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世均
?
微課在現代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
文/唐世均
微課是新興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固化教學模式,推動現代教學模式的一場革命。
教學的熱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要想感染別人,先得感染自己,就是你對自己的微課充滿激情,認為它有意義,你的教學就更能說服和感染學習者。學習者可以自己在非課堂模式下重復地研究老師所講的知識點,體會教師教學中的那一份激情。通過微課傳達老師的那份激情,這就要求你的微課不但是知識的精煉,更是你對知識所附有的那一份激情。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應當滿懷感情、節(jié)奏得當、科學準確、生動形象。當學習者感知到情緒后,就會產生意義感,進而促進大腦進行深度的認知。如果老師自己有足夠的熱情,就有可能感染學生,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激發(fā)情緒的方法。
對于微課內容的設計,首先是對于微課的內容的選擇,該課題是學生難于理解掌握,形象化、抽象化的。其次是課題的標題能有效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如何設計微課的標題也是激發(fā)學習者的首要條件,對此可以結合微課內容進行巧設疑問法、點明主題法、強調價值法、結合事實法等,確立微課教學的標題。因為好的標題能有效地讓學生產生對該知識的感知和懸念。再其次是對微課教學情境的設置,可以從該知識具有的意義、知識的價值、知識的地位等進行教學情境的設置。通過科學合理化地對知識點的分割推理,使知識能直觀地呈現給學習者。
(一)準備:教師可根據自我教學內容,1.準備好直觀的教具,如模型、圖畫、收集的音響等;2.備好該知識點的課,備課中必須做到知識的準確性、語言精煉、描述幽默的授課演講稿;3.課件準備,主要是解決知識點抽象部分,利用動畫或直觀圖形等對知識的轉化,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4.錄制工具的準備,更具人體大腦對事物感知熱度理論,微課的錄制大約在10至15分鐘左右,這樣利于學習者能有效地重復觀看,確保對微課視頻的感知熱度,對于錄制設備可利用智能手機和小型攝像機錄制知識的講授過程;以可以利用錄屏軟件(camtasia8.6.0軟件)進行講解錄屏和修整處理。
(二)微課中情節(jié)故事,故事能夠觸動人的心靈和影響思想,它就像一盞明燈,通過故事的融入使教學內容情景化、教學重點問題化,能有效提升學生注意力和興趣。對于故事可利用圖片、數據、圖表、簡圖等形式去展示,同時教師在故事中描述自己的所見所思,傳遞自己情緒和感情,讓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產生一種融入感。
(三)微課錄制:1.針對演算型和繪制講解型的知識內容,可以利用手機架固定好手機,調試好之后開始錄制;也可以利用小型攝像機進行錄制;2.針對多媒體課件播放的內容,可利用電腦安裝錄屏軟件,邊講解邊錄制;錄制中一般沒有講課者的圖像,只有授課過程中的演算過程和講解的音頻效果。
總之,現在是數據網絡化時代,我們不能總是墨守成規(guī),必須合理地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把教師的每一分激情和對知識的剖析,同每一個學習者進行分享,讓學習者無論身在何方,只要有網絡,都能同更優(yōu)秀的老師、同學一起學習和探究。通過一則短小的微課視頻,大大地節(jié)省學習者的時間,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能整合更多的資源,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