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
淺議《簡·愛》中羅切斯特的蛻變之路
于紅
在簡愛對女性自由平等吶喊的光環(huán)之下,羅切斯特生命的蛻變往往顯得那么微弱,然而從《圣經》的角度,羅切斯特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贏家,他脫下了原本的驕傲自義穿上了謙卑和圣潔之衣,從似乎受咒詛的婚姻邁入祝福滿滿的婚姻,本文將以羅切斯特的婚姻為線索,分析和探究他的生命蛻變歷程。
基督教婚姻觀 《圣經》 羅切斯特 蛻變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自一個牧師家庭,自幼在父親的影響下,誦讀《圣經》與禱告成為她生活的常態(tài),因此她是一個深受基督教影響的女作家,這一點在她的代表作《簡愛》中淋漓極致的反映出來,全書不僅六十多次直接引用《圣經》經文,借用圣經典故,書中的價值體系及評判標準也是以《圣經》為準繩,很多學者已經就簡愛的成長及她的所表現出來對平等獨立的追求做過諸多的研究,因此本文將從基督教的婚姻觀為切入點,分析羅切斯特生命歷程的蛻變。
如果要談基督教的婚姻觀,那么就必須回到伊甸園,《圣經》里的第一對夫婦是伊甸園里的亞當和夏娃。耶和華神看亞當獨居不好, 要造一個配偶幫助他,于是神使他睡下,從亞當肋骨中取出一根,造了女人,亞當看到夏娃時做了一首愛情詩,“這是我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希伯來文中沒有最高級,亞當的詩就是最高級的表達,“骨中之骨”簡單來說就是骨頭中最美的那根,“肉中之肉”就是最美的皮膚(肉),換而言之,“你是最美的人”。耶和華神見證他們的婚姻,“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并不羞恥”,并且吩咐他們“要生養(yǎng)眾多,遍滿這地”。關于婚姻的教導,《圣經》中其它經卷中也有記載,“神所設立的人不可分開”,“婚床不可踐踏”,“妻子要敬重丈夫,順服丈夫”,“丈夫要愛妻子,為妻子舍命”,“丈夫是妻子的頭”等等。
《圣經》中婚姻是非常神圣的,丈夫在婚姻中擔當非常重要的職分,他要組建的家庭需要合神的心意,而不是僅僅為滿足自己的心意,本文將以羅切斯特的婚姻為線索,探究他的在婚姻中的蛻變歷程。
在19世紀,其實不僅是19世紀,在任何時代選擇丈夫,往往離不開容貌、財富和地位,然而夏洛蒂卻沒有追隨這樣的價值觀走下去,羅切斯特的婚姻路非??部溃牡谝欢位橐鲆越疱X和地位為目的,隨后放蕩的生活因為金錢、地位被追求諂媚,內心卻無法得到滿足,如同行尸走肉,然而簡這個相貌普通卻與眾不同的女人卻讓他重新燃起對婚姻的期望,可是他只為滿足自己的心意,隱瞞婚姻,結果又落了空,然而一場大火洗禮了他的生命,除去他的驕傲,他俯伏認罪,肉體雖然殘缺,然而婚姻卻是圣潔的。他的婚姻歷程從混沌蒙昧到苦毒怨恨,放蕩不羈到不顧一切的占有,從痛哭悔改到謙卑順服,生動地展現了他生命的蛻變,一個美好的蛻變。下面就羅切斯特婚姻的不同階段做簡要的分析。
A.名存實亡的婚姻--從盲目愚蠢到苦毒怨恨
羅切斯特的父親為了財產安排他與伯莎的婚姻,羅切斯特那時年少無知,“青年人的好色、魯莽和盲目”,使他自己還未弄清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的結婚了,這場婚姻從開始就是一宗交易,羅切斯特在這樣貪婪、詭詐的父兄影響下,對上帝的認識是非常可憐的,選擇妻子用的是世俗的標準--美貌和財富,然而《箴言》書中說:“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贊”,伯莎屬于前者,簡是后者。第一次的婚姻他的父兄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羅切斯特自己卻不是無辜的受害者,他自己也坦白他的好色、魯莽和盲目促成了他的選擇。他完全不明白婚姻的目的和意義,婚姻不是滿足一己之欲,婚后伯莎的粗俗、愚蠢、苛刻及最后的發(fā)瘋印證了他自己的愚蠢,這愚蠢帶來無休止的痛苦。雖然是在教堂舉行的,然而卻只是有形式沒有內容,教堂所指向的乃是上帝的圣潔和榮耀,可是參加婚禮的人可想而知個個心懷鬼胎,為了財產、美色、虛榮和名門,這個婚禮外面披得是圣潔的婚紗,里面卻是藏污納垢,這場婚姻沒有上帝祝福,即便如此婚約是有效的,羅切斯特也是被這婚約捆綁的差點窒息而死。
這場不幸的婚姻不幸之處在于同上帝所立婚姻初衷完全相悖,美貌和財富成了婚姻的目的,羅切斯特遵循了基督教婚禮的儀式,有牧師主持在教堂舉辦,宣講誓言,然而這一切不過是個軀殼而已,披著基督教婚禮的外衣,實際上與上帝毫無關系,這是對那個時代婚姻極大的諷刺。
B.胎死腹中的“婚姻”--從溫情似火到剛硬悖逆
用羅切斯特的話簡是一個“精靈”,使他的生命又活得了新生,她是他胸前的那根肋骨,他心所愛的,他經歷了那場噩夢般的婚姻,及后來浪蕩的生活,他很清楚自己要尋找的是“聰明、忠實二鐘情的女子”,簡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然而時機不對,他仍是偏離了婚姻的準線。追求幸福并不是錯誤的,幸福是美好的,正如在伊甸園中那棵分辨善惡樹的果子是美好的,悅人眼目,可惜若追求的方式和出發(fā)點是錯誤的,最終受到的是咒詛而非祝福。在這里羅切斯特也是犯了同樣的罪,他的婚姻雖然不幸,也不完全是他自己的責任,然而婚姻的律法就是這樣,婚姻之內對妻子不忠就是犯了奸淫,這是《圣經》中神對婚姻的律法,羅切斯特當然非常清楚,當他在花園中擁吻簡的時候說“別讓人來干涉我”,其實是指關于他有妻子這件事,他明知這是不應該的而且得罪上帝的,因為他喃喃“我會贖罪的--會得到上帝寬恕的”。在這之后,他們“被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簡幾乎看不清羅切斯特的臉,園中起了風,這一幕如同伊甸園亞當夏娃犯罪后園中起了涼風如出一轍。
除了踐踏婚姻之外,更為危險的是羅切斯特犯了伊甸園中同樣的罪,并且會連累簡。伊甸園中亞當夏娃偷吃禁果之所以是犯罪是因為亞當在果子和上帝之間選擇了果子為自己的滿足,羅切斯特在簡和上帝之間選擇了簡為他的滿足,他和亞當所犯的罪如出一轍。正如他在簡面前的所承認的“我當時是做錯了。我那樣做會玷污我那清白無辜的花朵——使它的純潔沾染上罪孽。上帝就把它從我手中奪走了??晌以诠虉?zhí)的違抗心情下,幾乎詛咒了這種神意,不但不向天命低頭,反而公然藐視它”。
這時的羅切斯特是驕傲,剛硬,悖逆和苦毒的,與神的關系是對抗,他是在基督教的背景下成長,但只是個名義上的基督徒,試圖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追求幸福。羅切斯特的世界,上帝似乎是與他對立的,不幸的婚姻近乎使他崩潰,他無法擺脫這種婚姻,因為“婚姻是神所設立的,人不可分開”,因此他摒棄上帝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他的地位、富足,健康,個人魅力使得他成為黃金單身漢,在神的眼中,這些不是圣潔婚姻的必備條件,他的地位、富足、健康,魅力顯明了他的虛浮、貧窮、殘缺不全和驕傲。他需要真正的尊貴身份、富足和健康,這也是上帝要給與他的,然而他的罪橫在其中,驕傲使他無法謙卑在上帝面前,“神阻擋驕傲的人,慈恩給謙卑的人”。
婚禮的中斷是好的,無論對羅切斯特還是簡,對簡而言因著他罪的緣故這個即將舉行的婚禮是污穢,不圣潔的,即便舉行了,最終也是不合法的,牧師在主持婚禮說:“你們應該相信,凡是未經圣言允許的結合,都不是由上帝結成的夫妻,他們的婚姻也就不是合法的?!睂α_切斯特來說,他沒有將罪污染到簡,否則日后會生出更多的懊悔來,也是他生命中的一個暫停和反思,因此從《圣經》的角度,突如其來的橫加阻隔是祝福,當時雖覺得痛苦,結局卻是美好的,是為日后合法蒙福的婚姻做修剪和預備的工作。
C.圣潔蒙福的婚姻--從肢體殘疾到靈魂的完全
好像時空又回到了前面的某一點,相似但本質卻完全不一樣了,同樣的人,然而經歷磨難之后又不是同一個人了?;馂闹?,羅切斯特成了參孫,一個瞎眼的殘疾人,桑菲爾德莊園燒成廢墟,伯莎死了,伯莎的死亡宣布了羅切斯特的自由。然而外在的變化不是夏洛蒂的重點,她的重點在于靈魂的變化,羅切斯特的驕傲被打垮了,他謙卑來到上帝的面前悔改認罪,他曾經靠自己的力量而自豪,但如今體會到自己的軟弱,“甘愿聽從造物主的安排”,他重新將上帝當上帝來敬畏,而且他不再苦毒抱怨自己的不幸,反而是“感謝我的創(chuàng)造者,在懲罰時不忘憐憫”。羅切斯特的殘疾呼應了《圣經》中的經文“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他現在能從心里真誠的感恩,因為認識了他曾經犯的罪是何等的邪惡,那代價就是死,親身的經歷使他清楚看到自己曾經在何等危險的境地,而現今脫離了那一切,并且“謙卑地懇求我的救世主賜我力量,讓我從今以后能過上一種比以往純潔的生活”。他肢體不全,但靈魂是圣潔的,完全預備好可以成為一位丈夫,書中的結尾處沒有陰沉的調子,安靜并伴隨著濃郁的愛,他們是彼此的生命,回歸了最初的美好“完完全全是他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簡是羅切斯特的眼睛,是他的幫助者。他的頭生子繼承了他又大又亮又黑的眼睛,“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再一次承認,上帝已仁慈地減輕了對他的懲罰”。
羅切斯特一生的生命軌跡有兩個,從外表看是從高處跌落低估,而靈魂的角度則是與之截然相反的對稱,夏洛蒂清楚的表達了她的信仰,她書中的人物就是在這樣兩條相悖的生命之路中沖撞,羅切斯特曾經是有著明亮美麗的黑眼睛,但那雙眼睛是瞎的,不認識上帝不認識自己,然而眼睛瞎了之后,卻是真看見了,上帝使他看見了自己的邪惡和上帝的美善,他最后所享受到的幸福,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為什么一個瞎眼的人仍然可以如此幸福滿足的活著,上帝成了他真正的滿足,他被帶離了亞當的老路,走了一條新路,最終成為一個敬虔的丈夫。
[1]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 [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2.
[2]齊宏偉.豐盛的筵席[M].北京:團結出版社,2015.
[3]圣經(新標點和合本)[M].南京:中國基督教協會出版社,1995.
[4]夏洛蒂·勃朗特.簡·愛[M].黃源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5]楊周翰.十七世紀英國文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介紹:于紅,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