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大學文學院 邵雅婷
?
關(guān)于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江蘇省揚州大學文學院 邵雅婷
【摘 要】
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wù)。學生作文是語文學習中的更高一層次的語言學習,它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等等。重視“寫”在整個語文綜合能力構(gòu)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導學生熱愛習作,練就學生扎實的寫作功底,歷來是同行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的一項重要課題。但是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寫不好,教師很頭疼”的問題。
【關(guān)鍵詞】
語文 作文教學 思考
作文不僅是人們用來進行社會交際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個文化人的價值的重要標準。它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wù),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作文又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為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目前,我們雖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實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問題,而是教師的教學理念與駕馭教材的能力問題。因此重視作文教學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鑒于此,探討作文教學的方法,從理論上、實踐上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平常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對于自己所熟悉的話題,往往興趣盎然,侃侃而談。但是對于自己不熟悉或者不了解的話題,往往興趣缺失。作文寫作亦是如此。因此在作文選題上,老師應(yīng)該充分考慮學生的意見,不要搞“一言堂”,民主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只有對所選話題感興趣,才會樂于寫作、喜歡寫作,而不僅僅是將寫作當做一個任務(wù)。因此老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文時,可以在事先征求學生的建議,然手選取他們最感興趣或感觸最深的話題作為題目,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特色。但是也許有些老師會提出疑問,作文都是選定一定主題的,不可能作文主題符合學生的興趣。但是平常作文的目的在于練習,在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在平時作文中,通過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養(yǎng)成他們樂于寫作的習慣,從而慢慢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當然這不是對學生寫作的放任自流,只是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為他們提供寫作的條件。通過一段時間的興趣寫作練習之后,充分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之后,教師就可以選取一定的主題統(tǒng)一要求寫作,從而慢慢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個性,是人的一種重要因素,即一個人,帶有傾向性的、本質(zhì)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實施“個性化”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趨勢。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能以一致的標準和答案強求學生,應(yīng)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潛能,依據(jù)學生的個別差異作靈活的要求。鼓勵學生自我選擇感興趣的學習主題,在其獨特的潛能領(lǐng)域進行深入的指導?!币虼?,我們的作文要求也要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心靈去體驗生活,體驗人生,并用各自獨特的視角及語言來表達心中的所感所想。 新課程標準在關(guān)于作文方面明確提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庇袝r候一個人的想象力比任何知識的累計都重要,知識有限而想象力卻無限,俗話說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教師就應(yīng)當充分挖掘習作中蘊含的想象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在鼓勵想象中激發(f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促使他們樂于動筆。 個性是文章的靈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個性,鼓勵想象是學生作文的動力,讓學生在自己的空間拓寬思路,自由想象發(fā)揮,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很多老師都喜歡讓學生按自己的統(tǒng)一要求作文。認為這樣利于批改,便于評講,能更好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也可以使作文教學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但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這樣做對學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寫作的基本規(guī)律。從我們自己的寫作體會看,要按照一個比較狹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湊巧這一方面恰好有所積累,要寫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學生的情況各不一樣,我們有什么理由要求他們寫自己并無積累并不想寫的文章呢?因此,保證學生的寫作自由,倡導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義的。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在《論寫作教學》中明確指出:“訓練學生寫作,必須注重于傾吐他們的積蓄?!碑斍皩W生之所以覺得作文難寫,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知識量太少、生活體驗太少,導致作文空虛。因此在平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知識積累的一個重視。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從日常小事之中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俗話說,生活就是教育。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積極引導學生親近自然,親近社會,從自然、社會中充實自己的頭腦,為作文積累豐富素材。另外學生的生活圈子畢竟有限,他們親近自然、體驗社會的機會畢竟有限,因此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多閱讀,擴充知識量,間接積累生活經(jīng)驗。寫作的基礎(chǔ)是閱讀,那些經(jīng)常閱讀課外書的學生,其作文水平往往不差,原因就在于通過閱讀,一方面學生積累了其中大量的優(yōu)美詞匯,學到了作文的寫作思路,另一方面在閱讀之中,學生會學到從日常生活中無法體會到的生活經(jīng)驗,并能夠?qū)⑵溥w移到寫作之中。
作文教學需要訓練,訓練的過程又是由說到寫,有述到做的過程,其中蘊涵著許多人與人之間交流與合作的因素。中國有許多俗語如“三個諸葛亮頂一個臭皮匠”“眾人拾柴火焰高”等就充分說明了合作的重要性。針對目前寫作文教學時間緊缺,學生寫作熱情、寫作水平普遍不高的情況,這種以合作為著眼點,打破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優(yōu)劣界限,將不同起點、不同水平的學生依據(jù)“民主、互助”的原則臨時混編到一起,集思廣益,共同擬題、選題,共同構(gòu)思成文,互相修正缺失的合作研究法,不失為最佳選擇。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較為單一的生活閱歷及傳統(tǒng)作文教學只注重個體寫作而煉就的單一僵化的思維,使很多學生“怕”作文,“苦”作文。合作寫作策略運用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中的“群體優(yōu)化”效應(yīng)與有效“合作資源”共享,使每個參與者的思維在互助交流的氣氛與互相啟發(fā)影響下進入最佳狀態(tài):多個“臭皮匠”閱歷、思維、思想聚合碰撞,拓寬了寫作的源泉——生活的共享空間;撞出了思想“火花”;燃燒了情感的“火焰”;作文不僅有了深度,創(chuàng)新熱情、創(chuàng)新思維都得到全方位的加強。可以根據(jù)學生作文能力的實際情況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圍繞訓練目的、作文題目展開審題討論,然后相互交流,相互提意見、建議。一些學生不善于表達,在合作交流中,他的發(fā)言往往不能滿足其他學生的需求。為了克服這一點,可以采用中心發(fā)言人引導式合作,從小組中選出一名能力較強的同學作為中心發(fā)言人,有他引導該組成員逐步合作完成口述任務(wù)。其間教師要在各小組之間巡視,也可適當參與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
學生的勞動很需要得到老師的肯定,每當拿到作業(yè)本最想看到的是老師給自己寫了什么,因此在批閱作文時不能總是“句子通順,內(nèi)容豐富,中心明確”,這樣反而弄得學生很不明確。老師要從學生的字、詞、句、段、篇再到內(nèi)容,認真批點,指出精華所在,以及不足之處。好的詞、句、段要重點劃出,最后再從寫作方法上給以總結(jié),給以鼓勵,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懂得作文的方法。 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講評,應(yīng)重在激勵。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優(yōu)點與成績,充分肯定大多數(shù)同學的努力和進步。使每個學生通過講評看到自己的成績與進步,享受習作成功的快樂,更真切的懂得應(yīng)當怎樣寫,激起對下一次作文的渴望。
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方式主要是思想內(nèi)容和寫作特點兩方面。思想評價著眼于觀點、主題的評價,寫作特點、文體結(jié)構(gòu)、布局等技巧的評價。教師的評價著重于寫作的生成后果或?qū)懽骱蟮闹v評,忽略了學生寫作前后的思維、情緒、情感的評價,課程改了,但寫作標準、評分標準沒有多大變化。而且隨著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學生的思維、情感體驗、情感經(jīng)歷呈現(xiàn)豐富多變性,傳統(tǒng)的評價機制卻相對滯后、單一、操作性不強。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在寫作實踐中努力探求和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模式,采用靈活多變的標準,多角度多方面地評價學生作文,以推動作文教學的改進。此外,語文教師還應(yīng)盡最大可能尋求多種激勵機制,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如辦手抄報、編印優(yōu)秀習作、開辦習作展、參加各類作文比賽、參與學校各項活動報道等;并給學生一定形式的肯定、表揚、獎勵,讓學生建立寫作自信心,獲得成功感,并在整個作文教學中保持高漲的寫作熱情,為提高寫作水平提供思想上的有力保證。
總之,作文教學理應(yīng)且必須成為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新課程背景下的作文寫作,知識積累是前提,豐富多彩的生活體驗也是基礎(chǔ),只有積累了足夠數(shù)量的生活體驗和閱讀素材學生本身的情感體驗才得以豐富和敏銳!情感體驗的豐富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自己,再加之教師的合理引導和有效的多元評價,讓學生的寫作步入“自由”且“規(guī)范”的理想軌道。希望我們的語文教學可以走進一個春光明媚,萬紫千紅,顏色繽紛,五彩紛呈,欣欣向榮的新的春天!
【參考文獻】
【1】石存貝.語文作文教學淺談【J】.新課程(教育學術(shù)),2009(14)
【2】牛國瑞.作文教學淺談【J】.教師教育研究(教學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