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冬玲
(甘肅省山丹縣城關小學,甘肅山丹734100)
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助力學生成長
龍冬玲
(甘肅省山丹縣城關小學,甘肅山丹734100)
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思想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成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從語文教學的實踐出發(fā),從兒童出發(fā),從人的成長出發(fā)。注重語文課堂教學的“導”與“教”“收”與“放”,注重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不斷地優(yōu)化語文教學,努力形成“為學生成長服務”的語文教學風格。
小學語文教學;引導;指導;收放自如;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教學是課堂、教師和學生共同奏響的一首協奏曲。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思想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成效。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必須從實踐出發(fā),從兒童出發(fā),從人的成長出發(fā),不斷地優(yōu)化語文教學,為學生的成長服務。
這里的“導”側重指“引導”?!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毕鄬τ趯W生生命體,教師應該是一個“牧者”,激發(fā)和引導,點燃激情,讓課堂成為學生燃燒學習熱情的舞臺。
語文課堂上教師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要以問題為切入點,情景為引發(fā)點,充分體現“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原則,在思維的生發(fā)處、在知識的疑問處、在學生興趣的引發(fā)處進行及時的引導與點撥。例如,《花臉》(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一課的教學。從整體看,可以通過兩個主體問題引導學生學習,一是“花臉給作者的童年生活帶來了什么?”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但是卻可以讓孩子們暢談初步閱讀文本后的體會。二是“①你從哪兒讀出了“花臉”帶給“我”的快樂與自豪?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心情?②你又從哪兒讀出“花臉”帶給“我”的害怕與失落?為什么又會產生這種心情呢?”這兩個問題的設計緊扣課堂三維目標的落實。通過這兩個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的進行探究學習。再從細節(jié)看,當學生對“作者對花臉的喜愛”交流到高潮時,教師通過這樣一個問題“他的快樂僅僅是因為喜愛花臉、得到花臉嗎?”輕輕一點,讓學生深入思考,體會作者對英雄的崇拜、對自由的熱愛與向往,點撥及時而到位,通過引導與點撥喚起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與新的學習內容的鏈接,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和良好興趣,形成充滿活力、氛圍濃厚、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形態(tài)。
其實,一名善于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就像一個學生喜愛的“導游”。首先,必須要有極強的服務意識,整個過程中絕不會“越俎代庖”;其次,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再次,有整體計劃和設想;最后,應該是一個善于與同伴尋找快樂的人。
課堂上,除了引導學生學習,還要重視“教”。這個“教”理解成“指導”更準確一些,也就是“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
放風箏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看似平常,卻頗有意味。從放風箏的控制來看,線放得太短,風箏飛不高;放得太長,恐怕有斷線的危險。理想的境界是“收放自如,享受過程”。這也是生本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蔽覀円欢ㄒD變觀念,放心地把課堂教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己思維的舞臺?!渡⒙涞拟n票》是前不久我上的一篇課文。課文中有“一個穿夾克衫的壯漢”。他雖不是關鍵人物,但是作者寫這個人卻另有用意。課堂上有這樣的教學片斷:
小潔說:“拾金不昧的人有小作者、立明、服務員阿姨,壯漢——……”話音未落,其他學生嚷起來了:“壯漢不是——……”教室里亂了,我靈機一動,說:“到底是不是呢?都有誰不同意小潔的看法?”瞬間,小手刷地全舉起來了。我看看小潔,他似乎有話要說,可又被其他同學的氣勢壓住了。我沒有直接肯定多數學生的意見,說:“咱們先聽聽小潔的觀點吧?”小潔說:“大家請看‘只見不遠處站著一個穿夾克衫的壯漢,一臉木然,好像根本不知道發(fā)生的事。’他都一臉木然,肯定不知道自己腳下面有錢,最后他還是把錢還給了失主,當然是拾金不昧了?!钡人f完,我說:“言之有理,誰不同意,和小潔辯一辯?”小可說:“同學們請看這兒:‘那壯漢一臉尷尬,支吾著:是嗎?我怎么沒——’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要是不是故意的,他尷尬什么呀?”小潔爭辯說:“他也可能是不好意思,才會尷尬的?!毙∪鹩终f:“他‘好像’不知道,這么大的一件事,他還不知道,肯定是裝的?!薄?/p>
學生你一言,他一語。小潔終于繳械投降,心服口服。試想,如果我直接否定了小潔的看法,收住課堂,這樣的思辨過程就不復存在。不過,當學生的交流游離課堂太遠或出現偏差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當機立斷,給予引導。
當然,收與放的尺度因課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切莫“一言堂”“滿堂灌”,也不要千呼萬喚不出來。努力做到收放自如。
語文教學的基本功能是學習語言,培養(yǎng)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以生為本的語文教學,要以大閱讀為中心,帶動聽說讀寫,有效地引導學生走進大閱讀,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促進學生表達,讀寫結合,能有效地改變作文教學的低效現狀,幫助學生樹立作文信心,提高作文興趣,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首先,要讓學生愛上閱讀。閱讀決定了學生的高度,永遠要放在語文教學的第一位。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上,除了教師在讀書方面的引導外,還應重視評價和激勵的作用。
其次,要引導學“我筆寫我心”,寫出真情實感。可以從小練筆開始。
引導學生在表明觀點不能空口說白話,一定要有理有據,可以引用名人名言、經典故事(成語、寓言、歷史小故事)、歇后語等。
悟到只是心到,練到才是手到,悟到練到才是得到。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應從實踐出發(fā),從兒童出發(fā),從人的成長出發(fā)。學生的學習固然需要教師的引領,但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在成長。教師適時地引一引、幫一幫、扶一扶,逐步讓他們放開手腳自己走路,或許他們還能跑起來呢!
[責任編輯田彩霞]
G62
A
1673-9132(2016)33-0216-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