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公安院校本科刑法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研究

      2016-04-11 04:52:35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北京100020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北京100089
      關鍵詞:公安院校刑法案例

      楊 妮,劉 軒(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 北京 100020;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 北京 100089)

      公安院校本科刑法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研究

      楊 妮,劉 軒
      (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 北京 100020;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 北京 100089)

      我國公安院校刑法教學的發(fā)展已有數(shù)十載,其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伴隨著公安教育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傳統(tǒng)的刑法教學內容與方法已難以跟上時代的腳步,這就對公安院校的刑法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著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與方法進行合理的取舍與變革。為此我們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尋求新的突破并進行大膽的嘗試,從刑法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入手,結合公安院校的目標定位與特點,探索有效的改革措施,以有效促進公安院校刑法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高,更好地為公安隊伍輸送優(yōu)秀的人才。

      公安本科院校;刑法教學;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近年來,隨著依法治國理念的深入人心,公安院校的法學教育日益受到了公安教育主管部門與社會的關注,特別是在公安教育體制改革層層推進的今天,公安院校的法學教育如何結合其自身行業(yè)特點,發(fā)揮其獨特的教育資源與優(yōu)勢,實現(xiàn)法學教育與未來公安工作的有效銜接,更是引發(fā)了法學教育工作者持續(xù)的關注與思考。刑法作為法學基礎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作為打擊犯罪的重要利器,對于將來從事公安工作的學生來說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公安院校的目標定位與特點,并結合公安院校教學實際情況,討論當前在刑法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從而提出合理的建議,以期能更好地服務于公安院校的刑法教學工作。

      一、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定位與特點

      (一)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定位

      目標定位,是一個院校對學生未來職業(yè)定位的長期規(guī)劃。本科階段目標定位的不同決定了院校之間辦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的不同,也影響著一個學校未來發(fā)展的走向與趨勢。公安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份子,同時作為行業(yè)特征十分明顯的院校,在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上一直是學者們爭議的話題與討論的焦點。比如:有學者認為,公安院校應與其他院校一樣建設成為培養(yǎng)國民素質通識性或者為培養(yǎng)學者、專家而教授理論和系統(tǒng)知識的研究型學院;持相反觀點的學者則認為,公安院校承擔著行政執(zhí)法能力和刑事司法能力培養(yǎng)的雙重任務,應當建設成為培養(yǎng)未來職業(yè)警察的職業(yè)教育學院;另有部分學者認為,公安院校同時具備了高等教育與警察職業(yè)培訓的特點,因而決定了其在發(fā)展的道路上要么陷入兩難境地、顧此失彼,要么相得益彰、共同促進。筆者比較贊同第三種觀點,并且認為研究型學院與職業(yè)教育學院的雙重發(fā)展不僅不會發(fā)生沖突,相反還能有效促進,成為公安院校發(fā)展的獨特優(yōu)勢,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從哲學上看,依據(jù)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任何事物都不是具有單一屬性,而是具有雙重屬性的,而且事物的雙重屬性不僅不應是非此即彼的絕對對立關系,而應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統(tǒng)一體。同樣,公安院校的雙重屬性,即通識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兩者的發(fā)展也不會是絕對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舉例來說,倘若從事警察職業(yè),不具備一定的人文素質和較為寬厚的知識面,缺乏獨立思考的思維和能力,則只能是一個機械、被動的執(zhí)法者,而不能通過執(zhí)法來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反之,如果只強調通識教育,注重知識的灌輸,而缺乏職業(yè)思維、職業(yè)能力的教育,則必然使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能較快地適應警察職業(yè),也將缺乏職業(yè)發(fā)展的后勁。[1]因此,只要確立好正確的培養(yǎng)目標,并且在具體的操作中處理得當,就不會產(chǎn)生學校發(fā)展的障礙,相反還能彼此促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從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律上看,高等教育存在其發(fā)展的共性。公安院校與其他院校的本科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起始與基礎階段,應符合其一般規(guī)律,即本科教育以通識教育為導向,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思考、自我完善的能力。所謂通識教育是指20世紀發(fā)展起來的一套高等教育理念和操作體系,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核心課程為支撐,以經(jīng)典閱讀為主要內容,以追求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教育模式。[2]公安院校由于其自身兼具警察職業(yè)培訓的特點而不同于其他院校,因而在符合高等教育共性的同時還需要符合其自身的特性,即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職業(yè)素質和職業(yè)操守。

      因此結合上述兩點理由,筆者認為,公安院校本科教育的目標定位應當是通識教育基礎上的警察職業(yè)教育,實現(xiàn)公安與教育的雙重目標。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在公安本科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同時滿足這兩個目標,而應在具體的操作環(huán)節(jié)上有所側重。例如,在課堂的教育中主要以通識教育為主,而在課外實踐中則以警察職業(yè)技能的訓練為主,以期實現(xiàn)協(xié)調發(fā)展。

      (二)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特點

      特點,詞典解釋為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獨特的地方,哲學上定義為一事物區(qū)別于另一事物的本質特征,因此,事物之間不同的特點決定了事物的不同屬性。同理,院校的不同特點也決定了其發(fā)展的不同特色,相比于其他院校,公安院校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日益形成了以下特點:

      1.學生的就業(yè)去向相對集中。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為例,該校是全國公安的最高學府,受自身行業(yè)特征的限制,學生的就業(yè)去向較為集中,即絕大多數(shù)學生畢業(yè)后會進入公安隊伍,一次就業(yè)從警率每年高達90%以上,這在客觀上決定了公安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公安特色”。尤其是伴隨著公安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學生面向公安部門的“定向特點”更加凸顯了這種特色。相比之下,其他院校的畢業(yè)生在就業(yè)的渠道上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趨勢,進入大型公司、企業(yè)或者進一步研究深造往往是他們的首選。

      2.對學生能力的側重不同。由于警校學生畢業(yè)后基本上進入公安機關實務部門,服務于公安領域,因而在能力的要求上更多地側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對于公安工作中各種疑難問題的解決能力要尤為注重。而其他院校的學生在就業(yè)選擇上比較自由,進而滿足社會對他們的不同需求與期待,因此他們在能力的培養(yǎng)上往往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與未來的職業(yè)定位而有所側重。

      3.教學環(huán)境及氛圍不同。教學環(huán)境與氛圍是一個學校經(jīng)過多年發(fā)展所積淀起來的理論修養(yǎng)與文化傳統(tǒng),這往往和學校設立的初衷及發(fā)展的導向有重要聯(lián)系。公安院校在專業(yè)的設立與課程的設置上更多地具有與公安實務工作密切聯(lián)系的特點,不能像其他院校那樣在各學科的發(fā)展上處于相對均衡的狀態(tài)。因而學生難以在業(yè)余時間接受到更多人文思想的培養(yǎng)與熏陶,在法律思想的培養(yǎng)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表現(xiàn)在理論學習中就是對知識缺乏深入探索的精神與熱情,更多的只關注于實務狀態(tài)下的應用問題。

      由于公安院校目標定位與特點不同于其他院校,因而其在本科階段的教育培養(yǎng)上自然也有別于其他院校,以本科刑法教學為例,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兩方面。

      二、公安院校刑法教學內容改革

      就當前公安院校刑法教學內容的實踐看,其與其他院校并沒有太大區(qū)別,都普遍存在著偏重于理論知識講授缺乏實踐能力培養(yǎng),重視刑法總則輕視刑法分則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有其合理的應然性,但不足也是很明顯的,其沒有有效結合公安院校的目標定位與特點,也沒有突顯公安院校刑法教育的特殊性。因此,筆者認為應當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原有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改革。

      (一)以理論知識為基礎,重視實踐能力培養(yǎng)

      理論知識的講授是刑法學習的基礎,關系到整個刑法體系的構架,其作用就好比蓋房子打地基,地基打得深,房子才會穩(wěn)。對刑法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反映了一個人刑法的綜合素養(yǎng),也決定了其未來發(fā)展的潛力與后勁,因而現(xiàn)階段,各高校的刑法教育都普遍重視對理論知識的講授。但是由知識轉化為能力、由理論轉化為實踐是需要過程的,而且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公安院校由于其目標定位與特點的不同,決定了在知識的講授與能力的培養(yǎng)上,應當更加傾向于對能力的培養(yǎng),而這些能力主要有:

      1. 法律思維能力。在法律思維能力的訓練上,普通綜合性院校多以律師、法官的角度,注重分析案件已有事實,而公安院校則側重如何獲得證據(jù),證明案件事實?;谝陨喜煌鸵笤谒季S的培養(yǎng)上鍛煉學生將偵查業(yè)務技能的訓練與法律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緊密結合起來,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業(yè)務技能和警察職業(yè)素質。

      2. 寫作能力。寫作是一個人將腦中的思維付諸筆端的一個過程。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反映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而且能夠鍛煉一個人的思維邏輯。公安院校的學生,畢業(yè)后免不了要撰寫公安機關的法律公文,因此在日常的學習中就要熟悉該種法律公文的寫作格式與要求,切實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為今后盡早適應該種寫作模式而努力。

      3.實踐能力。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在理論知識講授的同時,讓學生更多地關注并有機會實際參與到公安機關查辦的真實案例中,或者通過模擬案例的形式使學生置身于一個個真實的場景中,通過分析案情,提出解決方案,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刑法知識的能力。

      (二)以刑法總則為基礎,突出刑法分則地位

      對于刑法知識的講授一直以來是按照先總則、后分則的順序進行的,這種講授的模式符合刑法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即通過先學習刑法總則抽象性的內容從而對刑法的知識框架和結構有一個宏觀的了解,然后通過對刑法分則具體條文的詳細解讀以豐富和充實刑法的內容,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然而在現(xiàn)實中,重總則輕分則的情況時有發(fā)生,而且這種趨勢尤其不利于公安院校的刑法教育。公安院校由于其目標定位與特點的不同,決定了在就業(yè)選擇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會進入公安隊伍。只要進入公安隊伍,無論從事哪一警種都免不了要與刑法打交道,大到常見的自然犯(例如殺人、搶劫、盜竊之類),小到非常見的法定犯(例如單位犯罪之類),而在處理這些違法犯罪行為時,雖然會涉及到刑法總則的內容,即關于犯罪的形態(tài)與共犯等問題,但主要運用的卻是刑法分則的知識,即對具體罪名的認定。如果輕視對刑法分則的講授,學生將來在處理具體問題時就容易發(fā)生錯誤,造成冤假錯案的發(fā)生,影響司法的公正,難以體現(xiàn)法律的權威。因此,在普遍重視刑法總則的基礎上,還應突出刑法分則的地位,使總則與分則的講授能齊頭并進、相輔相成。

      (三)以本國刑法為基礎,適當引入外國刑法

      本科階段的刑法教學以介紹本國刑法理論為核心是有其應然性的,畢竟現(xiàn)實生活中據(jù)以定罪量刑的工具主要還是應用本國的刑法。但是近年來刑法發(fā)展國際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尤其是各國各地區(qū)聯(lián)合共同打擊犯罪后,之間的警務合作日益頻繁,這種發(fā)展趨勢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3]公安院校的刑法教育應適應這種新的趨勢與變化,在教學內容上就應當有所改變,仍然拘泥于本國刑法理論的講授就會顯得狹隘,不符合這種刑法發(fā)展的潮流,也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在刑法內容的講授上,對于外國刑法知識的講授也應當有所側重,特別是對與我國刑法理論和刑法制度有不同規(guī)定的應重點介紹,豐富學生的刑法知識,拓展學生的刑法視野。

      三、公安院校刑法教學方法改革

      (一)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依然是傳統(tǒng)的“滿堂灌”、“填鴨式”。當然從哲學上講,存在即合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主要具有兩個優(yōu)勢:一是對老師來說,有利于老師能夠嚴格按照教學進度進行課程教學,發(fā)揮老師的專業(yè)特長和優(yōu)勢,將刑法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成果事無巨細地講授給學生;二是對學生來說,有利于學生對刑法基本理論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的學習,為以后刑法學習的進一步拓展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然而灌輸式教學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主要是缺乏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為解決上述矛盾就需要我們在原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引入多種其他教學方法。

      1.討論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最早起源于德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種教學方式已經(jīng)被歐洲乃至美洲眾多的法學院所采納。討論式教學突破了灌輸式教學的局限,能夠有效地改變學習的被動性和消極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上,將老師從傳統(tǒng)的施教者、講授者的角色中解脫出來,老師的地位不再是權威的、不可動搖的,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師生之間對共同的問題進行探討學習,老師變成知識的提問者、引導者,進而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這種教學方法的具體操作是:老師在每堂課之前要將討論題目的相關內容布置下去,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大量的相關內容,完成材料的搜集,進行積極的準備,進而能夠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與老師進行交流。老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因勢利導,適時點評。這種方式旨在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在與老師、同學的討論中也能夠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自己整體的刑法素養(yǎng)。

      2.案例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最早起源于19世紀70年代的哈佛法學院,[4]隨后在全美的法學院得到推廣與普及,目前案例式教學依然是美國法學院占主導地位的教學方式之一。近年來,隨著中國刑法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及對國外刑法教學理念的引進,案例式教學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中國老師的青睞。案例教學法,淵源于英、美國家的判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精心設計和指導下,基于普通法系案例教學的理念,根據(jù)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選取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真實判例或虛擬案例的情境,充當法律職業(yè)角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5]相較于其他教學方法,案例式教學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選材內容的廣泛性與豐富性。案例式教學不局限于課本,而是取自生活中真實的案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案例可以選取的樣本又非常之多,老師既可以選擇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刑法指導案例,也可以選擇同學們比較感興趣或是社會上關注度比較高的案例,因此,在選材上具有廣泛性,內容上具有豐富性。

      第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人類探求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內心傾向,而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愛好,并追求和向往的內心傾向,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只有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才能把學生的心理活動指向集中在學習的對象上,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感知活躍;才能使學生觀察問題敏銳,記憶知識持久而準確;才能激發(fā)和強化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6]刑法的案例一般都具有真實形象、生動具體的特點,因此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在案例分析中,學生要經(jīng)常進行角色的轉換,有時站在被告人的角度去分析某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何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擺脫對有罪的指控;有時站在檢察官的角度,完善證據(jù)與推理,從而對被告人提出有罪的指控;有時又站在法官的角度,對現(xiàn)有證據(jù)進行分析,對最后的判罰得出結論。案例都是知識點的濃縮,因此,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全方位提高學生刑法的綜合素養(yǎng)。

      盡管案例式教學因以上特點得到大多數(shù)老師的喜愛,但在實際操作中對案例的選取還需注意如下問題:

      第一,案例應當具有典型性。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選擇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不要選取在理論上存在較大爭議,或者在生活中較少出現(xiàn)的案例。因為典型的案例能夠解釋和說明刑法分則中對某一法律原理或者相鄰、相近的幾個罪名之間的區(qū)別和界限,學生也可通過分析和討論典型的案例,加深對刑法原理與罪名的認識,從而使刑法分則的講授變得生動、活潑,具有啟發(fā)性。

      第二,案例應當具有一定的難度。案例在選取時,老師要特別注意案例的難度,案例過于簡單,沒有什么爭議,大家一看就會,無法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反之,如果案例過難,學生以現(xiàn)有的知識無法應付,就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或者依賴思想,同樣不利于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因此,案例的選取應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針對不同的觀點可以提出不同的處理意見,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一個鍛煉思維的廣闊空間,極大地激發(fā)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診所式教學?!胺稍\所”是一個外來名詞,屬于法律教育術語,英文名為Clinical Legal Education。[7]診所式法律教育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美國各法學院,其形式類似于醫(yī)學院的臨床實習,即法學院引用“診所”的稱號,學生在一個真實或虛擬的“法律診所”中,在老師的指導下為處于困境中的委托人提供咨詢,“診斷”他們的法律問題,開出“處方”,為他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親自為他們提供法律服務。通過診所式的法律教育,學生能夠強化許多基本的專業(yè)技能,比如解決問題的能力、法律的研究能力、事實調查能力以及交流溝通、談判、訴訟、非訴訟爭端解決、接待、組織和處理法律事務的能力等,其強調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中具體操作、應用法律的能力。在診所式教學的操作過程中,普遍采用蘇格拉底式的問答式教學,老師針對某一案件事實或問題癥結不斷地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作答,在思維上對學生進行窮追猛打,旨在促進學生能夠進行思考,完善自己的觀點。這種一輪接一輪的問答方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而且能夠將探求該問題的思路引向深入,促使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從而對問題的認識達到一個新臺階,起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在以后處理相同或相似問題的時候能夠舉一反三,輕松應對。同時,該種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即在不斷提問的巨大壓力與挑戰(zhàn)面前,保持沉著與冷靜,培養(yǎng)百折不撓地探求真理的精神。

      (二)考核方法

      考核是對教學成果的檢測,也是對學生進行成績評判的標準,其主要作用在于:一方面鞏固學生之前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另一方面揭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薄弱、遺漏環(huán)節(jié)??己朔椒ㄅc教學方法總是相輔相成、相互協(xié)調,并且考核方法最終是為了教學方法而服務的。

      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為了便于學生進行基礎理論的學習,因而考核的方式多以筆試為主,考察對基本知識點的記憶力。伴隨著教學方法的革新,傳統(tǒng)考核方法的單一性與滯后性也日益凸顯出來,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全面推進素質化的今天,固有的考核方法已難以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迫切需要對其進行多樣化的改造。筆者認為,刑法的考核方法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以下改變:

      1. 增加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之所以要增加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是因為新興的教學方法,如討論式教學、案例式教學、診所式教學,它們都淡化老師在課堂中的地位,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全方面地考察學生讀書、寫作、語言表達等能力。學生將學習的重心放在了課余,課堂上變成了老師對學生課余準備工作的評判。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在課上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綜合的評價,內容包括學生是否閱讀了相關案例材料,是否搜集了相關法條資料,在語言表達與邏輯思維上是否縝密有序。同時,由于平時成績在考核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學生為了獲取高分就會對每節(jié)課進行積極的準備,反過來又會促進教學方法的順利推行,以此達到一個良性循環(huán)。

      2. 增加口試形式??谠嚨目己酥饕菫榱诉M一步展示學生學習的效果,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例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對刑法考核方法進行了試點改革,在2011級本科公安法制專業(yè)中就采取了口試的考核方法,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有望在全校范圍內推廣施行。該方法的具體操作流程為:學生按照學號排列依次進入考場,還未輪到考試的學生被統(tǒng)一安排在另一個教室等候,每位應考的學生進門坐下以后便開始錄音,學生先自報姓名、學號,然后隨機抽取考試試題,試題包括三種類型:名詞解釋、簡答和案例分析,每個人的試題都不重復,以避免學生之間的交流,考生閱讀完試題后有三到五分鐘的準備時間,然后作答。在作答的過程中老師還可與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探討或相應擴展,并根據(jù)現(xiàn)場表現(xiàn)打分記錄。這種方式有效彌補了筆試考試單純強調記憶能力的不足,不僅能全方位地展示學生對刑法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還能訓練學生的法律思維與口頭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公安院校的教育改革是新時期教育改革大背景之下的必由之路,刑法學作為法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其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也應當與時俱進、銳意創(chuàng)新,以適應新形勢下公安工作日益規(guī)范化、嚴格化、法治化的客觀需要,從而為培養(yǎng)新時期優(yōu)秀的預備警官而服務。

      [1]劉東根.公安院校本科教育中刑法案例教學法的構建[J].公安教育,2009,(1):62-65.

      [2]唐磊.通識教育中國化及其定位[N].光明日報,2013-01-03.

      [3]王明輝,李影.對公安院校刑法學教學的若干思考——兼及一體化模式提倡[J].公安教育,2011,(6):57-60.

      [4]譚競嫦.法律教學新方法概略——美國法律教學方法在中國的嘗試[M].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90:35.

      [5]劉天君.法學案例教學法基本理論問理探究[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4):39-41.

      [6]樊建民.案例教學法對刑法分論教學改革的意義[J].載于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4):44-47.

      [7]彭錫華,賈林娟,操旭輝.診所式法律教育述評[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5):34-37.

      Research on the Reform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ology of Criminal Law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Yang Ni,Liu Xuan
      (People's Court of Chaoyang District of Beijing, Beijing 100020, China;People's Procuratorate of Haidian District of Beijing, Beijing 100089, China)

      Criminal law teaching in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has gone on for decades and has witnessed great achievements. However, with the progress of comprehensive reformation of police education system, it is difficult for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 of the criminal law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which not only makes new requirements for and poses a challenge to criminal law teaching, but also mean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should be rationally scrutinized and reformed.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new breakthroughs and try bravely on the basis of what we have done previously.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criminal law,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orientation of pol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ir features and probes into reformation measures so as to promote teaching qualities and levels of criminal law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s for police forc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Criminal Law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Reformation

      D631.15

      B

      1008-5750(2016)06-0070-(08)

      10.13643/j.cnki.issn1008-5750.2016.06.009

      2016-09-30 責任編輯:陳 匯

      楊妮(1988— ),女,重慶萬州人,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研究方向為刑法學;劉軒(1986— ),男,河北邯鄲人,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研究方向為刑法學。

      猜你喜歡
      公安院校刑法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隊活動(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過度刑法化的傾向及其糾正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5:02
      我國公安院校水上教學課程的困境與出路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tǒng)計案例拔高卷
      關于公安院?!爸腔坌@”建設的思考
      發(fā)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國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刑法適用與刑法教義學的向度
      刑法論叢(2016年3期)2016-06-01 12:15:17
      基于科學計量學的公安院校科研與評價
      一個模擬案例引發(fā)的多重思考
      論公安院校診所式法學教學模式的建構
      镇宁| 丽江市| 如皋市| 恩施市| 名山县| 洛扎县| 阿巴嘎旗| 皋兰县| 海兴县| 巴彦县| 太仓市| 高碑店市| 安溪县| 蒙城县| 清流县| 洪泽县| 章丘市| 溧阳市| 房山区| 宜兰市| 府谷县| 威信县| 宁武县| 温泉县| 丰顺县| 沾化县| 东台市| 潞城市| 平南县| 慈溪市| 措勤县| 瑞金市| 玛纳斯县| 宜城市| 冀州市| 绥宁县| 敦化市| 嘉义市| 凌海市| 三亚市|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