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強
摘 要:從借助課堂教學,傳授美術知識;借助名作鑒賞,提高學生的審美境界;對審美教學工作中的美術作品進行科學評價;科學進行引導,不斷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審美情趣;在實踐活動中對學生審美情感進行培養(yǎng)五方面探討,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對于全面貫徹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美術教學;素質(zhì)教育;審美能力;審美情感
中圖分類號:G421;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9-0040-01
開展美術課程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并且使其逐步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小學美術教學是整個美術教學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其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審美觀。但由于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是有限的,作為美術教學教師,就應當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從而幫助學生逐步培養(yǎng)出自身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成長。
一、借助課堂教學,傳授美術知識
在當前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應當注重向?qū)W生傳授審美方面的知識,這是整個美術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關鍵。開展美術教學的關鍵途徑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在當前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把握顯得尤為重要。美術教學和其他的學科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其有著自身的屬性和特點。美術教學是進行美術教學的初期階段,美術教師應當注重向?qū)W生傳授審美知識,并且注重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通過長短、大小、明暗、色彩以及畫面等元素幫助學生對美術學習進行更好地理解,使其逐漸懂得美的概念,從而為后期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奠定重要的基礎。
二、借助名作鑒賞,提高學生的審美境界
通過讓學生欣賞著名的美術作品,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境界,從而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所有的美術作品都是由點、線、面以及色彩等共同組成,不同的組成因素所組建起來的畫面感也是不一樣的,加上每個學生的審美感受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而對于不同學生的審美能力構建的難度也是存在差異的。一些名家作品都是十分著名的藝術品,其不但能進行美術知識的傳播,還能夠?qū)⑵溥x為美術教育的材料,因而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這些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進行鑒賞,使其在此過程中對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進行理解與感知,從而充分滿足學生對于審美的追求。名作鑒賞是學生進行審美經(jīng)驗獲取的首要渠道,在當前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名作鑒賞的方式,能夠?qū)W生的審美興趣有效激發(fā)出來,從而使學生在賞析名作的過程中充分汲取經(jīng)驗,增強自身對于美的理解與感知能力。
三、對審美教學工作中的美術作品進行科學評價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美并感知美是十分重要的,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有著極大的意義。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以采用對比與分析的方法,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從而讓其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美與丑的差別。不僅如此,美術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進行評價,相互交流自身對于美術作品的意見與觀點,并利用生生討論、師生討論、學生點評以及教師點評等多種手段進行美的發(fā)現(xiàn)與感知,逐漸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基礎。這樣,學生在通過討論與比較之后,能夠?qū)γ赖膬?nèi)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科學進行引導,不斷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審美情趣
美術教師應當注重從視覺形象原理方面作為切入點,采用更加貼近生活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美好事物進行觀察與了解,從而充分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的審美情趣,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藝術的主要來源就是平凡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能見到美術的現(xiàn)象。在具體的美術教學方面,美術教師可以選擇更加直觀形象的范畫、模型、教具等將美術作品放置在創(chuàng)設好的文化情景之中,通過真實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美的觀察與感知,進而逐步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
五、在實踐活動中對學生審美情感進行培養(yǎng)
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指導人們對這個世界進行更好的認識和改造。通過積極組織實踐活動,可以將學生的審美情感逐步培養(yǎng)起來,這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當前美術教學工作的主線應當是審美教育,而美術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審美能力。通過對實踐活動的積極組織,能夠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審美情感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具體做法方面,美術教師應當帶領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從而讓學生在實際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美、贊頌美、欣賞美,在心靈得到洗禮的同時逐步提升自己的審美情感。
六、結束語
總之,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美術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善于對學生進行引導,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作品的賞析能力,讓他們對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的美進行感知,逐步在學習與探索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金林海.“美”與“術”共舞——試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教育與技能發(fā)展的融合[J].江蘇教育研究,2012(20).
[2]陳瑩,李英梅.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新策略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5(07).
[3]王希.用藝術家的眼光看世界——談小學生美術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美術教育研究,2015(20).
[4]劉懌文.弘揚藝術傳統(tǒng),培養(yǎng)審美情操——淺析小學美術課堂國畫教學[J].生物技術世界,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