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學 何棟國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特征是充分調動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只是為學生認識的發(fā)展提供種種有利的條件,即組織、幫助、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呢?筆者認為,預習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預習法的好處有:第一,預習一般是“單兵作戰(zhàn)”,能增強獨立性,減少依賴性,能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第二,預習中能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疑難點,帶著疑難點去聽課,能減少盲目性,增強聽課效果.第三,經過預習,對新的知識有了初步了解,在課堂上就有充裕的時間對老師講授的內容進行思考、消化,有利于深入了解課文內容,當堂鞏固知識,提高課堂效率.第四,重復是加強記憶的基本手段,課前預習就等于先學習了一遍,有利于加強記憶.下面就高效課堂背景下學生預習的思考與實踐談點體會.
一、訓練科學的預習方法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如何預習?教師要給予科學指導.
1.學期預習.就是指開學前,在假期中預習下學期的學習內容.這時往往需要瀏覽整本書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學期預習的步驟:第一步,閱讀課本前言說明.在前言說明中,找到本冊書的主要內容.第二步,看目錄.通過看課本目錄,進一步了解到本冊書所包括的內容,知道哪些內容與學過的知識銜接,哪些內容是新出現(xiàn)的知識點,這樣做到心中有數(shù),找準自己的弱點,開學后就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2.章節(jié)預習.就是指用一個比較完整的時間,把后面要講的一章新課內容自學一遍.章節(jié)預習的步驟:第一步,通讀、通覽全章.對全章內容瀏覽一遍,知道本章所講述的主要內容.第二步,粗讀找出重難點.對全章內容快速閱讀一遍,大致找出學習本章的基本要求以及本章所述內容的重點難點.第三步,精讀掌握重點,發(fā)現(xiàn)疑點.認真地把全章內容閱讀一遍,找出自己難以理解的地方,加以批注.這樣邊讀、邊寫、邊批,到上課時就可以有目的、有重點地聽課.
3.課前預習.就是指上課前預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前預習,可以掃除課堂教學的知識障礙.課前預習的步驟:第一步,縱覽全節(jié).預習時認真看書對本節(jié)所學內容中的所有題目進行了解,力爭看懂教材所表述的意思.第二步,圈點勾畫.預習時,邊讀邊劃,邊讀邊批,邊讀邊寫.對于教材中的重點內容應標劃出來,特別是難以理解的部分要批注清楚,以便在聽課時引起重視,進而打好定向的注意基礎,增強聽課的意識性,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第三步,提問.閱讀完全節(jié)內容,找出重點難點后,要提出一些問題,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通過舊知識的遷移,促使新知識的掌握,然后查閱過去有關的知識解答問題,掌握例題的解題依據(jù)、思路及方法.
二、培養(yǎng)良好的預習習慣
預習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自主學習.因此,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預習應該是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
1.自覺預習的習慣.自覺預習是主體從無意投入逐漸變?yōu)橛幸馔度氲倪^程,能激發(fā)起學生對信息獲取與理解的心態(tài),能躍動深層次的理性思維.在學生預習前,教師應明確預習的范圍和要求,設計相應的與舊知識聯(lián)系的、帶有懸念性的問題或與新知識相關的有趣練習題,促使學生主動預習.新授前,還應檢查預習的情況.這樣使學生逐漸形成自覺預習的習慣.
2.預習思考的習慣.預習是按照一定的思路、順序或步驟去理解接受新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預習要獲得新的概念或結論,這就需要學生養(yǎng)成邊預習邊思考的習慣.就理科而言,由于其概念、法則、性質、公式等,無不是思維的結晶,所以離開積極的思維根本無法掌握基礎知識,更談不上靈活運用.為引導學生養(yǎng)成預習思考的習慣,教師應采取如下措施.(1)劃注引思.要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逐步學會標符號,列標題,寫評注.(2)問題引導.在預習之前,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和學生的認識水平先巧妙地設置一些問題,用以加深學生的注意,突出重要內容,指引思維方向,提高預習效率.(3)預習后交流.預習后帶著預習中的體會與疑問主動與同學交換看法,互相解決重點、難點.教師要調動全體學生相互探討,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集體找出疑點,以便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如何提高預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有待于教師進一步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