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錕
?
《寧為戰(zhàn)死鬼,不作亡國奴》教學設計及反思
■馮錕
綜合比較人教,北師大,川教,岳麓四個版本,我選擇了主線清晰的人教版為主教材,從中、日兩個角度設計本課。
第一個事件——七七事變(角度:這是中國遭遇的國之不幸,也是讓日本暴露了貪婪欲望的“文明之殤”);
第二個事件——南京大屠殺(角度:這是中國南京慘遭荼毒的舉國之殤,也同樣是日本這個民族的“人性之殤”)。
旨在揭示戰(zhàn)爭是對兩個民族共同的傷害。
1.知識與能力。
通過七七事變,認識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xiàn)、全民族抗戰(zhàn)的意義;
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罪行為例,認識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本質。
2.過程與方法。
學生討論與教師講述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材料分析法,增強學生分析材料,甄別史實的能力;
多媒體展示法,直觀再現(xiàn)史實,有利于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養(yǎng)成。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祖國利益高于一切,認識軍國主義的本質及危害,樹立為人類和平、民主、進步事業(yè)而奮斗的精神。
【重點】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
【難點】
七七事變?yōu)槭裁词侨褡蹇箲?zhàn)的開始?
【教學過程】
師:(上課,鞠躬)
同學們,請不要向我鞠躬,我們要向今天這段歷史鞠躬,這是一段祖國的先輩們用胸中熱血吶喊出的歷史,也是一個罪惡國家的文明之殤,人性之殤的歷史。請隨著我一同走進那段不堪回首的烽煙歲月。
(屏顯課題、作者)
師:課前請大家同老師一起學習一下新課標對本節(jié)課的要求。
ppt展示:
通過七七事變的史實,認識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xiàn)和全民族抗戰(zhàn)的意義。
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為例,認識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
師:同學們對新課標要求的解讀準確到位,朗讀聲音飽滿,下面請大家根據(jù)屏幕上的導讀問題有聲朗讀課文。
1.七七事變又稱作什么?
2.日軍為什么要進攻盧溝橋?
3.國共兩黨為何再次攜手合作?
4.南京大屠殺日軍的滔天罪行有哪些?
5.學完本課你想和大家說什么?
第一篇章文明之殤(主板書)
師:剛才老師提到的罪惡國家你們知道是哪個國家嗎?
(生齊說:日本)
師:對!日本侵略者占領了我國東北后,不僅沒有滿足,反而開始覬覦華北乃至整個中國,貪婪的本性暴露了文明的淪喪。
合作探究一
“華北之大,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p>
師:為什么放不下?華北發(fā)生了什么?
(生前后4人小組討論,師引導,得出盧溝橋事變的起因,經(jīng)過)
師:請看書上的示意圖,為什么此事件會發(fā)生在盧溝橋這個地方?
(師引導盧溝橋的特殊位置)
師:在這個特殊的位置發(fā)生此事變,我們不難看出這只是個借口,日本侵略者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引導展示:
原因:(1)侵略中國是日本的既定國策
(2)日本想通過戰(zhàn)爭擺脫新的危機
合作探究二
師:面對敵人,守軍國民黨二十九軍是如何做的?有哪些英雄人物的事跡讓你銘記于心?你感悟到了什么?
(自由討論,請小組的發(fā)言人代表小組發(fā)言)
ppt展示:
微歷史劇——吶喊
(學生活動)
分角色吶喊出材料框中官兵的口號。
(吶喊口號,提升愛國情感)
合作探究三
師:拳拳愛國心沒能擋住豺狼的腳步,兄弟相爭的國共兩黨此時該如何應對?
ppt展示兩則材料:
材料一
《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表抗日通電》1937年7月8 日
“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zhàn),才是我們的出路……”
材料二
“如果戰(zhàn)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任?!?/p>
——蔣介石1937年7月17日
師:同學們根據(jù)材料分析兩黨之間的關系會有什么變化?
師:是不是我們分析的那樣的?讓史料說話。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了《中國共產(chǎn)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次日蔣介石承認共產(chǎn)黨合法地位,兩黨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
揭開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zhàn)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變B.盧溝橋事變
C.西安事變D.八一三事變
第二篇章人性之殤(主板書)
師:在日本蓄謀已久的進攻下,平津相繼淪陷,八一三事變后日軍占領了上海,國民黨政府匆忙遷都重慶,定重慶為陪都。日軍為了報復中國軍人的頑強抵抗,在首都南京犯下了罄竹難書的滔天罪行。
播放《南京大屠殺》視頻
師解說:三十多萬的冤魂在吶喊著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舉國之殤,也是侵略者的人性之殤。
提問:南京大屠殺日軍的滔天罪行有哪些?
師:昭昭歷史,日本右翼卻拒不承認,說這是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面對篡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等一幕幕丑惡的鬧劇,你感悟到了什么?
請你寫下你想說的話。
(選讀環(huán)節(jié)不做評價,讓學生的情感慢慢累積)
結語:戰(zhàn)爭之殤(主板書)
師:同學們,歷史不堪細讀,記住歷史不等于記住仇恨。(PPT展示原子彈爆炸后的圖片)
你感悟到了什么?
中日人民都是戰(zhàn)爭的受害者,我們要時刻警惕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想想現(xiàn)在的釣魚島爭端,我們要明確人生目標,此情此境我想到了顧炎武先生的一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略】
【教后反思】
1.課前。
距上課僅有5分鐘,我還在糾結PPT的效果,放棄了與學生課前互動的環(huán)節(jié)。這樣欠妥,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有情感有心情的課堂,才是通往“鼓舞人心課堂”的重要一步。
2.課中。
“七七事變”的講解過多,下意識地側重考點,這是對教學的禁錮;
“南京大屠殺”的情感提升方式單一。情感的提升可以與學生的動手能力相結合。
例如,“寫一段屬于你自己教材結尾語”。這樣學生會更有積極性。
整體預設缺少梯度,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的主導作用未及時充分發(fā)揮,一味地鋪墊,忽略了時間的把控,導致課堂前松后緊。
3.課后。
賽課不常有而課常有。用賽課的規(guī)則反思我們的日常教學,我們會發(fā)現(xiàn)許多盲點和不足。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比绻覀兏嗟赜脜⒓淤愓n的狀態(tài)來備課、上課,我們的事業(yè)將會永遠青蔥燦爛!
(作者為江蘇省南京市宇通實驗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