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靈
摘要:本文主要歸納的是學者們在石濤生卒問題研究上的不同時間的觀點看法。石濤生卒年在藝術界沒有一個定論,有的只是假說,學者們各執(zhí)已見,以至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生卒年不同。根據(jù)文獻調(diào)研,本文具體分析了四種關于石濤生卒年學說的由來,再闡述學者們研究這個論題的時間史。為之后的石濤研究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石濤生卒年;綜述
“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古人之須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腸。我自發(fā)我之肺腑,揭我之須眉。縱有時觸著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為某家也?!比绱撕姥?,出自于明清之際的石濤,他提出“山川與余神遇而跡化”和“筆墨當隨當代”的主張。他在繪畫及繪畫理論方面的貢獻無可估量,至今,他的繪畫作品和理論成就還在影響著很多畫家和理論學者。
石濤研究所涵蓋的方面很廣,如生卒年、身世、行跡、交游、黃山畫派、蒙養(yǎng)說、兩次接駕和大滌堂等問題研究。本文主要歸納的是學者們在石濤生卒問題研究上的不同時間的觀點看法。石濤生卒年在藝術界沒有一個定論,有的只是假說,學者們各執(zhí)已見,以至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生卒年不同。由于六七十年代汪世清等學者在北京圖書館發(fā)現(xiàn)了清代被列為禁書的李驎《虬峰文集》,其中的《哭大滌子》詩中可以推出石濤應卒于丁亥(公元1707年),所以本文主要整理的是石濤生卒年研究,以下幾種是歷史上出現(xiàn)過的石濤生年和代表學者們的具體研究。
石濤研究中出現(xiàn)過的生年要屬公元1630年、公元1636年、公元1641年和公元1642年,這四種爭議比較大,造成如此多的爭議很大原因是中國的傳統(tǒng)中有虛歲這一概念,和把年齡報大的一些風俗習慣,還有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署名石濤的大量作品中,魚目混雜,真品和贗品尚未斷定完全,這樣的研究成果就難免會產(chǎn)生如此大的分歧。
一、公元1630年說
石濤生年為公元1630年說,代表學者就是在石濤研究中始發(fā)其端的傅抱石先生,還有俞劍華先生和楊成寅先生。支持石濤生年為公元1630年的依據(jù)是清代汪繹辰《湘老人題記》所載的《重午即景圖》的題詩。①詩為:“親朋滿座笑開顏,云淡風清節(jié)物宜,淺酌未忘非好酒,老懷聊樂為乘時,堂瓶爛漫葵枝倚,奴鬢鬅髻艾葉垂。見享太平身七十,余年能補幾篇詩?!甭淇顬椤扒逑孢z人已卯蕤賓于大滌堂下。”其中落款的“已卯”為康熙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99年,而詩中石濤說自己“見享太平身七十”,推出石濤的生年為公元1630年。
二、公元1636年說
石濤生年為公元1636年的呼吁不是很高,主張這一說的學者是鄭拙廬先生。
1961年鄭拙廬先生在他的《石濤研究》一書中《石濤系年》一節(jié)中提出的,他引用的的依據(jù)是②日本版《支那名畫寶鑒》里面所印的《五瑞圖》的題詩,畫上題詩與程霖生整理的《石濤題畫錄》中所記載的《重午即景圖》基本相同,也是“親朋滿座笑開顏,云淡風清節(jié)物宜,淺酌未忘非好酒,老懷聊樂為乘時,堂瓶爛漫葵枝倚,奴鬢鬅髻艾葉垂。見享太平身七十,余年能補幾篇詩?!甭淇畲_是:“清湘遺人乙酉蕤賓于大滌堂下?!薄耙矣稀笔强滴跛氖哪辏簿褪枪?705年,上推七十年,得出石濤的生年為公元1636年。對于這個學說,鄭拙廬先生認為日本版《支那名畫寶鑒》里面所印的《五瑞圖》為真跡,結尾表示“無可疑”。
鄭拙廬先生又根據(jù)石濤為蕭士瑋送信給錢謙益的事,斷定石濤致八大山人信札為假,因此仍取石濤生年為公元1636年。
石濤生年為公元1641年,主張這一假說的學者是鄭為先生和謝稚柳先生。
謝稚柳先生作為引用的材料有:③
1、石濤致八大山人信札真本:“聞先生花甲七十四五,登山如飛,真神仙中人,濟將六十,諸事不堪......。”由信中“聞先生花甲七十四五”到“濟將六十”得出石濤比八大山人小十五歲左右,八大山人生年為公元1626年,公元1626年上推十五年左右,時間剛好和明朝滅亡的時間想符。
2、石濤自書《庚辰除夜詩》:“庚辰除夜,抱疴,觸之忽慟慟,非一語可盡平生只感者,想父母生此軀,今周花甲,自問是男是女,且來呱一聲......。”根據(jù)詩中是在庚辰也就是公元1700年,石濤說自己“今周花甲”,推測此時應為六十一歲。從此推之石濤應生于崇禎十三年庚辰,公元1640年,后又修正為公元1641年。
鄭為先生作為引用的材料除了石濤自書《庚辰除夜詩》還有:
《石濤山水冊》中的詩題也為證據(jù)之一:④“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無趨小乘。五十孤行成獨往,一身禪病冷與冰。庚午長安寫此?!痹娭小案纭睘楣?690年,此時石濤五十歲,上推五十年則得到石濤的生年為崇禎十四年辛已,就是公元1641年。
謝稚柳先生依據(jù)的是上面的石濤自書《鐘玉行先生枉顧詩》、石濤致八大山人信札真本和石濤自書《庚辰除夜詩》,鄭為先生依據(jù)的是石濤自書《庚辰除夜詩》和《石濤山水冊》的題詩,他們得出的結論都是石濤生年為公元1641年。
三、公元1642年說
石濤生年為公元1642年現(xiàn)在普遍在用,認為石濤生年為公元1642年學者有汪世清先生、韓林德先生、徐邦達先生和曹玉林先生。
汪世清先生在他的《石濤散考》中,他根據(jù)1961年出版的石濤《畫譜》和《石濤庚辰除夜詩稿》,還有李驎《虬峰文集》中卷九《清湘子六十賦贈》七律兩首。⑤第二首后四句為“縣弧憐我年逢甲,出腋知君歲在壬。懼是烈皇宵旰日,只今追憶感彌深?!敝朗瘽巧谌晌纾叫烈巡拍軇偤谩傲?。
韓林德先生在他的《石濤與<畫語錄>研究》中,依據(jù)李驎《虬峰文集》中所載的《大滌子傳》,判斷石濤的生年為明崇禎十五年壬午年公元1642年,并且還提到石濤晚年的一封《石濤致八大山人信札》,為壬午又作一證。
徐邦達先生在《僧原濟生卒年新訂及其它》一文中,除了運用李驎《清湘子六十賦贈》的材料外,又以石濤的《花卉冊》作為證物。⑥其中蘭頁題詩:“十四寫蘭五十六,至今與爾爭魚目。始信名高筆未高,悔不從前多食肉。清湘大滌子老極,大本堂?!庇衷诨ㄊ豁擃}:“大滌丁秋抱病久之,友人以此見索,先后共得十紙,新紙,十余年外方可觀也?!彼J為“丁秋”應為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79年,上推56年,得出石濤的生年為崇禎十五年壬午,也就是公元1642年,與李驎說相吻合。
曹玉林先生在他的《王原祁與石濤》的文章中,作者列舉了溫肇桐、梁烈亞、俞劍華、鄭拙廬、陳傳席等諸學者的考證結果,但最終取韓林德先生在《石濤與畫語錄研究》中所說的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
四、結語
石濤的生年研究,從公元1630年、公元1636年、公元1641年到公元1642,這么多個時間說,原因首先是石濤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偽造程度超過他,今天我們看到的石濤的作品情況真假參半。在這樣混亂復雜的石濤作品中理出石濤生平行跡可謂是困難重重。
早在30年代傅抱石就不斷研究石濤,并一而在,再而三的刊登論文更正及展示新研究成果。我們可以看出他對石濤的鐘情和刻苦鉆研的探索精神。隨著六七十年代,汪世清等學者在北京圖書館發(fā)現(xiàn)了清代列為禁書的李驎的《虬峰文集》,生年問題迎刃而解?,F(xiàn)在學術上談到石濤的生年,一般都取公元1642年。
石濤是一個藝術家、詩人和思想家。他的才情和智慧,使漫長的研究中充滿了意趣,也是學者們研究他的支撐動力。石濤生年研究雖然只是石濤研究中一個極小的部分,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問題也是幾十年來學者們的不斷努力勘正。石濤研究中還有更多的問題沒有確鑿下來,我們關鍵的任務應著力于判定現(xiàn)存的一些石濤作品的真?zhèn)?,在原作的基礎上來做研究,會給石濤研究這一塊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注釋】
①傅抱石.石濤上人年譜.傅抱石美術文集[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86:37-46.
楊成寅.石濤畫學[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50-262.
俞劍華.俞劍華美術論文選[M].青島:山東美術出版社,1986:209-322.
②鄭拙廬.石濤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7-46.
③謝稚柳.關于石濤的幾個問題.朵云56集,2002:7-17.
④鄭為.論石濤生活行徑思想遞變及藝術成就[J].文物,1962(12):43-50.
石濤游記圖.香港:中外出版社,1977.
⑤汪世清.石濤散考.《朵云》56集,2002:18-56.
⑥徐邦達.僧原濟生卒年歲新訂及其它.歷代書畫家傳記考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7-46.
【參考文獻】
[1]汪世清.石濤研究[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2]朱良志.石濤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王宏印.<畫語錄>注釋與石濤畫論研究[M].著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4]傅抱石.傅抱石美術文集[M].江蘇文藝出版社,1986.
[5]鄭拙廬.石濤研究[M].人民出版社,1961.
[6]謝稚柳.關于石濤的幾個問題[M].《朵云》56集,2002.
[7]汪世清.石濤散考[M].《朵云》56集,2002.
[8]揚成寅.石濤畫學[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