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曼曼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366-02
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人際交往能力是一種妥善處理組織內外關系的綜合協(xié)調能力,由多方面因素構成,涉及人際感受能力、人際記憶能力、人際理解能力、人際想象能力、風度與表達能力、合作能力與協(xié)調能力。心理適應性主要是指幼兒個性特征互相配合協(xié)調一致以適應周圍環(huán)境的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在"社會"領域強調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社會"領域學習的主要內容,幼兒應在人際交往中不斷發(fā)展適應社會生活的基本能力。筆者,作為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近年來對如何提升小班幼兒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適應性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1.提升小班幼兒人際交往適應性的意義
小班幼兒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學習探究一些新的人際交往,以形成相關的基本的生活的自理能力,以形成一種適應過程。
眾所周知,小班幼兒剛入幼兒園,這是他們邁入社會的第一步。小班幼兒在幼兒園這個"大熔爐"中缺少了父母的呵護,從"狹窄"的家庭人際關系,變更為更為"開闊"的人際交往。小班幼兒能否盡快地積極地適應幼兒園中這個"大熔爐"中的環(huán)境氛圍,能否學會自主解決與同伴人際交往中產生的矛盾沖突,能否大膽地承擔相關責任,能否樂觀而積極地面對人際交往中出現(xiàn)的困惑,對培養(yǎng)小班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與積極向上的性格特征,增強小班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增強小班幼兒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對幼兒的健康、和諧發(fā)展更具意義。
2.提升小班幼兒人際交往適應性的策略
當下的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不合群,人際交往能力有待培養(yǎng),但幼兒教育工作者不可操之過急,不能讓小班幼兒產生膽怯、壓抑的心理,而應做生活的有心人,積極探究提升小班幼兒人際交往適應性的相關策略,努力為小班幼兒構建人際交往的"支持性"環(huán)境。
2.1 構建有利于提升小班幼兒人際交往適應性的環(huán)境。其一是構建有利于提升小班幼兒人際交往適應性的生活環(huán)境。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將綜合的交往適應性的培養(yǎng)目標有效滲透并融入到小班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以"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提升小班幼兒的人際交往適應性。比如,每天早晨小班幼兒剛入幼兒園,教師就可以主動地與小班幼兒問好,從而讓小班幼兒潛移默化地學會禮貌用語,在以后的人際交往中自然而然地用上"您好!""您早!""您辛苦了!"等禮貌用語。小班幼兒在一日生活的諸環(huán)節(jié)中自主感受、自主體驗,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我行為的判斷與調適,以逐步規(guī)范自己的社會行為,人際交往能力一定會逐步得到有效的提升。其二是構建有利于提升小班幼兒人際交往適應性的活動環(huán)境。研究表明:寬松、適宜的活動環(huán)境有利于刺激小班幼兒學會人際交往。幼兒教育工作者應努力根據(jù)小班幼兒社會交往行為發(fā)展的相關特征,努力構建具有小班特色的人際交往的活動環(huán)境,以有效地提升小班幼兒人際交往適應性。比如,以"娃娃家"為主題的活動,活動區(qū)域的墻飾可以選擇粉紅與粉藍色彩進行墻面裝飾,讓小班幼兒有一種身在"家"中的感覺,從而心情愉悅、輕松自如地與同伴與老師進行人際交往、人際溝通。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動的過渡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為小班幼兒搭建自由交流的平臺,構建寬松愉悅的心理環(huán)境,讓小班幼兒快樂交流、愉悅交流、輕松交流,可以讓小班幼兒暢談生活中的一切趣事、樂事、開心事,可以讓小班幼兒暢談動畫片中相關內容,以讓小班幼兒學會分享、學會交往、學會創(chuàng)造、學會創(chuàng)新。
2.2 家園攜手,共同構筑提升小班幼兒人際交往適應性的"防護墻"。只有家庭與幼兒園攜手共進,才能更好地提升小班幼兒的人際交往適應性。教師應與家長經常聯(lián)系溝通,共同探究提升小班幼兒人際交往適應性的有效策略,教師可以提醒家長平時要多讓孩子與他人交往互動,家長可以多帶孩子走親戚、串門、旅游、購物、逛商場、趕集、玩游樂場、參觀動物園等,家長應引導孩子多觀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鼓勵孩子多與周圍的人進行交往互動。比如,家長帶領孩子在商場或農貿市場購買物品時,可以讓孩子主動地向導購人員尋問物品的價格、物品的作用等,從而學會自主選擇購買物品,并自主學會到收銀臺去付款(當然也可以在家長的點撥、指導下進行),付款后讓孩子大膽地說上"謝謝!再見!"等,以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增強孩子與他人交往的適應性。
3.提升小班幼兒人際交往適應性應注意的方面
3.1 教師應滿足小班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要求,讓小班幼兒對教師產生信賴感。教師應悉心關照、關愛小班幼兒,讓小班幼兒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感受到安全、舒適,讓小班幼兒對教師產生親切感與依戀,正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可以用溫柔的、親切的言語去引導小班幼兒,并適時地給予表揚,給予鼓勵,給予贊賞,讓小班幼兒感受到人際交往適應性的歡樂。
3.2 教師應以小班幼兒發(fā)展為本,能想方設法讓小班幼兒在與同伴的相互協(xié)調、共同游戲活動中體驗感受人際交往的樂趣,并讓小班幼兒樂意與他人主動交往,以培養(yǎng)小班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學習一定的自我服務技能,提升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
總之,小班幼兒是培養(yǎng)人際交往中心理適應性的"關鍵期",幼兒教育工作者應努力探究多種多樣的方法、途徑、手段,讓小班幼兒有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體驗到人際交往的快樂,從而讓小班幼兒健康、和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