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應用
在高中數(shù)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課題的研究性學習,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去學習研究,能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會學習。不過,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選擇與課堂內容相關的課題、選擇有能力的學生進行研究,避免出現(xiàn)舍本逐末的現(xiàn)象。高中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已較成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發(fā)揮研究性學習的作用,促使學生在數(shù)學的學習上更上一層樓。
高中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課程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正在應用,不過,由于我國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研究性學習在更多的情況下只是教師的一種研究工作,并沒有更多地滲透到學生中去。其實真正的研究性學習是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滲透,讓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來主動地參與研究的過程,進而培養(yǎng)其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和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國外有些國家在小學階段就讓學生開始進行研究性學習了,它是對學生進行的一種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并不是讓學生去研究多么高深的課題,而是通過研究性的學習讓學生參與研究的過程,獲得一種親身的體驗,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構建。
在高中階段實施研究性學習是為了推進中學階段研究性學習的進程,是為實施素質教育奠定基礎而服務的。教育部規(guī)定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社區(qū)服務、勞動技術教育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已列入了普通高級中學的課程計劃。旨在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來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基礎上,經(jīng)過探究、思考,參與研究知識產生的過程,獲得自身能力的提高,對學生的素質發(fā)展起著良好的推動作用。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已逐漸成熟,有了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基礎,而且通過研究性學習對教師的教學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對于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的選擇也很重要,課題選擇的太簡單不能起到應有的研究作用;課題選擇的難度大了,浪費學生的時間不說,又可能使研究性學習流于形式,學生會逐漸對研究性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知識掌握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擇不同難度梯度的課題,使其在促進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能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基于這個特點,教師在選擇課題時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是單一的某學科的,也可以是綜合性的,關鍵是看教師的切入點和想要達到的教學效果及課題研究的后效。如果教師是為了單純地提高某科目的學習興趣,比如說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就可以進行數(shù)學課題的研究;不過,筆者認為綜合性的課題涵蓋的內容較為全面,體現(xiàn)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上,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有利的。不論是什么形式的課題,關鍵是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呈現(xiàn)了多渠道獲取知識、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研究性學習雖然具有顯著的優(yōu)越性,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較大,各高中的教學迫于升學壓力的要求,教師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并不熱心,有的教師認為高中的科目多,學生學習時間緊、任務重,研究性學習必定會分散學生的精力,可能會影響到學生正常的學習,他們是不贊成研究性學習的。當然,教師有這種想法是有道理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連老師留下的作業(yè)都完不成,哪有時間去進行額外的研究性學習呢?因此,對于高中階段的研究性學習的實施要有選擇地去進行,不能實行一刀切,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而實施。
高中數(shù)學這門課還是很適合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而且數(shù)學的研究性學習可以以課本知識為基礎作一定的拓展,雖然學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作業(yè),但是,筆者設計的研究課題是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的,可以先對這部分學生布置課題,讓他們在課余時間討論、解決。這些學生的數(shù)學邏輯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了提高,可以更輕松地處理數(shù)學問題了,這對于其他學生也是一個吸引,可以逐步擴大數(shù)學知識的影響,吸收進更多有興趣的學生,進而提高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在布置課題時要選擇一些實踐性強的內容,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了數(shù)列的知識后,筆者給了學生一個課題——探討數(shù)列在分期付款中的應用。這個課題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緊密,學生興趣很濃。很多課題只是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探究活動是由學生主動去進行的,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探索爭論、相互學習,獲得了解決數(shù)學問題和現(xiàn)實問題的方法,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的說來,在高中階段進行研究性學習是輔助高中課堂教學的一種探索,這種方法不一定對所有的學生都適用,但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摸底的基礎上有選擇的實施,可以吸引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精神,學生在參與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隨著解決問題的欲望的增加,思維成長的空間也越來越大,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真正起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作用。
[1]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實施研究性學習[J].中國教育報,2001(5):31.
[2]程太生.普通高中開設“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5):60~62.
[3]張民生.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案例(第一輯)[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纾?001.
052460河北無極中學肖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