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儒家學說對傳統(tǒng)中國命運的重大影響

      2016-04-13 14:18:42孟祥菊
      山東工會論壇 2016年4期
      關鍵詞: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儒家

      孟祥菊

      (暨南大學歷史系,廣東 廣州 510632)

      【文史哲】

      論儒家學說對傳統(tǒng)中國命運的重大影響

      孟祥菊

      (暨南大學歷史系,廣東 廣州 510632)

      以“禮”、“仁”為核心的儒家學說,經(jīng)漢武以后歷代專制帝王的推崇和改造,表現(xiàn)為政治法律制度的儒家化,教育制度、選舉制度的全面儒家化,以及社會交往、風俗民情、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儒家化。儒家思想成為傳統(tǒng)國家主導性價值體系長達數(shù)千年,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發(fā)揮了決定性的影響。近代以來,儒家思想中的弊端和消極因素逐步展現(xiàn)出來,逐漸成為阻礙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因素,因而至辛亥革命儒家獨尊地位被推翻。在中國崛起和實現(xiàn)中國夢的進程中,科學借鑒和吸收儒家思想中一切合乎時代進步和社會發(fā)展要求的積極因素,服務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這就是我們對待儒家文化的唯一科學態(tài)度。

      儒家文化;主導性價值體系;與時俱進

      一、官方化的儒家思想內(nèi)涵

      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禮”,曾子言:“君子思不出其位”,[1]“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2],并且強調(diào)家長權威。在傳統(tǒng)社會里君王是天下最大的家長,“君者,國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亂。自古及今,未有二隆爭重而能長久者?!保?]因此,君主擁有絕對的權威,天下臣民要無條件的服從。

      儒家思想中宣揚的另一種理念是“仁”,孟子說:“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4]在儒家所倡導的“仁”感召下,傳統(tǒng)士紳們“對儒家的道德理想有著強烈的追求和獻身精神,在踐行儒家道德理想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對道的皈依,這是一種整體性的理想化共同人格,而這種理想化共同人格的最高象征就是圣人君子?!保?]

      孔子首創(chuàng)了儒家理論,其思想內(nèi)容在儒家學者的努力下不斷地被發(fā)展和補充,同時統(tǒng)治者重視儒家思想的傳播,儒家思想慢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傳統(tǒng)社會的思想政治文化領域獲得了絕對統(tǒng)治地位。

      首先,政治法律制度的儒家化。統(tǒng)治者推崇儒家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為政治及社會提供一種有力的思想價值控制體系和為社會秩序的運行提供理論支撐。儒家在漢代取得獨尊地位后,儒家思想也被深深融于政治法律等制度的設計之中。

      其次,教育制度、選舉制度的全面儒家化。在東西方國家中,幾乎在所有形式的文化傳統(tǒng)中,教育大都是人們通過學習獲得知識、取得資格、甚至獲得某種社會地位的一種方式。這樣就代表只有學習儒家經(jīng)學,才有可能脫貧致富,致仕為官,提高社會地位等等。漢代之后,儒家思想是和權力、利益掛靠在一起,這樣就使學習儒學幾乎成了改變現(xiàn)實生存狀態(tài)的惟一途徑。

      第三,孔子被神化、圣人化及其祭奠儀式的國家化、制度化。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后,孔子便聲名鵲起,從先秦諸子之一到青云直上,成為傳統(tǒng)封建制度合法性的代言人。在統(tǒng)治思想一脈相承的歷朝歷代演遞過程中,孔子本人不斷被統(tǒng)治階級加封,最后直接被封為“至圣先師”受人頂禮膜拜,成為教育界的釋迦牟尼。唐開元年間,朝廷首次封孔子為“文宣王”,詔孔子為“先圣”。后來宋真宗封孔子“玄圣文宣王”及“至圣文宣王”至尊敬稱??鬃拥暮笠釟v朝歷代都享受著各種特權。唐開元年間詔孔子后裔可以世代世襲任職州長史等等。而對于孔子的紀念,從由弟子的自發(fā)行動轉(zhuǎn)變?yōu)樯仙絿曳ǘǖ募赖靸x式。

      統(tǒng)治者利用國家強制力量尊崇儒學來強化其統(tǒng)治的合法性,同時儒學因統(tǒng)治權力的刻意強化而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孔子的地位更是得到了不斷的神化和提升。儒家思想“既可以是個人生活的基本信仰,又可以是治理家、國的根本綱領;它是對他人作道德評判和法律裁斷的最后依據(jù),也是滲透到所有制度中的一貫精神?!保?]儒家文化對傳統(tǒng)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深層次的,上至朝廷的禮儀、祭祀儀式、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下至社會的鄉(xiāng)規(guī)民俗、禮尚往來都深深貫注著儒家的精髓與思維模式。

      二、儒家思想成為傳統(tǒng)國家主導性價值體系

      儒家思想作為一種在傳統(tǒng)社會擁有絕對影響力的思想學說,在漢武帝以后逐漸為統(tǒng)治者們重視,也為人們所接受。在漢代大一統(tǒng)后,孔子被逐漸圣人化,儒家經(jīng)典也逐漸經(jīng)學化,傳播儒家思想成為官方主導的并大力倡導的行為。尊崇儒家的根本目的是為現(xiàn)實的政治和社會生活提供一種價值體系和以及一種行為準則的評判標準,但最終產(chǎn)生的結果卻決不僅僅在于思想觀念上,而且也滲透進政治、經(jīng)濟、文化、法律等制度的設計上,全方位地滲透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如家法、教規(guī)以及人們?nèi)粘I畹母鞣N準則里。隨著儒家文化在全社會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聦W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在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币匀寮摇岸Y”為指導的價值標準和情感規(guī)則成為真理性的內(nèi)容。

      在秦一統(tǒng)天下后,李斯等人認為“今皇帝并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夸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保?]在痛陳思想多元的害處之后,李斯等人繼而提出“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保?]主張實施充滿暴力統(tǒng)治色彩的法家的“禁書令”。

      到漢代,董仲舒極力主張尊崇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shù)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9]董仲舒這種主張的政治目的是和李斯勸秦始皇焚書坑儒是一樣的,都是想維護大一統(tǒng)的國家,不同的是董仲舒貶斥法家而把儒家推崇為國家主導思想。錢鐘書先生曾總結“均欲‘禁私學’,‘絕異道’,‘持一統(tǒng)’,‘定一尊’;東西背馳而道路同軌,左右易位而照影隨形。然則漢人之‘過秦’,非如共浴而譏裸裎,即如劫盜之傷事主耳?!保?0]

      如何鞏固大一統(tǒng)國家的穩(wěn)定,秦皇漢武在主導文化思想方面采取了同樣的策略,即必須只有一種主導性的文化思想體系。不同的是,秦代選擇了法家理論,而漢代卻選擇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成為鞏固漢王朝統(tǒng)治的理論依據(jù),為此儒家及漢朝統(tǒng)治者都非常默契地做出了巨大努力。首先,儒家突出強調(diào)了其思想內(nèi)涵的普適性、真理性和神圣性?!叭柿x制度之數(shù),盡取之天。天為君而覆露之,地為臣而持載之;陽為夫而生之,陰為婦而助之;春為父而生之,夏為子而養(yǎng)之,……故圣人多其愛而少其嚴,厚其德而簡其刑,以此配天?!保?1]董仲舒的這種言論便體現(xiàn)了這一點。因此統(tǒng)治者很快確定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同時又依靠國家政權的力量,吸收儒生進入統(tǒng)治層,在民間則宣傳推廣儒家的思想。這樣儒家和統(tǒng)治者們達成了默契合作,同時是也達成了二者的一種雙贏:一方面儒家思想因獲得國家權力強力支持而快速深入發(fā)展,另一方面儒家思想又為現(xiàn)實統(tǒng)治提供理論和價值觀的支持。真的是一種“道非權不立,非勢不行?!保?2]元代曹元用曾一針見血指出:“孔子之教,非帝王之政不能及遠;帝王之政,非孔子之教不能善俗。教之不能遠,無損于道;政之不能善俗,必危其國?!保?3]

      讀史可知,歷朝統(tǒng)治者為長久保持其合法性,力求建立起一種系統(tǒng)的理論價值體系,并把這種價值系統(tǒng)利用國家權力的強制性進行制度化,其目的在于通過這種制度化使統(tǒng)治權力得到一種思想文化軟實力的支持,因為經(jīng)過裝扮的精神麻醉品更易被廣大民眾所接受和認同。格爾茲就曾非常透徹地分析過:“宗教思想、道德思想、實踐思想、美學思想也必須由強有力的社會集團承載,才能產(chǎn)生強大的社會作用。必須有人尊崇這些思想,鼓吹這些思想,捍衛(wèi)這些思想,貫徹這些思想。要想在社會中不僅找到其在精神上的存在,而且找到其在物質(zhì)上的存在,就必須將這些思想制度化?!保?4]

      三、近代以來儒家思想弊端和獨尊地位的動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近代以來商品經(jīng)濟的興起,特別是西方資本的入侵,促使中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創(chuàng)生,儒家思想中的消極因素就開始慢慢凸顯出來。其內(nèi)在體系中固有的致命弱點和弊端越來越禁錮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消極因素。及至辛亥革命,儒家思想的獨尊地位終于宣告結束。儒家在近代以來所體現(xiàn)出來的消極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嚴格的等級尊卑觀念,禁錮了人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力及改革精神。崇尚權威,阻礙國人思想的解放。儒家思想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傳統(tǒng)封建社會中,不可否認曾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儒家思想中有強烈等級觀念的等差之愛,強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高度不平等。如體現(xiàn)在上對下、父對子的高度控制和奴役,禁錮了人的個性自由和解放。儒家倡導的“無違”,即所謂的“祖宗之法不可廢”,導致了中國政治結構兩千年來周而復始,原地踏步,嚴重抑制了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活力。韋政通先生認為,“孔子的‘無違’之教,對中國人的性格特質(zhì)有決定性影響,這影響就是使中國人權威主義人格的傾向特強,個體獨特的行為,很少被允許。這種影響一直到現(xiàn)在,仍然存在?!⒌?,似乎建立在無條件的服從上,不必有理性的基礎。這樣的孝道對維護家族制度是有功的,卻不容易培養(yǎng)出獨立的人格?!保?5]

      (二)儒家文化成為統(tǒng)治階級強制推行的教化民眾、培養(yǎng)忠臣順民的文化信仰體系??鬃又鲝堄玫赖录s束作為國家政治統(tǒng)治的一種手段。傳統(tǒng)社會的統(tǒng)治者們?yōu)榱思訌姾挽柟套约旱慕y(tǒng)治,便以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忠”、“孝”作為統(tǒng)治人民的工具。正如孟德斯鳩的評價:中國的立法者們“認為應該激勵人們孝敬父母,他們并且集中一切力量,使人恪遵孝道。他們制定了無數(shù)的禮節(jié)和伩式,使人對雙親在他們的生前和死后,都能恪盡人子的孝道……這個帝國的構成,是以治家的思想為基礎的。”[16]“歷代皇帝們成功地讓官僚階層在政治上變得無害,因此在清朝初建和崩潰的年代,沒聽說官員有反叛的意圖。但是他們同時也讓官僚階層喪失了活力,因而很少有人努力使自己成為能干、正直的行政官?!保?7]

      (三)以“德”和“禮”治理國家,缺少剛性的法律約束,違反依法治國的精神。儒家思想主張以“德”和“禮”來管理國家,即今天所謂的“人治”。這樣往往會導致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而忽視了剛性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運用。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保?8]這樣的論述充分表明,孔子認為刑罰和政令只能是治標不治本,卻不能使人有羞恥之心,徹底悔悟,所以必須加強道德教育。這種觀點從季康子問孔子關于治理盜竊的辦法這件事上也可以體現(xiàn)。孔子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保?9]這種觀點忽視了法制在社會管理、在維護社會正常運行上具有的重要作用??鬃犹岢盁o訟”,其意就是想用道德力量的約束使整個社會和諧無人打官司。“中國古代的法律仍然很大程度上向宗法倫理傾斜,法律規(guī)范依靠親情關系,法律關系往往因為人的親情身份而改變。”[20]這樣長期的輕視法律法規(guī)的約束作用,容易給社會帶來任意裁奪的混亂。

      四、以史為鑒,對待儒家學說應采取的科學態(tài)度

      從十四世紀開始,世界悄悄地開始發(fā)生了變化。文藝復興運動在西方國家悄然興起,重商主義興盛,西方進入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到18世紀和19世紀,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國力對比出現(xiàn)了天翻地覆的轉(zhuǎn)變,傳統(tǒng)中國已經(jīng)遠遠落后于西方。很多人都有疑問,工業(yè)革命為什么沒有發(fā)生在早就產(chǎn)生了資本主義萌芽的中國?最早研究該問題的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54)認為,早在十四世紀中國就具備了發(fā)生工業(yè)革命的條件,然而相比之下,東方文化背景卻不鼓勵重商主義等資本主義精神,嚴重鄙視商人,抑制商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便一直不能形成足夠的原始資本積累。在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里,統(tǒng)治者們抵制創(chuàng)新和害怕變革,這種精神狀態(tài)使帝國喪失了發(fā)展的動力。

      而在西方國家,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根基,它的教義首先肯定人人都是平等的,權利天賦。所以經(jīng)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等運動之后,大大促進了自由經(jīng)濟的發(fā)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fā)明。18世紀英國工業(yè)革命發(fā)生,生產(chǎn)力和技術創(chuàng)新如潮水般涌出,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而傳統(tǒng)中國由于嚴重的思想禁錮和重農(nóng)抑商思想的束縛,科學技術自宋代以來就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到了清末,隨著西方列強的全面入侵,西方文明也不斷傳入中國,儒家思想價值體系不斷受到質(zhì)疑,其正統(tǒng)地位開始有所動搖。及至辛亥革命,儒家思想的獨尊地位終于土崩瓦解。

      對于當代中國而言,要建設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就必須要實現(xiàn)經(jīng)濟、政治、軍事、科技、文化上的現(xiàn)代化。因此,為了建設強大的富有持久生命力的現(xiàn)代文化,批判吸收和借鑒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都是不可缺少的。如何看待儒家文化,如何批判繼承儒家文化,再一次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七十多年前,毛澤東提出的區(qū)分其精華和糟粕、批判地加以繼承的思想觀點,仍然是我們研究和利用儒家思想的基本指導思想。事實上,孫中山的五權分立學說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毛澤東思想里也能找到儒家思想的一些影響。當下我們必須立足中國實際,對儒家文化進行重新整合和改造,使其服務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這才是我們對儒家文化所應抱有的科學態(tài)度。

      [1][2][4][18][19]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155,155,128,12,129.

      [3]荀況.王天海校釋.荀子校釋[M].北京:山海古籍出版社,2005.593.

      [5]劉澤華.中國的王權主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06.

      [6]梁治平.追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222.

      [7][8]司馬遷,任繼愈等校.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3.321.322.

      [9]班固.顏師古注.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2523.

      [10]錢鐘書.管錐篇[M].北京:中華書局,1979.201.

      [11]蘇輿,鐘哲點校.春秋繁露[M].北京:中華書局,1992.351-352.

      [12]劉向.朱季海校.說苑[M].北京:中華書局,2011.109.

      [13]孔貞從.遣官祭姻里廟碑[Z].胭里志(卷十).40.

      [14]吉爾茲.文化的解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59.

      [15]韋政通.儒家與現(xiàn)代中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44.

      [16]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315.

      [17]蕭公權.中國鄉(xiāng)村----論十九世紀帝國的控制[M]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社,2014.57.

      [20]肖波.中國孝文化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7.

      A Discussion on Confucian Doctrine’s Influence on the Fate of Traditional China

      Meng Xiangju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reform of numerous autocratic emperors after Han Dynasty,Confucian doctrine with the core of“courtesy”and“benevolence”has got Confucianism in political legal system,social activities,custom,village rules,and especially full Confucianism in education system and electoral reform.For thousands of years,Confucian doctrine is always the dominant value system of traditional countries,which has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Since the modern times,disadvantages and negative elements in Confucian doctrine has gradually emerged and grown to become impediment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So that its dominant position was overthrown in the Revolution of 1911.In the process of the rise of China and realizing Chinese dream,our only scientific attitude to Confucian doctrine is to learn and absorb all positive elements complied with ego progres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 as to serv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fucian culture;dominant value system;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B8222

      A

      2095—7416(2016)04—0100—03

      (責任編輯:張希宇)

      2016-06-22

      孟祥菊(1982-),女,山東臨沂人,暨南大學歷史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國近代史。

      猜你喜歡
      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儒家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與盈余管理
      游覽中華大地,體會儒家文化(二)
      論現(xiàn)代新儒家的佛學進路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12
      儒家文化影響下的漢服形制研究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6
      儒家思想與書法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31
      中國儒家文化視角下的跆拳道運動
      體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6
      從“三吏”“三別”看儒家思想在杜詩中的滲透
      人間(2015年23期)2016-01-04 12:47:46
      儒家思想與學佛感悟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46
      儒家視野中的改弦更張
      天府新論(2015年2期)2015-02-28 16:41:23
      舟曲县| 虎林市| 宿州市| 梁河县| 安顺市| 穆棱市| 正阳县| 武清区| 昭觉县| 临西县| 于都县| 六枝特区| 太白县| 高雄县| 浪卡子县| 武威市| 客服| 石楼县| 抚松县| 民和| 桃园市| 嵊泗县| 乌拉特后旗| 嘉鱼县| 松滋市| 昌邑市| 长丰县| 梨树县| 秦皇岛市| 乌苏市| 东乡| 长武县| 来凤县| 宜兴市| 金平| 安溪县| 布尔津县| 邵阳县| 河曲县| 甘孜县| 黑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