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其國
1909年10月4日,晚清重臣張之洞的生命走向了終點。這年他73歲。雖然病入膏肓,但張之洞頭腦非常清醒,只要看看他在生命即將結束這天留下的遺言便可明了。
遺言的一半是他給朝廷上了份奏折,請求朝廷把他身上的諸多要職一概免去,以讓他“暫釋重負”。另一半遺言,則是他留給幾個兒子的。
也許寫奏折時過于激動和費思耗神,張之洞不久開始大出汗,汗稍止,他又想起要交代一些事。據(jù)許同莘《張文襄公年譜》記載,當時,張之洞將幾個兒子叫到床前,告誡他們,“勿負國恩,勿墮家學,必明君子小人義利之辨,勿爭財產(chǎn),勿入下流”。
他怕兒子們不上心,還要他們把他剛才說的話復述一遍。眼看著老父親邊喘息邊叮囑遺言,幾個兒子不由得一邊哽咽,一邊答應遵命行事。這時,倒是張之洞開始安慰起兒子們,說他并不感到自己有什么痛苦。
張之洞幕僚重要成員之一張曾疇也在現(xiàn)場,并作了記錄,他對當時的情景敘述更詳:張之洞對站在床前的幾個兒子說:“我病知不能好矣。我一生做人,志在正字、忠字,公忠體國,廉正無私,我可自信。學術僅行十之五六,治術僅行十之六七。平生不樹黨,不殖產(chǎn),自幼不爭財產(chǎn)。指公子輩云,汝等須記得此諭:兄弟不可爭產(chǎn),志須在報國,勤學立品;君子小人,要看得清楚,不可自居下流?!?/p>
至此,張之洞的生命遺言終于畫上句號。
選自《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