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三河口高級中學 顧琴娣
寓一絲快樂于緊張的復習之中——高三語文復習的有效性探索
江蘇省常州市三河口高級中學 顧琴娣
高三語文復習的特殊性要求師生必須有效應對。采用競賽機制,引導學生分組分類,自我重構語文知識結構和閱讀與寫作的技能,并借助思維導圖工具,制作務實的寫作檢測和演練稿紙等方式方法,能夠調動學生復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廣泛參與、創(chuàng)造而帶來的快樂中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快樂競賽 重構 思維導圖 檢測稿紙
高三語文復習是三年的最后沖刺,教師主講是通常采用的方式。在單位時間內,我們固然可以提高知識、信息的傳遞量,但是卻無法深度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造成了事與愿違的結果。如何提高復習的有效性呢?關鍵點在于“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不怕失去言語霸權,不怕浪費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1],從而使他們在快樂中提高效率。
人性定律告訴我們,通常情況下人具有排他性,總是構建自我中心的大廈,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能遙遙領先于他人。高三學生同樣具有這種強烈的意識。我們不妨適時設計恰當?shù)母傎愋问?,有趣地開展競賽性復習活動,從而刺激學生的注意力。
比如,詞匯積累、文化常識和文學知識、詩文名句的積累等,掌握這類知識技巧性不強,重在識記??菰锏挠洃涀匀皇卤豆Π?,而引用競賽機制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這樣引導。
(1)提供豐富的資料支持;(2)在課堂上迅速構建小組,分工負責;(3)分期分點展開競賽;(4)由班委會設計獎勵規(guī)則和形式;(5)明確競賽內容。
即:競賽一:聽提示作搶答,即按照“目標+[語境(釋義、場域)]”或“[目標]+語境(釋義、場域)”設計多樣有趣的題目。
競賽二:圍繞目標(重要而典型的詞語、典故、詩句、故事等)即席發(fā)表演講,當堂評分。
實踐證明,由于采用了當堂、分散、競賽的方式,學生樂于接受,記住了忽略的內容,強化了已經(jīng)熟悉的,在緊張而熱烈的氛圍中快樂地享受著復習的樂趣。
真正的學習的發(fā)生是學習者自我的構建,而絕非來自于外界的強加。高三學生一方面需要對全部語文學習的知識、技能點進行一次相對比較徹底的梳理,一方面可支配的時間相對較短,二者形成的矛盾決定了復習必須有效。教師的講解固然快速,但是學生的內化則相對滯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重構是提高復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對于所謂的“死知識”,我們不妨引導學生分組梳理,比如重要作家及作品、重要而易錯的詞語、文體常識、經(jīng)典寫作素材等。
對于所謂的技能,我們不妨引導學生歸納,比如文學作品(散文、小說)或者是議論文、記敘文閱讀的考點,可以鼓勵學生分組分類,根據(jù)歷年多地的高考試卷進行歸納分類,提煉出??碱}型,分析其答案,提煉出應答策略。
這樣學生的學習行為就會真正發(fā)生,學習興趣和效果才會得到增強。
1.編制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網(wǎng)絡化的知識和技能結構,本質是思維的清晰化,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認知清晰度。由于思維導圖具有科學與藝術、抽象和形象、概括與具體等較好地融為一體的特點,所以,學生繪制的體驗就是個人彰顯創(chuàng)造力、梳理和記憶知識、培養(yǎng)興趣、活得快樂的過程,從而有利于復習效果的提高。
“思維導圖是一種放射性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圖形,它從一個中心點開始,使每個詞或者圖像自身都成為一個子中心,這樣整合起來可構成無窮無盡的分支?!盵2]高三學生面對的龐雜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完全可以編制成一幅幅的圖文并茂、直觀易記的導圖,將復習內容條理化、簡潔化。
2.設計新型稿紙。作文復習不僅要在技巧上著眼,而且還應該在實戰(zhàn)能力上發(fā)力。在短暫的語文高考時間內,提高學生布局答題時間的有效性,避免出現(xiàn)技術性失誤就顯得尤為重要。作文審題、立意、選材、構思、運筆等一系列過程所花費的時間長短分布,必須通過多次試驗才能得出相對較為準確的數(shù)據(jù),況且,不同學生個體也存在著差異,所以,指導學生切實進行臨場寫作演練必須科學有效。如果我們能夠將寫作的一般過程、評分標準等融進作文稿紙,包含寫作所需要的素材和技巧,甚至首尾也都以關鍵詞的形式提點出來,標清楚寫作提綱、字數(shù)、時間等,創(chuàng)制出一個合適的寫作演練工具,那么,學生就找到了寫作路經(jīng),便于掌控考場寫作的輕重緩急,輕松愉快地進行自我檢測了。
當然,可用的復習方法不止以上幾種,只要符合科學、有效而有趣的原則,我們就可以嘗試。
【1】林秋蕓.高三語文課堂的“留白”【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 2016(08)
【2】王香.思維導圖導思維【J】.湖北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