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
舊書哪里去了
◎梁文道
早前我赴深圳演講,有聽眾建議在座的政府官員出手,幫忙弄個舊書市場,好激活這個新城市的文化靈魂。身為外人,當時我很不客氣地指出其中的難度:“舊書市不是說有就有的,非有兩代以上的積累不可。深圳是個很年輕的移民城市,平均人口年齡低,在此出生的還都在二十以下。老者不多,散書的人自然就少?!?/p>
深圳偏偏就有一家挺雅致的舊書店,就在丹下健三設(shè)計的那個新書城的一角。書城大抵都是一副模樣,闊大得叫人迷失,不宜久留,但開在這間全球最大的書城里的24小時書店卻令人意外,賣的不全是暢銷新書,反而有不少坊間少見的人文社科類精品,尤其好的是滿滿兩柜書話、書史和書目。我知道店主必是同好。果然,主管孫經(jīng)理出來相認,身上穿著樸素的直條襯衫,一股書蟲味十米外都嗅得到。
舊書買賣是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要有進有出。沒了源頭活水,再清澈的池子很快也成了霉臭的枯井。香港舊書業(yè)曾經(jīng)興旺過一段日子,但等到南來的老人走得差不多了,店面租金又隨著大樓不斷高升,現(xiàn)在只剩下一片頹垣敗象了。
臺北的舊書業(yè)和香港一樣,自從牯嶺街的老店遷去光華商場之后,就盛況不再,甚至一蹶不振。照老友傅月庵的說法,這似乎是大陸遷臺那一代人之后,源頭干枯的結(jié)果。真是奇怪,香港讀書風氣再弱,也總有人買書呀,臺灣的情況應該更好才是,舊書都哪里去了呢?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圖/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