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柒媛
(湖北省隨州市中醫(yī)醫(yī)院黨辦,湖北 隨州 441300)
探討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治療期間護理干預效果
周柒媛
(湖北省隨州市中醫(yī)醫(yī)院黨辦,湖北 隨州 441300)
目的 探索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治療期間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120例,收治時間均集中在2012年5月~2015年4月,并對此次研究患者進行動態(tài)隨機化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空腹血糖平均數(shù)據(jù)、餐后兩小時平均值均存在差異(P<0.05)。結論 護理干預在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治療期間效果顯著。
糖尿??;周圍神經病變;治療期間;護理干預
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慢性疾病,若未及時干預,可導致患者并發(fā)周圍神經病變現(xiàn)象,從而加大治療難度[1]。本文旨在探索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治療期間護理干預的臨床意義,具體的內容可見下文描述。
1.1 基線資料
選擇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120例為此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在2012年5月~2015年4月收治,對120例患者進行動態(tài)隨機化分組,分為觀察組(護理干預組)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組),兩組患者均為60例。觀察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間比例為:35:25,年齡為42~68歲,平均年齡為(53.69±2.74)歲,平均病程(5.91±1.59)年。對照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間比例為:34:26,年齡為43~69歲,平均年齡為(54.76±1.85)歲,平均病程(4.69±2.87)年。觀察組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和對照組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相比各項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可相互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護理方式:采用常規(guī)護理,其中包括每日給予患者注射胰島素,囑咐患者按時服藥,必要時給予患者心理輔導。
觀察組護理方式:采用護理干預,其中主要內容包括:
(1)基礎護理:①環(huán)境護理:在患者入院時,向患者介紹院內基本環(huán)境、主治醫(yī)生、責任護士,同時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對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評估,且制定相關護理計劃。②飲食護理:積極控制血糖是治療糖尿病患者首要治療關鍵,而飲食為血糖的主要來源,因此應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制定相關飲食計劃,囑咐患者和其家屬應定時定量進食,執(zhí)行少量多餐制度,告知患者應食用易消化,富含維生素食物,禁止食用含糖量較高食物。③心理護理:鼓勵患者說出心中焦慮因素,護理人員可針對患者負面情緒進行指導,緩解患者焦慮情緒,且告知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
(2)治療時護理:在給予患者注射胰島素時,應嚴格控制藥物劑量,注意注射時間,囑咐患者注射后30分鐘內必須進食,且對于注射胰島素患者,應加強巡視,按時詢問患者有無不適現(xiàn)象,尤其對于首次用藥患者,若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現(xiàn)象(心慌、乏力、大汗淋漓)時,應立即給予患者口服少量糖水,且報告醫(yī)生,給予相應處理。
(3)睡眠護理:告訴患者睡前泡腳,可利于睡眠質量,囑咐患者睡前可先調整呼吸,再逐次放松各部分肌肉,在全身放松時,可想象其處于寧靜、輕松環(huán)境。囑咐患者不可在睡眠時間進行與睡眠無關事情,比如聽廣播、看電視等,對于失眠患者,可遵醫(yī)囑適當給予催眠藥物,但需掌握好劑量,防止成癮。
(4)加強患者功能鍛煉: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可制定相關功能鍛煉方案,功能鍛煉應因人而異,活動時間應由短至長,強度由弱至強,以不疲勞為宜,使患者保持健康狀態(tài),對于危重癥患者,不建議其進行功能鍛煉。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數(shù)據(jù)、餐后兩小時平均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后表明(n=6 0):觀察組:空腹血糖為(5.35±1.84)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為(7.25±1.56)mmol/L。對照組:空腹血糖為(8.9 1±1.8 6)m m o l/L,餐后兩小時血糖為(11.58±2.89)mmol/L。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為周圍神經病變,有研究表明,其發(fā)病率占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60%以上,同時有學者證實,周圍神經病變和微血管疾病、長期高血糖有關[2]。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灼熱感、感覺異常、疼痛、麻木等,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自主神經病變,如出汗異常、腹瀉、便秘,對此一項良好、有效的護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中顯得尤其重要[3]。
護理干預屬于臨床上新型的一類護理模式,我院通過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治療時護理、睡眠護理、功能鍛煉,可有效促進患者康復。其中通過基礎護理,可緩解患者對陌生環(huán)境恐懼感,幫助患者樹立對治療的自信心,通過飲食護理,可及時補充患者對營養(yǎng)需求,通過治療時護理,可防止患者病情加重,避免不良事件發(fā)生,緩解患者血糖指標,通過睡眠護理和功能鍛煉,可幫助患者恢復其抵抗力,保持健康心態(tài),促進患者恢復[4-5]。
通過本次臨床試驗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數(shù)據(jù)、餐后兩小時平均值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而言之,護理干預在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治療期間效果切確,值得在臨床推廣。
[1] 安玉珍,陳麗霞.2型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中藥熏洗足部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13(13):1196-1197.
[2] 凌香蓮.76例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5,29(5):605-606.
[3] 李丹丹.護理護理干預在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治療期間的應用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6):172-172.
[4] 何 紅,徐國麗,陳會平,等.糖尿病足周圍神經病變病人降低足底壓力護理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5,29(27):3338-3340.
[5] 吳炯松,黃玉玲,石換華等.個性化護理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5,13(34):3450-3452.
本文編輯:白 璐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7.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