎng),因為這些動物可相互傳播口蹄疫。豬場要少養(yǎng)犬,不養(yǎng)貓,消滅鼠類,驅趕鳥類,因為這些動物是口蹄疫的主要傳播媒介。豬舍要保持清潔衛(wèi)生,干凈干燥,通風保溫,光照充足,空氣流通以及適宜的溫度、濕度與飼養(yǎng)密度等。
(3)引種一定要嚴格檢疫,防止帶入疫病的傳染源,造成口蹄疫的發(fā)生與流行。
(4)按豬只生長與生產(chǎn)的不同階段飼喂優(yōu)質、營養(yǎng)全價、平衡的低氮飼料,飲用清潔、標準的飲用水,以保證豬只生長與生產(chǎn)不同階段的需求。嚴禁飼喂發(fā)霉變質的飼料與污水。
4.3 發(fā)生口蹄疫時的應急技術措施
(1)養(yǎng)豬場發(fā)生口蹄疫要及時向有關畜牧獸醫(yī)防檢疫主管部門報告疫情,并主動積極地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嚴防疫情擴散與蔓延。
(2)全養(yǎng)豬場實行封鎖、隔離、消毒。
①豬場實行封鎖后,立即停止豬群的調動與交易,人員不準出場,場外人員一律不準進入養(yǎng)豬場。發(fā)病豬隔離飼養(yǎng),設專人負責管理,不準串舍。撲殺的病豬無害化處理,可深埋或焚燒。
②全豬場嚴格消毒。發(fā)生疫情后,立即全場大消毒1次;發(fā)病豬舍、圈欄及環(huán)境每天消毒1次,直至解除封鎖。消毒劑選用2%氫氧化鈉水溶液、2%醋酸溶液、戊二醛溶液、二氯異氰脲酸鈉粉、次氯酸鈉溶液(3份漂白粉加2份水混合均勻即可)等消毒劑,均有良好的殺滅口蹄疫病毒的作用。
③豬群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飼料與飲水,以及污染物等一律按國家頒布的《動物防疫法》中規(guī)定徹底地進行無害化處理,消除傳染原,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病原與疫情蔓延。
(3)緊急免疫接種。受到疫病威脅的豬群要立即進行緊急免疫接種,選用與豬場發(fā)病毒株相匹配的口蹄疫滅活疫苗實施,仔豬每頭肌內注射1毫升、肥育豬每頭2毫升、種豬每頭4毫升,1個月之內間隔10天免疫2次。免疫接種時可配合使用動物免疫增強劑一同實施,免疫效果會更好。
(4)針對發(fā)病情況可實施治療。復方丹參注射液療法:復方丹參注射液(丹參、降真香,專治心肌炎與心絞痛,每瓶5毫升),小豬每頭3毫升、中豬每頭4毫升、大豬每頭5毫升,加干擾素(每40千克體重1毫升)、加排疫肽(復合免疫球蛋白,50千克體重1毫升),混合肌內肌注,每日1次,連用3次;同時肌內注射硫酸頭孢喹肟注射液(第4代頭孢類)每千克體重2毫克,每日1次,連用3天。
外傷治療:口腔潰爛部先用0.1%高錳酸鉀水溶液沖洗,然后涂搽碘甘油;蹄部的潰爛處先用百毒殺或農(nóng)福噴灑、沖洗,然后撒布冰硼散粉末(冰片5克、硼砂5克、黃連5克、明礬5克、兒茶5克,混合成粉),每日處理1次。也可在創(chuàng)傷處用消毒藥液沖洗后涂搽碘酊或青霉素軟膏等。
病豬一律改飲:電解質600克、葡萄糖粉600克、黃芪多糖粉800克、維生素C 200克,對水1噸,連續(xù)飲用7~12天。
(編輯:柳青)
五句養(yǎng)生秘訣教你活過百歲
周有光,生于1906年,今年剛剛過完111歲生日。
50歲前,周老專攻經(jīng)濟學,是金融學家和經(jīng)濟學教授。50歲后他改行從事語言文字學,花費三年時間發(fā)明了今天我們常用的“漢語拼音”,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兩次與他會面。周老100歲后,還在寫書出書,如今111歲的高齡依然堅持寫作,腦子不亂,眼睛不花,能吃能喝,身體倍棒!談起長壽,他總結了五句話,教你活過100歲!
第一句 人不是餓死而是吃死的,我從不吃補品!
我從不吃補品,人家送來的補品,我也不吃。我以前在銀行工作,很多人請客,一些人拼命吃,而我則不亂吃東西。記得以前我在上海有一個顧問醫(yī)生,他告訴我大多數(shù)人不是餓死而是吃死的,亂吃東西不利于健康,宴會上很多東西吃了就應該吐掉。
平時我主要吃雞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樣。但是牛奶和雞蛋都不能多吃,雞蛋一天吃一個,上午下午各喝一杯紅茶。
第二句 心寬壽長,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不生氣!
有兩句話我經(jīng)常講: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遇到突發(fā)意外毫不驚慌,無緣無故的錯怪冤枉也不生氣)。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很有道理。季羨林寫過《牛棚雜憶》,各種罪名,都不要生氣,都不要驚慌。這就考驗我們的涵養(yǎng)和功夫。想長壽要有涵養(yǎng),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第三句 生活越簡單越好!
我現(xiàn)在的生活簡單:睡覺、吃飯、看書、寫文章。我每個月發(fā)表一篇文章在報刊上,是雜文。穿衣服也簡單,別人送的漂亮衣服沒有機會穿,因為不怎么出門,穿出來也覺得不自在。我也不怎么旅游,在家里寫作、喝茶、看書,修身養(yǎng)性。
我年輕時患過肺結核,患過抑郁癥。結婚時,家里的老媽媽偷偷找了算命先生給我們算命,說這對夫婦只能活35歲,我們就笑笑。我覺得算命先生沒有算錯,是我們自己改變了我們的壽命。我們的生活比較簡單有規(guī)律,不亂吃東西,不抽煙,不喝酒。從前客人來,我們要敬煙,買了很好的煙,都請客人抽,自己不抽。
第四句 人到老年,我一直堅持“三不主義”!
一不立遺囑,二不過生日,三不過年節(jié)。不立遺囑家庭和睦,不過生日忘記年齡,不過年節(jié)生活平淡。日常生活越簡單越好,生活需要也越少越好。
第五句 夫妻生活要做到“舉杯齊眉”
我的太太張允和(93歲)在世時,我們上午下午都喝茶。我喜歡喝咖啡,她喜歡喝好的清茶,“舉杯齊眉”。我們的理論是,夫妻生活不僅要有愛,還要有敬。古代夫婦“舉案齊眉”,我們今天沒有案了,就“舉杯齊眉”。
喝茶喝咖啡時一起舉杯,這個小動作,我們堅持了一輩子。雖然是一個小事情,但很有用處,夫妻兩個人是生活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只有天天開心,才會身心都健康。
(摘自秋光·長壽生活[J],2016年第6期 張 煥/文)
S858.285.3
A
1002-1957(2016)06-0084-03
2016-05-03
萬遂如(1938-),男,江西南昌人,教授,主要從事家畜傳染病的教學、科研及臨床工作,現(xiàn)任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