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案情簡介某公司職工方某,2013年6月8日下班到幼兒園接女兒,途中被汽車撞傷造成左手骨折。因公司不愿支付治療費用,同年11月方某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要求其受傷性質(zhì)認定為工傷。
爭議焦點職工上下班順道接送小孩途中被汽車撞傷,其受傷性質(zhì)可否認定為工傷。
職工方某認為,自己下班后到幼兒園接女兒,途中被汽車撞傷,交警認定本人無責任,其受傷應認定為工傷。用人單位認為,方某下班接小孩途中遭遇汽車撞傷,不屬于上下班的必經(jīng)路線,其受傷不應認定為工傷。
認定結論方某工作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第十四條第(六)項和川高法〔2009〕660號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以方某受傷屬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所致為由,認定其受傷性質(zhì)為工傷。某公司不服向當?shù)厝嗣穹ㄔ禾崞鹦姓V訟,人民法院維持了該認定決定。
案例評析《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和川高法[2009]660號第二十二條對此類職工受傷可認定為工傷的規(guī)定,應注重把握四點:一是職工當天上班屬于正當履職;二是從事活動屬于日常生活必要;三是上下班途中屬合理路線(順道);四是受傷屬于非本人主要責任。
方某下班接女兒途中被汽車撞傷的案件,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核查認為,一是方某與該公司的勞動關系成立;二是方某下班順道到幼兒園接女兒,途中被汽車撞傷(交通管理部門認定本人無責任)的客觀事實清楚;三是方某受傷情形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guī)定。因此,人民法院審理維持當?shù)厣鐣kU行政部門的認定決定是適當?shù)摹?/p>
案情簡介某公司職工谷某,2014年3月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同年5月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7月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傷殘九級。8月,谷某與公司因解除勞動合同處理相關工傷保險待遇和經(jīng)濟補償待遇發(fā)生爭議,向工作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誰護其合法權益。
認定結論當?shù)貏趧訝幾h仲裁委員會審理裁決,公司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等規(guī)定,支付谷某的工傷保險待遇;按照《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5號)等規(guī)定,支付谷某的經(jīng)濟補償待遇。
案例評析關于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應該享受哪些方面經(jīng)濟待遇,相關法律法規(guī)已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等規(guī)定了五至十級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基本條件及待遇標準;《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等規(guī)定了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基本條件及待遇標準。因此,用人單位和相關部門應嚴格按照規(guī)定,處置工傷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相關經(jīng)濟補償待遇。
從谷某與公司發(fā)生的勞動爭議案可看出,用人單位和職工對涉及解除勞動關系的工傷職工相關待遇處置法律法規(guī)不夠了解或熟悉。谷某與公司依照規(guī)定解除勞動關系,應享受解除勞動關系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yè)補助金、離開單位的一次性經(jīng)濟補償待遇(兩方面待遇)。因此,當?shù)貏趧訝幾h仲裁委員會的審裁決定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