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干燥,人們馬上想到的是皮膚保濕,其實,肺部的保濕比皮膚保濕更重要。一是因為皮膚的濕潤與內里的關系更密切,另一個原因是,肺部因為干燥引出的問題,也會影響到皮膚。
中醫(yī)視肺為“嬌臟”,而且有“上先受之”的規(guī)律。意思是,肺是最嬌氣的,因為呼吸道和外界直接相通,所以干燥的空氣最先傷害到肺,肺最怕的也就是干燥,這也是到了干燥季節(jié),呼吸道疾患就增多的原因。
現在醫(yī)學統計也顯示,在空氣濕度達到50%左右的時候,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最低,因為身體任何器官的細胞,都必須在有水的環(huán)境中才能工作,干燥使呼吸道的細胞缺水,從而影響它們的功能,這個功能就包括屏蔽外界侵擾的功能,包括霧霾對肺的傷害。呼吸道黏膜因為干燥而損傷之后,霧霾中的有毒物質就可以趁虛而入,所以,在干燥季節(jié)對肺保濕是最重要的保肺。
肺燥的典型表現就是嗓子干疼、干咳無痰,嗓子疼是因為咽喉黏膜因為干燥受損發(fā)炎,無痰是因為干燥影響了正氣,正氣虛的時候,身體對病毒細菌的戰(zhàn)斗沒能及時出戰(zhàn)果,只有當痰可以相對輕松地咳出時,身體與細菌病毒的激戰(zhàn)才告一段落,因為痰就是戰(zhàn)死的白細胞和病毒細菌的“殘骸”,只有肺燥改善的時候,痰才可能順暢地排出來,從這個角度上說,潤肺的藥物都可以化痰,能達到這個效果,也是因為潤肺藥物助了白細胞一臂之力,也是在扶助人體正氣,比如麥冬、沙參、玉竹、百合、蘆根、茅根,都有這些效果。
之所以說肺的保濕比皮膚保濕重要,還因為皮膚的濕潤其實是身體里的水分,從內而外蒸化的結果,在醫(yī)學上稱之為“無感蒸發(fā)”,就是即便你沒有出汗,沒有感覺,但代謝過程產生的熱量,會夾帶著水分從皮膚里面蒸發(fā)出來,這個過程就完成了皮膚的保濕。身體好的人,“無感蒸發(fā)”旺盛,皮膚自然就潤澤,即便他們不用什么皮膚的保濕劑,但保濕所需之水,可以從體內源源不斷地蒸發(fā)出來,而身體不好的人則反之,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用了昂貴的保濕劑,但皮膚仍舊干枯缺水的原因,因為外在的局部的保濕,在干燥的季節(jié)中,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它們畢竟是“無源之水”。
如果這個人感冒了,肺氣被閉住了,不僅無汗,渾身發(fā)緊,還會干咳無痰,這都是中醫(yī)說的“表氣被束”“肺氣不宣”的結果,其中有風寒的問題,也有干燥的問題,二者互相影響,特別是北方,只有通過宣肺潤肺,改善了呼吸道的狀態(tài),皮膚的發(fā)緊干燥才會隨之緩解,因為中醫(yī)早就認識到,“肺開竅于皮毛”,皮膚的好壞,和肺部的狀態(tài),特別是肺部的保濕關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