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軍
3月27日,有關中央軍委近日印發(fā)《關于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活動的通知》的新聞出來后,一些朋友就新聞中“中央軍委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分步驟停止軍隊和武警部隊一切有償服務活動”這句話表示出了理解上的困惑。于是就問我怎么理解,對此我根據(jù)我的理解給出的一個簡單回答是:軍隊要全部“吃皇糧”了。
北京衛(wèi)戍區(qū)警衛(wèi)三師的官兵們在綜合訓練場上訓練
說到全部“吃皇糧”這個話題,還要先說清“經(jīng)商活動”與“有償服務活動”的概念。1998年底,中央軍委決定從1999年開始軍隊、武警部隊不得再從事經(jīng)商活動。那么1998年所說的“經(jīng)商活動”與2016年所說的“有償服務活動”有什么區(qū)別呢?我的理解是,后者比前者的范圍更寬泛。如果用相對專業(yè)一點的語言描述,后者所說的應該是軍隊和武警部隊在3年之后將基本杜絕軍隊的預算外收入。
中國軍隊的預算外收入有其特殊的歷史沿革。大致是,從1954年開始軍隊的預算外收入主要來自一些雜項收入,在全部國防預算中占比相對比較低。從1978年軍費開始下降、軍隊大力開展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和事業(yè)開發(fā)創(chuàng)收活動后,由于軍隊的員額并沒有減少,為了補償軍費額度的下降,軍隊的預算外收入開始逐年增加。到了1986年,軍隊在裁軍100萬、啟動了國防與軍隊改革后,由于中央財政收入的下降和通脹等因素,在軍隊現(xiàn)代化改革目標與國家財政撥付的保障經(jīng)費之間差距越來越大的背景下,以補償經(jīng)費來源為名的軍隊“經(jīng)商活動”就越搞越大了。有資料顯示,到1992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軍隊預算外收入已占全部軍費的12%。應該說,軍隊預算外收入增幅最快的時段,剛好是與國家探索財政體制改革(從統(tǒng)收統(tǒng)支到分灶吃飯再到上繳包干)和國防與軍隊改革的過程是重疊的。在這個過程中,中央財政收入下降較快,也是促使軍隊預算外收入增幅較快的一個重要原因。
1992年10月中央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基本框架,1994年實施分稅制后中央財政收入有所增長。1997年在宣布裁軍50萬的同時,軍費開支也進入了穩(wěn)步遞增階段,這也為1999年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經(jīng)商活動奠定了基礎。據(jù)公開資料顯示,從2000年開始,軍費的裝備建設開支占比開始超過了人員開支占比。至此,通過增加中央財政撥款和進一步裁軍,軍隊在大幅削減預算外收入的基礎上,基本理順了軍費開支結構。隨后,在軍費支出呈穩(wěn)定增長的趨勢下,于2003年再次宣布裁軍20萬,同時在不增加軍費預算外收入和不改變軍費開支結構的情況下,又逐步開始提高了軍隊人員的收入。最終,才有了2015年在裁軍30萬基礎上全面啟動的國防與軍隊改革。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2016年開始的全面停止軍隊和武警部隊有償服務活動的改革。
最后我想說的是,1986年開啟的“七五計劃”正值國家治理和軍隊改革的關鍵之年,在這之后的一段時間內也剛好是軍隊預算外收入增幅最快的時段。而2016年開啟的“十三五”規(guī)劃也正值國家治理和軍隊改革的關鍵之年,在這之后的三年里中央將下決心基本杜絕軍隊和武警部隊的預算外收入。這30年間軍隊預算外收入的起伏變遷,也折射出了國家現(xiàn)代化治理能力的探索歷程。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27日的新聞稿中引用了“通知”中的一句話是——全面停止軍隊和武警部隊有償服務活動,是一項事關軍隊建設發(fā)展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務。由此可見,軍隊要全部“吃皇糧”在中國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中,確實不是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