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二中
惲代英的兩副對聯(lián)
文 周二中
惲代英是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1931年在南京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時年36歲。
人們所知道的惲代英,除了他轟轟烈烈的革命事跡外,還有兩點特別值得關(guān)注。一是他的文章寫得好,在五四運動前后,只要惲代英的文章一發(fā)表,可以說一時洛陽紙貴,讀者競相傳閱。二是他的演說能力特別強,據(jù)說他臨刑前曾對著獄卒宣講,以至行刑的獄卒手顫抖得摳不動扳機。
郭沫若曾深有感觸地說:“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學生們中,凡是稍微有些進步思想的,不知道惲代英,沒受過他影響的人可以說沒有。”
閱讀惲代英的日記,筆者偶然發(fā)現(xiàn)他作的兩副對聯(lián),情趣、意味兼而有之。
第一幅對聯(lián)是挽聯(lián)。1919年9月28日,惲代英的弟弟惲代興不幸去世,只有22歲。惲代興是患癲癇病死的。對于弟弟的早亡,惲代英非常悲痛,他在當天的日記中為弟弟作了一副挽聯(lián),上聯(lián)是:“問天何心?他廿年煙樣光陰,既拙既癡還短命?!毕侣?lián)是:“一死亦罷!愿來生再做兄弟,無災無病到白頭?!?/p>
那時候,由于醫(yī)療條件有限,癲癇病是難以治愈的。癲癇病患者如果不對病情加以控制,發(fā)展到最后就會出現(xiàn)“既拙既癡”的癥狀。惲代英的這副挽聯(lián),既客觀地寫出了弟弟生前痛苦生活的事實,又飽含深情,充滿了難舍難分的兄弟之情。
第二副對聯(lián)是惲代英為新生活而作的。1919年秋,日本學者小路篤實的新村改良主義理論傳入中國,一度引起了惲代英等人的濃厚興趣。惲代英與林育南、李書渠等人組織了一個類似“新村”的團體,向著他們夢想的新生活發(fā)起了沖鋒。當年12月24日,惲代英在日記中寫下了他為新生活作的一副對聯(lián):“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這副對聯(lián)勾畫出他們心目中對新生活的美好愿景,那就是人人平等自由,個個在新社會盡心盡力。這種美好的憧憬帶有一種大同社會的意味,是生活在當年紛擾時代的惲代英所期盼的。事實上,惲代英的一生也就是在為實現(xiàn)這樣的夢想而奮斗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兩副對聯(lián),一寫兄弟親情,一繪社會藍圖;一兒女情長,一蘊意深遠,讀來讓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