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衣飄飄
?
王獻之因才惹悲劇
□ 紫衣飄飄
王獻之,是書圣王羲之最小的兒子,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后世,與父親齊名,后人將他們并稱為“二王”。他才華橫溢,灑脫不羈,風(fēng)流俊雅為一時之冠。并且相貌堂堂又重視風(fēng)儀修飾,有著世家子弟的精致生活態(tài)度。這樣的一個人,被新安公主暗戀也就不足為奇了。
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當(dāng)時是晉簡文帝的女兒,她鐘情王獻之久矣。可惜,當(dāng)時她已經(jīng)嫁給了恒溫的兒子恒濟。后來,恒濟欲篡兵權(quán)被廢,新安公主便就勢與他離了婚。這樣,依舊年輕貌美的公主,終于有了追求新幸福的自由。
原本,這也該是一段佳緣。只是,王獻之已經(jīng)娶妻郗道茂,并且兩人夫妻感情甚篤。郗道茂是名門世家女,而其公公王羲之也是郗家的東床快婿。
郗道茂端莊嫻靜、才情兼?zhèn)?,是個頗具生活情趣的女子,算起來又是王獻之的舅家表姐,兩人自小相識,青梅竹馬。長大后,家人為他們辦了婚事。王獻之對仕途不很熱衷,加上父親置辦了大量的山林田產(chǎn)莊園,生活頗為富足,得此賢妻美眷后更加淡泊名利,只愿流連山水清靜度日,潛心書法造詣。
而在新安公主看來,郗道茂雖是明媒正娶,但是一直沒給王獻之留下子嗣,只生了個女兒,也已經(jīng)夭折。在古時,婦人無子是可以被休棄的。這樣,新安公主便自認(rèn)為以金枝玉葉的尊貴身份和他結(jié)親,王獻之一定歡喜。于是,她苦苦向皇太后央求。東晉皇室也頗為認(rèn)可王獻之的人品聲望,皇太后就做主讓孝武帝下旨詔命王獻之為駙馬。
顯然,新安公主低估了王獻之對妻子的情義。那是一個平靜的日子,一道令王獻之休妻再娶的圣旨,打破了王家的平靜。小夫妻情深意重、恩愛纏綿,早就約定了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從沒想過今生要生別離。可這次,他們遇到的不是死生契闊,他們遇到了皇權(quán),無法抗拒的皇權(quán)。王獻之默默看著妻子落淚,一個人走進了書房——這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讓大家驚異的是,第二天一早,王獻之走出書房,已經(jīng)變成了跛足。他不舍得離開妻子,又想不出什么方法來抗旨,無奈之下竟用艾草燒傷了雙腳,落下終身殘疾。抱住丈夫,郗道茂淚如雨下,丈夫的每一絲疼痛,她都感同身受。平日里,一根頭發(fā)都要理得一絲不亂的丈夫,對她要有多么深的感情,才會狠得下心來自殘?艾火燒灼,他的心卻如此平靜。如果可以把愛人留在身邊,這點傷痛又算什么呢?他扶著她的背說:“不哭,我們不用分開了。我現(xiàn)在一個殘疾之人,怎配做駙馬?”
顯然,王獻之也低估了新安公主對他的情意。她很輕松地說不在乎,即使他瘸了,她也要嫁。王獻之徹底絕望。郗道茂走了出來,手中挽著一個包袱。輕輕地說:“獻之,我走了,我不許你再傷害自己。”王獻之則說:“你不要走!如果從此生活中沒有了你,活著還有什么意義?我們一起去見公主,她為何要生生拆散我們?即便把性命丟在金殿上,又有何懼?”郗道茂拉住了他說:“不要這樣,這不只是我們兩個人的生死問題,如果為此惹怒皇上,會給整個家族帶來災(zāi)禍。”
對這種重情守義的性情中人來說,為愛拋棄生命并不難??桑纳粌H僅是自己的——他肩負著太多的責(zé)任,太多的重擔(dān)。
她乘船離去了,他能做的,只是隔河相望。此時她的娘家已散,只好去投奔叔父。王獻之看著她的背影漸漸模糊,悲傷得不能自己。他只能面對蒼天一遍遍發(fā)問:“她已經(jīng)沒了父親,沒了女兒,現(xiàn)在又沒了丈夫。從此以后,她孤身一人寄人籬下,這日子該怎么過下去?”
郗道茂被休回去不久,便郁郁而終了。
聽聞此訊,王獻之心如刀割。從此,他被傷心愧疚折磨了一生,到死也沒有原諒自己。造成這個悲劇的,就是那個現(xiàn)在做了他妻子的人——新安公主,他對她充滿怨恨??上攵掳补髻M盡周折搶到手的婚姻,并不幸福。他對她沒有絲毫的情義,表面上的恭敬客套透出絲絲寒意。而對新安公主來說,他畢竟是她愛慕崇拜的人,做他的妻子,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她亦知足了。
后來,王獻之又納了一房小妾叫桃葉,整日里和她郎情妾意,好像還生怕天下人不知道似的,常常用詩詞唱和的方式與她大秀恩愛。桃葉出門一趟,王獻之都要親自迎送到渡口,現(xiàn)在南京還存有“古桃葉渡”的石碑,并刻有王獻之送給她的詩證:“桃葉復(fù)桃葉,桃樹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桃葉復(fù)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碧胰~也作詩答和,從此還甜蜜蜜地稱他為“團扇郎”。
新安公主明白,這是他無聲的反抗。她的心中全是苦澀,可這杯苦酒是自己釀下的,她也只能默默飲下。曾經(jīng)驕縱的公主,因為深愛而順從包容。她沒有說一句埋怨的話,更沒有回到娘家告狀訴苦。她一直用自己的力量維護著夫君,讓他婚后青云直上,官至中書令。她希望終有一天能感化丈夫,真正得到他的心。
桃葉是個聰慧多才的女子,可也只是郗道茂的一個影子,更是王獻之向世人表示憤怒不滿的道具。王獻之心中放不下的,始終只是郗道茂。流傳至今的幾個書法帖子中,都流露出王獻之對前妻的思念愛戀之情。
王獻之41歲那年,才和新安公主有了一個女兒,取名叫神愛。對郗道茂的思念和愧疚拖垮了他,兩年后,王獻之去世。這個杰出傲世的男子,生來仿佛就要處在那萬人中央,享受著萬丈榮光??善驗樽约旱慕艹?,換來了半生傷痛?!稌x書》記載,王獻之臨終之時,做法的道士問他平生有何憾事,他說:“不覺有余事,唯憶與郗家離婚?!贝藭r,新安公主的心,在那一刻突然明白了:她用了一生來愛他,終究得不到他一絲情義!臨終之際,他還是惦記那個早已魂歸天國的女子。早知如此,又何必當(dāng)初呢?
《玉版十三行》(小楷) 東晉·王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