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崇禮路小學 顧廣蘭
?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的三維空間
江蘇省鹽城市崇禮路小學 顧廣蘭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寫作教學中,為學生開啟寫作興趣的空間、思維水平的空間、思想境界的空間,只有開啟了學生的三維空間,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小學 作文 三維空間
部分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表示自己沒有素材可寫、不會寫作文、寫出來的作文沒有感染力。這是為什么呢?筆者認為這是小學生寫作文的三維空間未曾開啟的緣故。
很多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說,找不到寫作的素材。為了了解小學生為什么找不到寫作的素材,他們說他們看到教師布置的標題時,心中往往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學生之所以有這樣的寫作困惑,是由于他們不會觀察自己的生活、不能熱愛自己的生活、找不到生活樂趣的緣故。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寫文章時,要引導學生學會發(fā)散思維、觀察生活、找到生活中值得寫的細節(jié)。
比如,有一名語文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叫《如金的友誼》,很多學生表示,友誼該怎么寫啊,人與人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才叫有友誼呢?這一名教師沒有直接解學生的困惑,而是引導學生思考,當他們遇到什么事的時候,覺得能感受到他人的友誼?學生們接受了教師的引導,開始發(fā)散思維。有些學生表示,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得到了朋友的幫助,便感受到了朋友的友誼;有些學生表示,他們做錯了事情的時候,受到了朋友的批評,他們感受到了朋友的關愛,這也是友誼;有些學生表示,他們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收到了朋友的禮物,他們發(fā)現了朋友一直惦記著自己,于是覺得心里甜絲絲的,這就是友誼。當學生不斷發(fā)散思維的時候,發(fā)現原來他們身邊發(fā)生了這么多與友誼有關的事情,只是他們沒有注意到生活的細節(jié),沒有聯想到這些都是珍貴的友誼,于是學生覺得,他們有素材可寫了。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以前,要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聯想與寫作有關的一切內容,找到寫作的主題,當學生感覺到有話可寫的時候,寫出來的作文便會真實、生動。
有些學生表示,自己即使有題材可寫了,也不知道如何寫才能把文章寫得好。學生缺少寫作自信,是由于學生思維水平不足的緣故,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水平,讓學生了解如何寫作文。
依然以那名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寫《如金的友誼》為例,這一名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他們打算寫哪類題材?是小說、記敘文、還是議論文?在選好題材以后,可以選一篇這類型的文作為范文,學習茫文的寫作框架,開始習作。有一名學生經過教師的引導,決定寫記敘文,他經過思考,以《漁夫的故事》為范文,借鑒這篇范文的框架寫作文。這名學生開篇就描述:“認識一位哈爾濱的朋友,他曾數次在我面前說起家鄉(xiāng)冰城的美好,說得我很向往,一直很想去看看,都因為學習的原因,遲遲不能去。前段時間晚上在網上又與他在網上遇到,我正巧在吃夜宵,于是我們談起了關于食物的話題。我的夜宵是一塊面包,面包當然不會有多好吃,也不過是覺得它很便宜又足夠方便。我這樣說面包,哈爾濱的朋友很認真的說,面包很好吃的,哈爾濱的大列巴和果脯面包非常有名。我當然不信,面包而已,能有多好吃?超市里的各色面包我嘗試得也不少了,就沒對哪款印象很深刻。朋友知道我不信,默然不語,再聊了幾句別的,他下了線……”這一名學生就是閱讀了《漁夫的故事》這篇范文以后應用:記敘背景、記敘起因、記敘事件、記敘結果的框架寫作文,從這名學生的寫作的成果來看,他的作文開頭有一事件發(fā)生的背景、有故事發(fā)生的原因、有故事結構懸念,這是一篇較好的小學生作文。
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往往有較高的思想境界。比如以《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為例,它就是從人性的角度說明了人和人之間應當如何相處,一個沒有品格的人是會被所有的人厭棄的。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文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提高思想境界,升化文章的主題。
依然以那名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寫《如金的友誼》為例,當這一名學生記敘完他收到了朋友送的大列巴面包和果脯面包很開心以后,這一名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開心之余,這名學生是如何思考他們之間的友誼?為什么友誼可以如金?這一名學生經過教師的引導,才發(fā)現,既然要寫“如金的友誼”,就不能僅僅寫兩人之間把禮物送來送去,這只是友誼的一種體現,而不是“如金”的友誼。那么為什么他覺得,僅僅收到了一塊面包,就覺得這面包比金子還貴呢?經過思考以后,這名學生在作文后面添上了如下的文字:古代有一句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蔽覍懖缓眠@么好的詩,我只能說朋友的情比面包甜,價值比金貴。我能回報朋友什么呢?我想,我一定會抽空去哈爾濱的,然后帶上當地的特產,雖然只是千里送鵝毛,但是,那也是我的心意。
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文的時候,要讓學生理解,寫作文不能僅僅停留在某一個記敘的事件、某一段寫作的內容上,還要在文章中傾注自己的感情、傾注自己的價值觀,這是讓作文主題升華不可缺少的要素。
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文的時候,不能僅僅只是告訴學生,現在要開始寫作文了:作文的內容、作文的體裁、文章的字數。這樣抽象的引導方法不能讓學生找到寫作的方向。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寫作教學中,為學生開啟寫作興趣的空間、思維水平的空間、思想境界的空間,只有開啟了學生的三維空間,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施茂枝. 失度與失的——從幾篇小學生習作的爭議性評價說起【J】.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7(01)
【2】劉紹玲. 關于新課標下作文教學的幾點嘗試【J】. 作文教學研究,2007(01)
【3】趙東陽. 小學作文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12)
【4】王益芬. 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學【J】. 江蘇教育,2006(24)
【5】時金芳. 作文教學問題歸因探析【J】. 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4)
【6】楊德倫. 小學作文教學要實現四個轉變【J】. 中小學教材教學,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