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呼嘯山莊》仁愛主題新論

      2016-04-13 12:11:31
      韶關學院學報 2016年11期
      關鍵詞:斯克利夫夏洛蒂勃朗特

      王 東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英語系, 廣東 佛山 528000)

      《呼嘯山莊》仁愛主題新論

      王 東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英語系, 廣東 佛山 528000)

      《呼嘯山莊》是一部深蘊詩意的寓言式作品,是一部杰出的悲劇,是艾米莉·勃朗特思想的結晶,是艾米莉所處時代的英國社會的象征與縮影?!逗魢[山莊》以生動的、驚心動魄的故事,揭示了當時英國社會由于缺乏仁愛而導致的非文明狀態(tài),講述了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真理:仁愛是幸福之源,一個缺乏仁愛的社會必然遠離文明,帶給人們的只有悲傷與痛苦。

      《呼嘯山莊》;主題;仁愛

      艾米莉·勃朗特是十九世紀英國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八詫捄駱飞啤保?]68“她性好隱遁,卻有一副好心腸?!保?]68她有著“強有力的奇特性格”[1]199,有著“奇特的堅強的精神”[1]203-204,“有一個堅強而富獨創(chuàng)性的頭腦,充滿了奇特但沉郁的力量”[1]115。她的詩“寫得遒勁有力”[1]313,她用傾盡一生的智慧與靈感所創(chuàng)作的惟一一部長篇小說《呼嘯山莊》,因其深刻的內涵、深蘊的詩意、磅礴的氣勢、生動的故事震撼了無數(shù)讀者的心。夏洛蒂·勃朗特認為《呼嘯山莊》“比《簡·愛》更確定無疑地當?shù)闷稹鷻C勃勃’、‘獨具一格’這類形容詞”[1]115。這部杰作,伴隨著人們對其一次次的閱讀,帶給人們一次次的震撼。夏洛蒂·勃朗特在1850年9月29日致威·史·威廉斯的信中提及自己重讀了《呼嘯山莊》,而“它的磅礴的氣勢,重新令我驚嘆不已”[1]315。

      然而《呼嘯山莊》問世之初卻遭到冷遇,艾米莉生前僅保存了五篇對《呼嘯山莊》表示肯定的評論。然而,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40多年后的1893年英國成立了勃朗特協(xié)會,又于1928年建立了勃朗特博物館。一百多年來,《呼嘯山莊》被稱贊的程度與日俱增,艾米莉的藝術才華被給予了高度評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評論來自激進民主派青年詩人錫德尼·多貝爾、英國著名詩人、評論家A.C.史文朋、評論家戴維·塞西爾、英國著名小說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知名學者評論家F.R.利維斯、艾弗·埃文斯、英國著名小說家W.S.毛姆等人。錫德尼·多貝爾是第一位賞識艾米莉的才華者,他稱《呼嘯山莊》是“非凡的天才的初試鋒芒”,史文朋稱贊艾米莉為“悲劇天才”,利維斯在其著作《偉大的傳統(tǒng)》中亦稱贊艾米莉為天才,毛姆稱《呼嘯山莊》為“十部最偉大的英語小說之一”。而國內對艾米莉的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也逐漸興盛起來,艾米莉的藝術造詣在范存忠的《英國文學史提綱》、鄭克魯?shù)戎骶幍摹锻鈬膶W史》、侯維瑞與李維屏的《英國小說史》等文學史著作中均得到高度評價。80年代以來國內還出現(xiàn)了范岳、吳明明合著的《勃郎特姐妹》與張耘所著的《荒原上短暫的石楠花——勃朗特姐妹傳》兩部有關勃朗特姐妹傳記方面的專著,以及馮茜所著的《英國的石楠花在中國——勃朗特姐妹作品在中國的流布及影響》這部有關勃朗特姐妹的作品在中國的接受與影響方面的專著。“現(xiàn)在《呼嘯山莊》已被公認為幾部最偉大的英語小說之一”[2]74。然而,國內外學術界的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對《呼嘯山莊》的敘事策略、人物塑造、小說結構等方面,而具有重大意義的主題研究僅僅停留在“《呼嘯山莊》的主題是狂熱的愛情與殘忍、瘋狂的復仇的結合”[3]135這一層面,曲解了作者在《呼嘯山莊》中所要真正表達的思想,對作品的內涵缺乏深度挖掘與深刻認識。

      其實,《呼嘯山莊》所真正講述的并不是充滿激情的愛情故事,而是《圣經》中那種有關于“仁愛”的思想。正如弗吉尼亞·伍爾夫所言,《呼嘯山莊》“有愛,然而卻不是男女之愛”[4]33,它所講述的不僅僅是“我愛”、“我恨”,“而是‘我們、整個人類’和‘你們,永恒的力量’。”[4]34

      一、艾米莉“仁愛”思想的淵源與背景

      艾米莉·勃朗特的父親帕特里克是位心地善良、富有愛心的牧師,在宗教與文學方面均有一定的造詣,出版過詩集和小說。他自夏洛蒂姐弟四人幼年起,就在家里用《圣經》和祈禱書做課本,親自給夏洛蒂姐弟四人上課。《圣經》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哲理深刻,無疑使帕特里克的幾個孩子受益匪淺,對艾米莉后來創(chuàng)作《呼嘯山莊》影響深遠?!缎录s》中耶酥要求人們“愛人如己”。《路加福音》:“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象《圣經》中這些有關“仁愛”思想無疑會深深根植于艾米莉的心中。

      在艾米莉所生活的時代的英國,工人沒有社會地位,在缺乏仁愛的社會環(huán)境中,生活陷于困境,幾乎無以為生,勞資沖突愈演愈烈;婦女也沒有生活保障,艾米莉所生活的社會是男權社會,對婦女是有偏見的,女性除了當仆人或一個比仆人好不了多少的家庭教師外,幾乎找不到別的出路。對此,曾做過兩次家庭教師的姐姐夏洛蒂與妹妹安妮都有深刻感受。夏洛蒂在1839年6月8日致艾米莉的信中提及“一個私人家庭教師根本沒有個人的存在,不被人當作一個活人、一個有理性的人看待”。[1]28-29艾米莉也曾在1838年9月至1839年4月初在哈利法克斯附近的羅山女子學校(Law Hill)教過書,在作風高傲、不能平等待人的校長伊麗莎白手下象奴隸般的工作過六個月,生存得極其不易,對婦女的處境有著深刻認識。在當時的英國,婦女的婚姻是一件大事,而如果生存與愛情相沖突時,當時英國現(xiàn)實社會中許多女性被迫的選擇,就是在痛苦中放棄愛情,嫁給一個自己能賴以生存的、有經濟地位與社會地位的人。這些在艾米莉后來創(chuàng)作的《呼嘯山莊》中有清楚的體現(xiàn)。譬如在與奈莉的一次對話中,凱瑟琳說:“我現(xiàn)在知道了,你以為我是個自私的人??墒悄阆脒^沒有,如果希斯克利夫和我結婚了,我們就得做乞丐?而如果我嫁給了林頓,我就能幫助希斯克利夫步步高升,把他提升到我哥哥無權干涉的地位。”[5]82

      作為縱向對比,對金錢與門第的追求在當時的英國社會早已成為了一種社會風氣,這種社會風氣在比《呼嘯山莊》早三十多年出版的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里遭到了嘲諷,在其作品中奧斯丁還嘲諷了其社會中人們的愚蠢、自私與勢利。在《傲慢與偏見》所描繪的英國社會中,“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樣的單身漢,每逢新搬到一個地方,四鄰八舍雖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見解如何,可是,既然這樣的一條真理早已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

      簡·奧斯丁離世后第二年出生的艾米莉·勃朗特所生活的社會里,社會矛盾越來越嚴重,在當時的社會中,以《呼嘯山莊》里老林頓及其夫人所象征的富人階層,用門第與金錢作為衡量人的標準,對希斯克利夫所象征的沒有社會地位與經濟地位的窮人缺乏仁愛之心。凱瑟琳的哥哥辛德雷所象征的某些為富不仁者甚至欺壓、虐待希斯克利夫所象征的沒有社會地位與經濟地位的窮人,剝奪了他們最起碼的做人的尊嚴。英國19世紀上半期爆發(fā)的震驚世界的工人運動——憲章運動就是當時英國社會勞資雙方尖銳矛盾的反映。呼嘯山莊那肆虐的北風、嚴酷的環(huán)境就是當時冷酷的社會氛圍的象征。

      以艾米莉的家鄉(xiāng)哈沃斯地區(qū)為例,在《呼嘯山莊》出版前五年的1842年夏天,那里也面臨著一場危機,“從八月份開始失業(yè)人數(shù)急劇上升,工廠里的情況很不景氣,不少憲章運動的積極分子開始活躍起來。工廠的游行首先從哈沃斯以北的地方爆發(fā)。工人們停止了生產,有的地方出現(xiàn)了暴動。8月14日,離哈沃斯不遠的一個城市爆發(fā)了萬人大罷工。作為地區(qū)教會負責人的帕特里克被召去做工人的工作,與此同時當局又動用了軍隊,開始逮捕工人,有的地方甚至向示威的群眾開了槍。游行示威、工人暴動此起彼伏,工人開始破壞機器和廠房,又一批工人被捕入獄。這時政府由保守黨控制,他們千方百計地鎮(zhèn)壓工人,平息工人運動?!保?]159-160在1848年4月20日致威·史·威廉斯的信中談到憲章派時,夏洛蒂·勃朗特說:“他們的苦情不容忽視,他們的苦難是實際存在的,不應坐視?,F(xiàn)在,當一個考慮不周的運動被明智地鎮(zhèn)壓下去以后,是時候了,必須仔細考察一下他們抗議的原因所在,作出基于正義和人道的讓步。如果政府能這樣做,那將會大大消除惡感,而代之以相互間的善意。”[1]147夏洛蒂深深同情工人的苦況,認為他們有充分的理由反抗,但反對采取暴力手段。因為夏洛蒂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所以她希望基于人道主義與正義來解決社會沖突和社會矛盾。因為《新約》中耶穌要求人們“愛人如己”?!冻霭<坝洝返?條明確規(guī)定“不可殺人”。

      激烈的勞資沖突以及諸多令人痛苦的社會現(xiàn)實在艾米莉的姐姐夏洛蒂的小說《謝利》中有著深刻的反映,也必然會引發(fā)艾米莉對于許多社會問題的深深思索。1842年艾米莉寫過一篇題目為“死亡之圣殿”的文章,在這篇文章里,她抒發(fā)了對真正文明社會的渴望:“我有一位朋友,在她的面前所有人都被迫讓步。她的名字叫做文明,過幾年她就會來到這個世界上與我們一同生活,她的力量隨著每一個時代增長,最后她會把‘野心’趕出你的領域,她將以法律馴服憤恨,她將把狂熱的武器制服,她將把災禍追趕到野蠻人那里去,只有我才會在她的王國里發(fā)展、繁榮?!保?]155這篇文字清楚地表明當時艾米莉所生活的英國社會遠非作者所期望的文明社會,清楚地表明艾米莉對當時英國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在真正文明的社會,是不會有欺凌、暴力、野蠻、仇恨這些文明的對立面的,沒有了這些東西,也自然沒有了災禍。而真正的文明必然建立在仁愛的基礎之上。

      二、“仁愛”是幸福之源

      艾米莉于1845年至1846年冬創(chuàng)作小說《呼嘯山莊》時,圍繞“仁愛是幸福之源”這一主題,運用一些象征性人物的人生故事與結局對“仁愛”主題進行論證與反證。

      (一)缺乏“仁愛”只會導致悲劇與痛苦

      《呼嘯山莊》中的希斯克利夫是既沒有社會地位又沒有經濟地位的社會底層民眾的象征。希斯克利夫雖說原本是個無名無姓的棄兒,可他首先是個與他人一樣的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老主人恩蕭最初是在利物浦的大街上看到孩提時代的他,那時的他孤苦伶仃,無家可歸,又象啞巴一樣,餓的快要死了。他覺得這個孩子怪可憐的,在沒人認領的情況下就把他帶回了呼嘯山莊,收養(yǎng)了他。在善良的老恩蕭看來,“這個小家伙你一定得當做是上天所賜的禮物來笑納,盡管他黑得就象剛從地獄里出來似的?!保?]33老恩蕭對一無所有的希斯克利夫沒有絲毫厭棄之心,把他當作與自己的兩個孩子相平等的人來看待,并希望自己的兩個孩子能夠學會與比自己不幸的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從老恩蕭的言行來判斷,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身體力行地尊奉基督教有關“仁愛”的教義。

      在夏洛蒂·勃朗特于1848年10月6日致威·史·威廉斯的信中曾談到宗教與道德原則作為精神支柱的重要性,她說:“缺少宗教和道德原則的支柱,哪怕天才也不足以引人走向真正的偉大。”[1]194然而,能象老恩蕭一樣以宗教和道德原則作精神支柱的人太少了。老恩蕭去世后,他的兒子辛德雷便由暗地里欺負到明目張膽的迫害,使得希斯克利夫徹底淪落為一個被剝奪了受教育機會和最基本生存條件的社會最底層人。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更遭到了象征富人階層的老林頓及其夫人的羞辱。在他與凱瑟琳跑去畫眉山莊玩的那次,老林頓先生羞辱他道:“哦!——我敢說他肯定是我那位剛去世不久的老鄰居從利物浦帶回來的怪物——他要么是一個東印度小水手,要么是什么美洲人、西班牙人的棄兒?!保?]49而他的夫人表示意見道:“不管怎么說,是一個壞孩子,而且他根本不配到一個體面人家的家里來?!保?]49這番羞辱給希斯克利夫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傷害,在內心深處烙下了深深的印痕,讓他痛苦了一輩子,以至于他去世前一天還記起老林頓夫婦的這番羞辱性的話,苦笑著對奈莉說:“你肯定以為我是一個惡魔吧,是一個極可怕的東西,不適合在一個體面的家里生活下去?”[5]322-323

      在崇尚仁愛的老恩蕭所象征的文明社會中,希斯克利夫能過上平等的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與人格。而在棄絕仁愛的辛德雷所代表的非文明社會里,他失去了受教育的權利,失去了愛的權利,失去了平等的人的生活,在沒完沒了的遭受奴役、凌辱與虐待中心理嚴重扭曲,人格發(fā)生裂變。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在這個缺乏仁愛的社會,由于在希斯克利夫所代表的處于社會底層的人們心靈土壤中播種的是暴力、虐待、迫害、痛苦,在他們心靈土壤中收獲的也很難不是暴力、虐待、迫害與痛苦,只不過他們由受方轉為施方,由暴力、虐待、迫害與痛苦的承受者轉為了施予者。用夏洛蒂·勃朗特的話說:“窮人不需要很多東西來維持活命,他們只要求得到富人餐桌上掉下來的一點面包屑。可是如果拒絕給他們這些面包屑,他們就會餓死。”[1]74處于社會最底層的希斯克利夫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被剝奪了尊嚴、被剝奪了愛的權利,在嚴酷的社會環(huán)境中失去支撐其精神得以存活下去的最后一絲面包屑——和與自己深深相愛著的凱瑟琳廝守終生的希望,他幾乎失去了自己能夠繼續(xù)做人的一切條件。

      希斯克利夫在受虐下性格一點點發(fā)生畸變,進而一旦成了富人有了經濟實力,馬上瘋狂復仇,為著自己受到的虐待、被剝奪的尊嚴、失去的愛情。飽受痛苦的他也要使傷害過他的人飽受痛苦,甚至那些愛他的、或不相干的一些人也成了他復仇的對象,因為他們與傷害過他的人有血緣關系,因為這樣做可以深深刺痛那些傷害過他的人的心。他虐待他的妻子伊莎貝拉,因為他認為是她的哥哥林頓奪走了跟自己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并相愛的凱瑟琳。就連他自己的兒子都成了他利用來復仇的工具,他對他自己的兒子小林頓都沒有絲毫憐愛之心,因為他的兒子同時也是林頓的妹妹的兒子,是林頓的侄子。同時也因為此時的他已完全扭曲了心靈,喪失了愛的能力。就是對凱瑟琳,也成了此時的復仇對象,他明知凱瑟琳在內心深處依然愛著他,便利用這一點不斷地刺激她,有意地引誘伊莎貝拉愛上自己并娶她為妻,使凱瑟琳痛苦,同時通過折磨伊莎貝拉來折磨林頓。他使用手段霸占了辛德雷的呼嘯山莊,并致使辛德雷在痛苦中死去之后,希斯克利夫繼續(xù)通過虐待辛德雷的兒子小哈里頓來發(fā)泄私憤,有意奴役、虐待他,并使他得不到教育從而使他處于愚昧狀態(tài),讓他遭受辛德雷以前曾使自己遭受的一切。林頓與凱瑟琳所生的女兒小凱瑟琳也成了希斯克利夫虐待并利用的對象。他脅迫、唆使自己的兒子小林頓欺騙小凱瑟琳的感情,博取她的同情,在脅迫其兒子使計謀把小凱瑟琳騙至呼嘯山莊得逞后,希斯克利夫把小凱瑟琳囚禁在呼嘯山莊,并脅迫小凱瑟琳嫁給了自己的兒子。林頓在見不到女兒的痛苦中,健康每況愈下,直至離開人世前才得以與女兒見上最后一面。而希斯克利夫最終通過手段又如愿以償?shù)匕哉剂水嬅忌角f。

      在夏洛蒂·勃朗特于1848年8月24日致威·史·威廉斯的信中談到《呼嘯山莊》里的希斯克利夫時說:“他說明了一種不斷遭受不平等待遇和欺壓凌辱的生活對于一個生來剛愎、記恨、不屈的性格所能產生的作用。如果給以精心的培育和慈祥的待遇,這個黝黑的吉普賽崽子也許能成長為一個人,可是暴虐和愚昧只把他變成了一個魔鬼?!保?]178

      不管是辛德雷對希斯克利夫的虐待與欺壓,還是后來希斯克利夫對辛德雷、伊莎貝拉、辛德雷的兒子小哈里頓以及小凱瑟琳等人的虐待與欺壓,都是作者艾米莉所反對的。在她的筆下,不管是最初欺壓、虐待希斯克利夫的辛德雷還是后來虐待與欺壓他人的希斯克利夫,都呈現(xiàn)出魔鬼面孔。當希斯克利夫最終放棄復仇,追隨凱瑟琳而去的時候,他的人性的復蘇重新使他贏回讀者的同情:“現(xiàn)在正是我向他們后代報仇的時候,我已經有能力這樣做了;沒人可以阻攔我。但那有什么用呢……我自己已經失去了欣賞他們毀滅的能力,也無心去做這種毫無意義的破壞了?!保?]312

      希斯克利夫如同呼嘯山莊那棵因為肆虐的北風而過度歪斜的樅樹,是嚴酷的社會環(huán)境嚴重扭曲了他的心靈,雖然他過度的復仇行為不可取,但社會應該學會反思,仔細考察一下他復仇的原因,從中汲取教訓。從而在衡量一個人時,不以其出身門第、財富為標準,而是以仁愛為標準,從而“大大消除惡感,而代之以相互間的善意”。否則的話,對他人的欺壓與迫害也必然會自食惡果,造成自身的悲劇。《呼嘯山莊》感動讀者的“不是暴力、背叛和虐待狂般的報復,而是靈魂和生命的結合”[7]101。

      英國著名詩人、評論家A .C.史文朋在其《艾米莉·勃朗特》一文中稱艾米莉·勃朗特“在本質上是悲劇天才” ,稱《呼嘯山莊》可與《李爾王》媲美。史文朋評論說,《呼嘯山莊》“那獨特而鮮明的性質,那吞噬生命本身的戀情,以撲不滅的烈火,蹂躪著現(xiàn)時,摧毀著未來,它的純潔絲毫不亞于火焰和陽光?!保?]212《呼嘯山莊》的確是一部可與《李爾王》媲美的杰出的悲劇,符合亞里士多德的悲劇概念。莎士比亞的戲劇反映自然,反映人生,以《圣經》為源泉,顯示善惡的本來面目,從而給它的時代看一看它自己發(fā)展演變的模式。莎士比亞很少站在私人的立場思考與言說,他表現(xiàn)的是人類應具備的普世價值,是宇宙間的客觀規(guī)律。他的《李爾王》等杰出悲劇常常在劇烈的矛盾沖突與悲劇性的結局中,凈化人心,給人以啟迪。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亦是如此。《呼嘯山莊》講述的既是希斯克利夫的悲劇,也是凱瑟琳的悲劇,林頓的悲劇,辛德雷的悲劇和伊莎貝拉的悲劇,所有相關主人公無不處于悲劇之中。悲劇造成了兩代人難以愈合的心理創(chuàng)傷,凱瑟琳、林頓、辛德雷、希斯克利夫、伊莎貝拉、小林頓的死都與之有關。而這一切悲劇的造成皆是欺壓凌辱、暴虐愚昧導致的惡果,因人性中的暴虐、自私、虛榮、傲慢、仇恨等惡的一面占了上風,而仁愛沒能健全起來造成的。呼嘯山莊肆虐的北風,使得那里的樅樹過度歪斜,使得那里的樹木的枝條朝著同一方向伸展,使得那里的荊棘枯干瘦削,仿佛在向太陽乞求溫暖。而欺壓凌辱、暴虐愚昧正如肆虐呼嘯山莊的北風,它對人性所造成的扭曲更加可怕驚人。

      《呼嘯山莊》有著深刻的內涵。它講述的并不僅僅只是某個人的悲劇,并不僅僅是希斯克利夫的悲劇、凱瑟琳的悲劇、林頓的悲劇、辛德雷的悲劇以及伊莎貝拉等人的悲劇,而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悲劇,那就是人間如果缺乏仁愛,其惡果必然是普遍的、形形色色的痛苦與悲劇?!逗魢[山莊》通過因為缺乏仁愛而導致的一系列悲劇反證了“仁愛是幸福之源”的主題。

      (二)“仁”與“愛”不可分

      有些研究《呼嘯山莊》的學者認為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之間的愛是純粹的愛、是真正的愛的看法有失偏頗。因為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之間的這種愛只有“愛”而缺乏“仁”,而缺乏仁的愛算不上真愛,只不過是一種不成熟的愛、有欠缺的愛、自私的愛。真愛一定會建立在仁的基礎上。真愛一個人的話不會象凱瑟琳那樣為了虛榮嫁給另一個人,真愛一個人的話也不會象希斯克利夫那樣仇恨她的孩子、親人,而會為著她的幸福而寧肯放棄自己的幸福。真愛會超越虛榮、自私以及世俗的羈絆,帶來真正的幸福。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所代表的上一代的愛,因為缺少了仁,所以沒能突破虛榮、自私以及世俗的羈絆,不能算作真正的愛。就在凱瑟琳因為自己屈從了世俗的原則、背棄了與希斯克利夫之間的愛情而愧疚、而怨恨自己而一心求死且病入膏肓時,前去探望她的希斯克利夫依然不肯原諒她、依然用特別激烈的言辭折磨她那顆已瀕臨衰竭的心:“你現(xiàn)在才使我明白,你曾經多么殘酷呀,你簡直是又殘酷又虛偽。你過去為什么看不起我呢?你為什么要欺騙自己的良心呢,凱蒂?我連一句安慰的話也沒有給你,這是你罪有應得,是你害死了自己?,F(xiàn)在,你盡可以吻我,在我面前哭,把我的吻和眼淚也逼了出來??墒俏业奈呛脱蹨I只能害苦你,只能詛咒你?!保?]162

      小凱瑟琳與小哈里頓所代表的下一代的愛,象征著沒有被暴虐壓垮,突破了虛榮、自私等人性的弱點以及世俗的羈絆,是真正的愛。小凱瑟琳與小哈里頓重演了一遍凱瑟琳與希斯克利夫的故事,他們的愛正因為突破了虛榮、自私等人性的弱點以及世俗的羈絆,建立在仁的基礎上,故而沒有重復凱瑟琳與希斯克利夫的悲劇結局。

      不只是西方的基督教有“仁愛”的教義, 在東方自孔子以來的歷代思想家、教育家也都強調“仁”,使“天下歸仁”??鬃邮侨寮沂甲妫蛔馂槭ト?、至圣,代表著儒家修為的最高境界?!叭省?,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也是倫理道德的基本依據。在孔子看來,“仁”即“愛人”。孔子曰: “茍志于仁矣,無惡也?!保?]38“仁遠乎哉? 我欲仁,斯人至矣?!保?]90在與弟子顏淵談及何為“仁”時,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8]144在對弟子仲弓談及何為“仁”時又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 在家無怨?!保?]144

      對英美現(xiàn)代主義文學之形成起重要作用的伊茲拉·龐德就特別尊崇孔子,在他被譽為美國現(xiàn)代派詩歌豐碑的《詩章》中盛贊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把其作為醫(yī)治現(xiàn)代西方社會痼疾的良藥。

      倘若在《呼嘯山莊》中以老林頓及其夫人所象征的權貴階層,不以門第與金錢作為衡量人的標準,對希斯克利夫所象征的沒有社會地位與經濟地位的窮人懷有仁愛之心;倘若凱瑟琳的哥哥辛德雷所象征的富人階層能夠做到富而有仁,不去欺壓、虐待希斯克利夫所象征的沒有社會地位與經濟地位的窮人,不去剝奪他們最起碼的做人的尊嚴, 那么就不會出現(xiàn)《呼嘯山莊》式的悲劇。

      三、結語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是這個世界的縮影。《呼嘯山莊》通過兩代人的對比,以生動的、驚心動魄的故事,揭示了悲劇的根源與幸福的真諦。欺壓凌辱、暴虐愚昧以及自私仇恨是悲劇的根源,由此反過來證明了仁愛才是幸福之道。一個“愛人如己”、充滿仁愛的社會才是真正文明的社會,不會有《呼嘯山莊》式的悲劇。仁愛是人間的希望,是幸福之源泉。一個沒有仁愛的社會必然遠離文明,帶給人們的只有痛苦。正因為艾米莉以《圣經》為源泉,通過《呼嘯山莊》這部充滿詩意的寓言式作品揭示的是普遍性的真理,故而有著博大而又深刻的內涵,有著跨國界、跨時代的意義。

      [1]夏洛蒂·勃朗特.夏洛蒂·勃朗特書信[M].楊靜遠,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lián)書店,1995.

      [2]羅伯特·伯納德.艾米莉·勃朗特[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3]馮茜.英國的石楠花在中國——勃朗特姐妹作品在中國的流布及影響[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4]弗吉尼亞·伍爾夫.論小說與小說家[M].瞿世鏡,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

      [5]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M].成維安,譯. 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7.

      [6]張耘.荒原上短暫的石楠花——勃朗特姐妹傳[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2.

      [7]簡·奧尼爾.勃朗特姐妹的世界——她們的生平、時代與作品[M]. 葉婉華,譯. ??冢汉D铣霭嫔?,2004.

      [8]孔子.論語[M].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8.

      A New Essay on the Motif of Wuthering Heights

      WANG Dong
      (English Department,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528000, China)

      Wuthering Heights is a great prophetic novel with poetic flavor, an outstanding tragedy, the crystallization of Emily's thinking, and the symbol and epitome of British society of Emily's times. Through lively and thrilling stories, it discloses the uncivilized state of the British society resulted from the lack of benevolence. It relates a universal truth: A society which lacks benevolence will surely be far away from civilization and only bring about sadness and agony.

      Wuthering Heights; motif; benevolence

      I106.4

      A

      1007-5348(2016)11-0034-06

      (責任編輯:寧 原)

      2016-09-17

      王東(1969-),男,河南民權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英語系講師,文學碩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斯克利夫夏洛蒂勃朗特
      試析《呼嘯山莊》中希斯克利夫的情感歷程
      名家名作(2021年5期)2021-11-13 03:24:01
      借錢不可盡力
      《呼嘯山莊》的悲劇根源探析
      文學教育(2018年28期)2018-11-29 14:51:12
      永遠不要停止相信自己
      小學生時代(2018年3期)2018-08-15 00:44:59
      艾米莉·勃朗特
      學苑教育(2018年3期)2018-02-01 06:59:03
      用卡倫·霍妮的成熟理論分析希斯克利夫的神經癥人格
      剖析艾米麗《呼嘯山莊》里的復仇意識
      Gothic Elements in Wuthering Heights
      青春歲月(2016年4期)2016-08-04 16:42:32
      久久地等待
      試論勃朗特姐妹女性視角的開拓
      阳江市| 新乐市| 澎湖县| 高雄市| 西平县| 新化县| 揭东县| 临沧市| 黔西| 江川县| 咸宁市| 荣成市| 元阳县| 大石桥市| 呼图壁县| 锡林郭勒盟| 泗洪县| 霍邱县| 夏邑县| 壤塘县| 本溪| 桃源县| 武陟县| 嵊州市| 乌拉特前旗| 雅安市| 荣成市| 海门市| 瓦房店市| 普陀区| 鹤壁市| 诸城市| 衡阳市| 桓仁| 息烽县| 陇西县| 义乌市| 犍为县| 雅江县| 泰宁县|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