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偉 武
?
秦簡所見貨幣史料校釋二題*
陳 偉 武
摘要:睡虎地簡《秦律十八種·金布律》68稱“擇行錢、布”,整理小組以為是“對銅錢和布兩種貨幣有所選擇”。經(jīng)與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錢律》校讀,可知秦簡《金布律》“擇行錢、布”之“擇”當讀為“釋”,訓(xùn)為“舍棄”,“擇行錢、布”就是舍棄不用(法定)流通的圓錢或布幣。《錢律》簡197—198“敢擇不取行錢、金者,罰金四兩”是說若有敢于舍棄不用(法定)流通圓錢、黃金的人,罰交四兩黃金?!皳瘛币嘧x為“釋”指舍棄,與“不取”屬于同義復(fù)說,起強調(diào)的作用。《金布律》和《錢律》的類似律文是對市場流通貨幣的規(guī)范管理,禁止人們使用盜鑄之錢和偽劣的布幣及黃金。睡簡《金布律》并無懲處盜鑄錢犯罪的律文,而從秦簡《封診式》等材料看來應(yīng)有相關(guān)律文,只是睡簡抄寫者未錄入而已。
關(guān)鍵詞:秦簡; 貨幣; 《金布律》; 《錢律》; 擇行錢布
貨幣史料不僅見于貨幣本身及其文字,也包括其他材料所見。在多種古文字材料中都有貨幣史料,本文是筆者讀秦簡所見貨幣史料的札記兩則。
一、毋敢擇行錢布
睡虎地簡《秦律十八種·金布律》68:
賈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擇行錢、布;擇行錢、布者,列伍長弗告,吏循之不謹,皆有罪。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注:“擇行錢、布,意為對銅錢和布兩種貨幣有所選擇?!?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7,210頁。以下引用秦律,均見此書,不具注?!督鸩悸伞分安肌辈⒎侵附饘勹T幣之“布”,而是用作貨幣的布帛之“布”?!督鸩悸伞泛?6稱:“布袤八尺,福(幅)廣二尺五寸。布惡,其廣袤不如式者,不行?!鼻睾喌摹靶绣X、布”即“行錢”“行布”的縮略?!靶胁肌比舨缓虾醴梢?,那就“不行”。又簡67:“錢十一當一布。其出入錢以當金、布,以律?!背鲥X入錢可依法律規(guī)定的比率兌換成稱量貨幣——黃金或布幣,經(jīng)濟活動中使用三者的任何一種,當然可以選擇。在市肆做生意的商人和官家府庫的吏員,若不用銅錢或布幣,交易如何達成?租稅如何收取和交納?整理小組的解釋恐非律文原意。睡簡《日書》甲種《夢》篇13背—14背壹:“強飲強食,賜某大幅(富),非錢乃布,非繭乃絮。”*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7,210頁。以下引用秦律,均見此書,不具注。“非錢乃布”,不是圓錢就是布幣,除了錢還是錢。
《金布律》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漢簡《二年律令·錢律》197—198作:
錢徑十分寸八以上,雖缺鑠,文章頗可智(知),而非殊折及鉛錢也,皆為行錢。金不青赤者,為行金。敢擇不取行錢、金者,罰金四兩。*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59頁。
漢簡將“行錢”“行金”簡稱“行錢、金”猶如秦簡將“行錢”“行布”稱為“行錢、布”。據(jù)《錢律》,知國家對流通的貨幣在款式、大小規(guī)格、面文、殘損程度及黃金成色諸方面都有相應(yīng)的規(guī)定?!案覔癫蝗⌒绣X、金者,罰金四兩。”是說若有敢于舍棄不用(法定)流通圓錢、黃金的人,罰交四兩黃金?!皳瘛弊x為“釋”指舍棄,與“不取”屬于同義復(fù)說,起強調(diào)的作用,“擇”如用本義指選擇,與“不取”語義相反,無法講通律文。秦簡《金布律》“毋敢擇行錢、布”、“擇行錢、布者”之“擇”字亦當讀為“釋”,指舍棄,“毋敢擇行錢、布”就是不敢舍棄不用(法定)流通的圓錢或布幣,“擇行錢、布者”就是舍棄不用(法定)流通的圓錢或布幣的人。這是對市場流通貨幣的規(guī)范管理,禁止人們使用盜鑄之錢和偽劣的布幣及黃金?!跺X律》簡199—200說:“故毀銷行錢以為銅、它物者,坐臧為盜。為偽金者,黥為城旦舂?!倍际菍γ暌暋靶绣X”“行金”之類犯罪行為的懲處。裘錫圭先生曾將李斯《諫逐客書》“河海不擇細流”之“擇”字讀為“釋”,且指出“古書中應(yīng)該讀為‘釋'的‘擇'字很多”*裘錫圭:《說“河海不擇細流”》,《讀書札記(九則)》之六,載《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50頁;原載《文史》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出土秦漢文獻包括睡虎地秦簡“擇”用為“釋”亦頗常見*參見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289頁;白于藍:《戰(zhàn)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匯纂》,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51頁。,例繁不舉。
二、盜鑄[錢]
《史記·平準書》:“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漢書·食貨志下》:“秦兼天下,幣為二等:黃金以溢(鎰)為名,上幣;銅錢質(zhì)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臧(藏),不為幣,然各隨時而輕重?zé)o常?!睆那睾喛磥?,秦國除以黃金作為貴金屬貨幣之外,以銅錢即“半兩”錢為主,還有“布”幣。戰(zhàn)國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錢”,專家指出,“初行錢”是開始鑄造圓錢,還是將鑄幣權(quán)收歸國有,目前還難以確定*吳良寶:《中國東周時期金屬貨幣研究》,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05年,第258頁。。
整理小組在《秦律十八種》“說明”中指出:“對照《效律》和《十八種》現(xiàn)有各種法律的條文數(shù)量,可知《十八種》的每一種大約都不是該律的全文。抄寫人只是按其需要摘錄了十八種秦律的一部分?!?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頁。有關(guān)“盜鑄錢”律大概也是如此。戰(zhàn)國秦漢時期,民間鑄錢時行時禁。睡簡《秦律十八種·金布律》并無懲處盜鑄錢犯罪的律文,而從秦簡的若干內(nèi)容看來應(yīng)有相關(guān)律文。睡簡《封診式》19—20:
“镕”指鑄錢模具??芍鋾r盜鑄錢屬犯法行為?!稘h書·食貨志下》:“漢興,以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漢書·高后紀》:“二年秋七月,行八銖錢。六年,行五分錢?!鳖亷煿抛⒁龖?yīng)劭曰:“所謂莢錢者?!?/p>
呂后二年訂立懲處盜鑄錢的律文,見于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錢律》201—208:
盜鑄錢及佐者,棄市。同居不告,贖耐。正典、田典、伍人不告,罰金四兩?;蝾H告,皆相除。尉、尉史、鄉(xiāng)部、官嗇夫、士吏、部主者弗得,罰金四兩。智(知)人盜鑄錢,為買銅、炭,及為行其新錢,若為通之,與同罪。捕盜鑄錢及佐者死罪一人,予爵一級……盜鑄錢及佐者,智(知)人盜鑄錢,為買銅、炭,及為行其新錢,若為通之,而能頗相捕,若先自告、告其與,吏捕,頗得之,除捕者罪。諸謀盜鑄錢,頗有其器具未鑄者,皆黥以為城旦舂。智(知)為及買鑄錢者,與同罪。
《漢書·文帝紀》:“前元五年夏四月,除盜鑄錢令,更造四銖錢。”又《景帝紀》:“中元六年十二月,定鑄錢偽黃金棄市律?!薄毒友有潞啞稥.P.F22:39錄有“禁吏民毋得鑄作錢及挾不行錢”的文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居延新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478頁。。“鑄作錢及挾不行錢”屬于犯禁之舉,與秦簡所謂“擇(釋)行錢、布”正相應(yīng)。
楊振紅女士曾指出唐律《雜律》有“私鑄錢”條,與《二年律令·錢律》內(nèi)容極為相近:“諸私鑄錢者流三千里,作具已備未鑄者徒二年,作具未備者杖一百。若磨錯成錢令薄小,取銅以求利者徒一年。”*楊振紅:《出土簡牘與秦漢社會》,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第21—22頁。
筆者于前文考釋睡簡《金布律》“毋敢擇(釋)行錢布”是指不敢舍棄法定通用的圓錢和布幣,旨在禁止商賈和官吏采用偽造的貨幣,若有人舍棄法定通用的圓錢和布幣,市肆的伍長不告發(fā)或吏員檢查不嚴格,都有罪。由此可以推知“盜鑄錢”律原來當在《金布律》中有相應(yīng)的律文,只是睡簡抄寫者未錄入而已。
張弘先生認為:“秦始皇雖然統(tǒng)一了貨幣,但是,由于秦皇朝的高壓政策和秦皇朝統(tǒng)治的短命而終,加之秦半兩錢存在兩個明顯的不足與缺陷:一方面,半兩錢重十二銖,倘若市場商品如一針一錐等價格較低,交換便會遇到很大困難;另一方面,由于錢重,攜帶也不太方便。所以,秦代銅幣的適應(yīng)性并沒有得到實踐的驗證”。*張弘:《戰(zhàn)國秦漢時期商人和商業(yè)資本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第188頁。這段話似與其前文所言相抵觸:“尤其是秦國圓形方孔的銅錢,一直被歷代沿用了2100多年,在中國貨幣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同上注,原注①謂“參見林甘泉:《中國經(jīng)濟通史·秦漢經(jīng)濟卷》,第601頁,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1999年版”。其實,多批秦簡記錄的經(jīng)濟生活表明,秦銅錢在戰(zhàn)國時代和秦代都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且保持強大的生命力,而不是“適應(yīng)性并沒有得到實踐的驗證”。
附記:此文曾于2015年7月15日在“中國古代泉幣與經(jīng)貿(mào)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上宣讀,謹向大會組織者、香港恒生管理學(xué)院中文系張雪齋(光裕)和袁國華兩位教授表示衷心感謝。
【責(zé)任編輯:張慕華;責(zé)任校對:張慕華,李青果】
DOI:10.13471/j.cnki.jsysusse.2016.02.008
作者簡介:陳偉武,中山大學(xué)中文系、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廣州 510275)。
*收稿日期:201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