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微課”的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

      2016-04-13 04:38:55
      關鍵詞:理論課微課思政

      李 靜

      ( 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 )

      ?

      基于“微課”的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

      李靜

      ( 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210046 )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微課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領域。特別是高校的專業(yè)課教師,結合教學中的實際需求,運用微課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微課這一新生事物的出現(xiàn),給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帶來了福音。本研究通過微課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具體運用,來探索構建信息化背景下的適應高校學生的基于“微課”的思政理論課教學的新模式。

      微課;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信息網(wǎng)絡化的發(fā)展,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新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思政理論課教師主動轉變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適應高校學生的新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而“微課”的出現(xiàn)為高校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帶來了福音,如果能把微課恰如其分地運用到高校思政理論課堂教學中來,學生會極大地增加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本研究就是通過微課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具體運用,來探索構建信息化背景下的適應高校學生的基于“微課”的思政理論課教學的新模式。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對象的主體——95后學生有其自身的個性,這就要求我們對現(xiàn)有的思政理論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在信息不斷滲透到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時代,傳統(tǒng)的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了,其對我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原有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育理念。

      (一)網(wǎng)絡對大學生的影響必然要求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網(wǎng)絡文化對大學生的身心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為他們營造了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一是網(wǎng)絡以其快捷開放寬容的性能為大學生們及時準確地了解信息、開拓視野提供了便利;二是網(wǎng)絡以其虛擬、兼容、實用的特征為大學生開辟了施展自己才華的實踐場所;三是網(wǎng)絡以其激發(fā)性、平等性不斷促使大學生沖破僵化的思維模式束縛,“升級”為發(fā)散型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載體。[1]得益于改革開放經(jīng)濟方面的顯著成就,95后學生生活條件普遍較好,集圖文、聲像于一身的網(wǎng)絡資源深受青年大學生的青睞,甚至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大學生往往不懂得甄別信息、會不加選擇地瀏覽或下載信息,會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媒體的影響,他們利用網(wǎng)絡大肆宣傳西方價值觀,在某種程度上造成我們的青年大學生否定自己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所謂的“民主”、“自由”的價值觀,進而對我們自己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chǎn)生懷疑和動搖。思政理論課教師——作為大學生思政教育主陣地的教育者有必要主動轉變我們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我們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應對信息化社會帶來的挑戰(zhàn)。

      (二)信息化背景下傳統(tǒng)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育理念

      新世紀以來,黨和國家不斷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在實現(xiàn)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各高校要全面加強校園網(wǎng)建設,主動占領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使網(wǎng)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倍鴤鹘y(tǒng)的高校思政理論課的教學模式仍是以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在師生關系上,角色定位仍然堅持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大大減弱,引發(fā)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反感和厭惡的情緒。[2]現(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 教育的目的是以人為本,以素質(zhì)教育為主,促進人類全面發(fā)展。[3]而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喜怒哀樂,沒有借助青年大學生喜歡的網(wǎng)絡來發(fā)揮思政教育的正面影響,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育理念。

      二、微課的涵義

      關于微課的提法,國內(nèi)外并不統(tǒng)一。如Micro-lecture是由美國圣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創(chuàng),他把微課程稱為“知識脈沖”(Knowledge Burst),以產(chǎn)生一種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Educause 將微課定義為“一節(jié)的短小的視音頻,呈現(xiàn)某個單一的、嚴格定義的主題”,在被用作在線、混合或面對面教學的一部分時,這些簡短的課程就成為學習活動的點綴,這些活動有利于增強課程主題的學習。[4]

      對于微課的概念,國內(nèi)學者有不同的理解。從定義的字面意義來看,可以將定義歸為三類:(1)對應“課”的概念,突出微課是一種短小的“教學活動”;(2)對應“課程”的概念,有課程計劃(微教案),有課程目標,有課程內(nèi)容(學科知識點),有課程資源(微課、微練習、微課件);(3)對應“教學資源”的概念,如在線教學視頻、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包。盡管在定義的表述上有差異,但在定義的內(nèi)涵上是有共同點的,即“目標單一、內(nèi)容短小、時間很短、結構良好、以微視頻為載體”。[5]

      結合國內(nèi)外有關微課的定義,筆者認為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教師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 (如重點、難點、疑點等)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教學視頻。它的核心載體是一段精彩的教學視頻(一般為15~20分鐘),這段視頻能集中反映教師針對某個知識點、具體問題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的活動過程。另外,還有與之配套的微課件、微教案等教學資源。

      三、基于微課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實踐——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

      “基礎課”雖然在教學內(nèi)容上比“概論課”吸引學生,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仍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和討論中來,是“基礎課”教師教學中的困惑。微課的出現(xiàn)對實現(xiàn)“基礎課”的改革是一個契機,將微課應用于“基礎課”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在本學期的思政理論課教學中,我們依托《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進行教學實踐,運用微課教學,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取得了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微課的準備、設計和拍攝、制作

      參加微課的教師參加了有關微課方面的培訓,并取得了優(yōu)秀證書,經(jīng)過討論確定實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微課”教學模式的兩個章節(jié):專題七“學習憲法法律 建設法治體系”和專題八“行使法律權利 履行法律義務——民事法律制度(一)”。針對兩個章節(jié)精心設計并錄制了八個微課教學視頻:《法律那些事兒》《宣告死亡》《憲法》《名譽侵權》《上大學的資格》《欠債還錢》《不當?shù)美贰稛o因管理》。

      (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基于微課的教學模式的課前準備

      根據(jù)基于微課的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教師把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及相關教學資料上傳到清華在線平臺和微信公眾平臺以及學生的QQ交流群并布置有關的課前學習任務。使學生可以在任何地方(宿舍、圖書館、食堂、教室等)、任何時間在線觀看或下載觀看微課視頻、了解課前學習任務。在這個階段,學生通過教師拍攝的有關知識點的微課視頻大致掌握了一些教學知識點,對教學內(nèi)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學生對于微課視頻中講解的知識點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記錄下來。

      (三)構建新的基于微課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

      學習國外的有關微課的教學理念,我們也力求構建一種“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交流、互動、研討等的場所”的新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谖⒄n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不再是單純地講授,而是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活動,完成知識的吸收消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教師首先在課堂上精講專題七“學習憲法法律 建設法治體系”和專題八“行使法律權利 履行法律義務——民事法律制度(一)”的基本內(nèi)容、教學重點、難點,微課視頻里涵蓋的知識點不再重述,繼而用大量時間來組織課堂活動。課堂討論是尤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課前學習問題例(如“宣告死亡與宣告失蹤的區(qū)別”),也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課前學習微課視頻后仍沒有理解、消化的知識點(例如有學生看了《欠債還錢》的微課視頻還是不理解債權),還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在課前學習、課堂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新問題(例如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后提出“無因管理的受助人提出合理賠償要求,法律有明確規(guī)定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獲得結論,教師在討論時作為一個平等的討論者參與,而不是將已有的結論直接灌輸給學生;只有學生在應用知識遇到困難時方可尋求教師指導和提供信息資源。比如在法律案例的討論中,教師可提供一些課本以外的法律知識。對于學生普遍反映不大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再次在課堂上播放有關微課視頻,教師邊播放邊講解知識難點。除此以外,基于微課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可以伴隨一些項目活動來豐富課堂教學模式。例如在民事法律制度專題,有關于案例解析的微課視頻,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后感演講、案情重現(xiàn)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展示他們知識吸收消化的結果。對學生展示成果的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方式,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之間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通過學生自評,所學的知識得到了進一步鞏固;通過小組互評,對教學內(nèi)容的認識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通過教師點評,清晰了學習目標和任務。課后學生通過進一步觀看微課視頻和深入思考,可能會產(chǎn)生新的疑問,這時候他們可以隨時在微信群或QQ群內(nèi)跟老師和同學交流。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過程中,對于知識的認識進一步升華。

      總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相對于專業(yè)課程,理論性更強,對于現(xiàn)在的信息化背景下的年輕大學生來說,學起來相對枯燥乏味。對此,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要主動學習信息化知識、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網(wǎng)絡資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創(chuàng)新思政理論課的教學模式,例如基于微課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翻轉課堂的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等,讓大學生真正從內(nèi)心喜歡思政理論課,從而通過思政理論課堂來鍛煉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

      [1]王鳳君.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 (11):68—70.

      [2]鄧千流.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微探[J].學理論,2010 (34):345—346.

      [3]張燕敏.對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匯, 2008(09) :4.

      [4]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 (2):5.

      [5]蘇小兵、管玨琪等.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 (7):95.

      (責任編輯:孫建華)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on the "Micro-Courses" Teaching Pattern:Taking the Course of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Basisas an Example

      LI Jing

      (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China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micro-courses as a teaching resourc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subject areas. In particular,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eaching, as an innovative classroom teaching pattern of use of course. The emergence of this new micro-less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of the Gospel. Through this study cours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in the course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dap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based on "micro"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new mode.

      micro cla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model innovati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2016-05-24

      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2015年度學院教研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基于“微課”的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項目編號【YS20151101】

      李靜(1981-),女,回族,江蘇南京人,思想政治教育部講師。

      G642

      A

      1671-4385(2016)04-0058-04

      猜你喜歡
      理論課微課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思政課“需求側”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chuàng)新
      學習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
      學習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尉氏县| 盐山县| 资兴市| 湾仔区| 诸暨市| 永修县| 瑞丽市| 太和县| 五峰| 蓬安县| 道真| 金昌市| 云林县| 台中县| 沾化县| 交城县| 上饶市| 望奎县| 土默特左旗| 江安县| 上饶县| 营山县| 上林县| 石城县| 体育| 当阳市| 武城县| 大足县| 安仁县| 米林县| 大连市| 仙居县| 平利县| 湖南省| 安图县| 辉县市| 和平县| 资溪县| 喀喇| 英德市|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