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建懷
南宋的張俊,“起于諸盜”,土匪出身,身經(jīng)百戰(zhàn),但他面對皇帝和宰相,卻常常謹小慎微如驚弓之鳥。南宋周輝的《清波雜志》載,岳飛被殺害后,張俊因是大將中資歷最深而又最聽話的人,宋高宗趙構(gòu)沒有像對待岳飛一樣收拾他,而是罷去他的兵權(quán),給他封了一個顯赫的清河郡王。武將封王,在宋代是莫大的榮耀,不過,雖尊貴,但清河郡王后面還加了個尾綴—“奉朝請”,僅僅保留定期參加朝會的資格,只是個徒有虛名的“空頭王”而已。鑒于趙構(gòu)和秦檜收拾武將手段的狠毒,張俊一言一行都非常注意,唯唯諾諾。
一日,秦檜召見張俊說:“張郡王,有一小事相煩,目前建康、鎮(zhèn)江二鎮(zhèn)缺主帥,郡王是疆場老帥,軍中人熟悉,請推薦兩人出任主帥吧。”張俊部屬眾多,薦兩主帥當然是小事一樁。但因為有岳飛被殺的前車之鑒,張俊怕因“薦引朋黨”而引火燒身,不敢貿(mào)然推薦,所以支吾其辭,卑恭而退。第二天,秦檜又召張俊言及此事,張俊再三解釋說,自己賦閑已久,部屬早已離散,的確無人可薦。秦檜不高興地說:“張郡王啊,教你推薦翰林學士可能有點難度,你行伍出身,征戰(zhàn)無數(shù),推薦兩個軍帥,應該是你飯碗里的事,何必推辭呢?”見宰相說到如此程度,張俊如同被逼到墻角,沒法,只得推薦了兩個人,總算向秦檜交了差。然而,讓人沒料到的是,他推薦的劉寶、王權(quán)二人,卻并非自己的手下,而是韓世忠的舊部,小心謹慎至此。
還有一次,趙構(gòu)臨幸張俊府上,吃過午飯,皇帝這里看看,那里問問,絲毫沒有要回去的意思,張俊卻急得滿臉通紅。他利用應付皇上的空閑,三番五次地走到內(nèi)侍跟前,讓他想方設法催促皇上快快回宮,讓內(nèi)侍們莫名其妙,但是張郡王發(fā)了話,內(nèi)侍只得依從,想了個辦法,終于把皇帝給哄回去了。后來,一內(nèi)侍偶然問到此事,張俊才說出自己的心里話,他說:“作臣下的,哪有不以皇上久留自己府第為榮的,只是,皇上上次臨幸秦檜府上,未過申時就匆匆登車而去,我怎么能讓皇上在此臨幸的時間比秦太師府上還長呢?”可見,晚年的張俊,遠嫌杜患幾乎到了神經(jīng)質(zhì)的程度。
張俊也幸虧戰(zhàn)戰(zhàn)兢兢。他一生南征北戰(zhàn),功勞不少,貪贓枉法的劣跡也不少。他非常好色,妻妾很多,還強搶民女,某年他就因搶奪一周姓妓女而將一個宗室子弟殺害。他非常貪財,大肆兼并土地,占有巨額田產(chǎn),家里的銀子堆積如山。這樣一個劣跡斑斑的“土匪將軍”,最后竟然高位善終,平安著陸,這與他晚年處處小心、事事謹慎是分不開的。
選自《中年讀者》2015.11
(段明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