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高曉君,鐘 奇,付 偉
(1.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 四川省天府新區(qū)成都管委會經濟發(fā)展局,四川 成都 610218)
?
成都地區(qū)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術
劉 偉1,高曉君2,鐘 奇1,付 偉2
(1.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 四川省天府新區(qū)成都管委會經濟發(fā)展局,四川 成都 610218)
作為一種新型的葡萄栽培方式,根域限制栽培在成都地區(qū)應用良好,其不受土壤條件制約,占地少、肥水利用率高、投產快、品質高,是一種環(huán)境友好型的栽培技術。由于少量的營養(yǎng)土就可滿足栽培要求,操作省力高效,對于節(jié)水栽培、有機栽培、農業(yè)觀光和生態(tài)果園建設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葡萄;根域限制;栽培
根域限制是利用物理或生態(tài)的方式將葡萄根系生長范圍封閉在一個有限的容積內,限制其無序生長,通過控制根系生長從而調節(jié)地上部分的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栽培技術。
1.1 壟式栽培
指在地面上鋪墊塑料膜后,再在其上堆積富含有機質的營養(yǎng)土形成土壟,在壟上栽植作物。由于土壟的四周表面曝露在空氣中,底面又有隔離膜,根系只能在壟內生長。這一方式操作簡便,排水性良好,適合溫暖地區(qū)應用。這種形式的不足是在夏季根域土壤水分、溫度穩(wěn)定性較差。
1.2 箱筐式栽培
將營養(yǎng)土放在一定容積的箱筐內,將植株植于其中。由于箱筐易于移動,適合在設施栽培條件下應用。這種形式的不足仍然是根域水分和溫度不穩(wěn)定,不能較好地抵御低溫凍害對根系的影響。
1.3 坑式栽培
從地面上挖出一定容積的坑,在坑的四壁及底部鋪墊微孔無紡布等可以透水但根系不能穿透的隔膜材料,向坑內填充營養(yǎng)土后將果樹栽培于其中。坑式根域的水分與溫度變幅小,可節(jié)約灌溉用水,能較好地抵抗冬季低溫的影響。
2.1 種植密度
為了使葡萄葉片獲得更多的光照,促進其光合作用,可在葡萄藤下進行復合種養(yǎng),株距7m,行距8m,種11棵/667m2葡萄樹。
2.2 根域容積
采用箱筐式栽培,用水泥或者木板建成長1.5~2m,寬1.5~2m,深0.6m的池子,將培育好的葡萄苗栽培于其中,為了維持根域內水分的穩(wěn)定,下面設排水網(wǎng)眼管道。
2.3 整形修剪
樹形為“H”形,采用棚架栽培,樹干高度2~2.2m,于頂部沿行向對生第一級主蔓;在第一級主蔓基部選留1個健壯新梢沿與一級主蔓垂直的方向繼續(xù)延伸約60~70cm摘心;選擇頂部兩個強旺的新梢引綁在鋼絞線上形成第二級主蔓,主蔓上著生結果母枝,弓形架結果母枝可留向弓脊一側,結果母枝間距15~20cm,冬剪采用短梢修剪。此樹形優(yōu)點是外觀整齊,結果部位一致,便于模式化修剪;缺點是進入盛果期后少量結果母枝枯死后主蔓上形成結果枝缺位。
2.4 花果管理
每個結果枝僅留1個生長較好的花穗,花穗7~10cm時,使用濃度為0.15%赤霉素拉穗,并進行花穗整形,保留1/3穗尖,其余摘除,目的是使果穗整齊飽滿,坐果后進行疏果處理(以夏黑為例,按一串葡萄重0.7kg,每穗疏留70個果);在葡萄著色前進行主干環(huán)剝,環(huán)剝寬度為2~3mm。
2.5 肥水管理
當年定植的葡萄苗在5~6月苗高50~60cm時,每月施用尿素1次;當年定植的葡萄苗于7~8月長勢旺盛時,每月施用磷酸二氫鉀1次;對于多年生栽植的葡萄于萌芽前滴施尿素作為萌芽肥;坐果后施加磷酸二氫鉀作為壯果肥,并葉面噴施800~1000倍液鈣肥(氯化鈣)以增厚果皮,防止裂果;著色前滴施鉀肥以利于著色;采果后滴施磷酸二氫鉀,并葉面噴施保葉劑保護葉片。
2.6 病蟲害防治
設施葡萄主要病蟲害有:黑痘病 、白粉病、日灼病、白腐病、炭疽病、紅蜘蛛等。在果園病蟲害防治中要以農業(yè)、物理防治為基礎,生物、化學防治為輔助;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果園內可采用覆蓋地膜,覆蓋防蟲網(wǎng),果實套袋,放置殺蟲燈并保持果園清潔,隨時清除病枝、病葉、病果等方式,可以預防蟲害的發(fā)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