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繼輝
一、設疑導入法
疑問是興趣之始,也是知識之源.當代中學生雖常撇見可疑之處,在現(xiàn)實的教學環(huán)境下,卻深埋疑問甚至忽視疑問,成了不知如何提問的學生.因此,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并以恰當?shù)姆绞皆O置疑問,是教師的必備智慧.初中物理新課導入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設置疑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熱點時事提出相應的問題.例如,在講“電磁轉(zhuǎn)換原理”時,教師可以設置疑問:電動汽車行駛過程中的電能釋放與剎車過程中的電能儲存是怎樣實現(xiàn)的呢?為學生提供相關(guān)的科學短片與其他文獻資料,以及必要的討論時間,鼓勵學生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引導學生一步一步主動走向答案,將疑問的功用發(fā)揮至最大化,提高學生學習的效能感.疑問的設置也可輕松幽默.例如,在講“重力”前,教師可以提問:我們知道,物體掉落的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那么水滴從很高很高的天上掉下來會不會砸死人呢?請學生討論后提問:難道大家都沒有被雨淋過嗎?這是網(wǎng)絡上最新流行的科學段子,用起來十分接地氣,但是漏洞卻非常大:雨滴墜落時的高度到底是多少?墜落過程中雨滴本身的重量減掉了多少?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探討和推敲的.如此設疑,把物理知識引進生活中,給學生進行散發(fā)性思考的機會,讓學生不再認為物理知識深不可學.設置疑問,還可以從生活現(xiàn)象的反差入手,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例如,在講“浮沉條件”時,教師可以設置疑問:一顆螺絲、一枚鐵釘放入水中很快便沉入底,造船的鋼鐵要比鐵釘重很多,為什么輪船還可以浮在水上呢?這一強烈的反差,能夠促使學生去探索同一材料在水中浮沉需要滿足的條件.
二、實驗導入法
一提起實驗,人們腦海中浮現(xiàn)出的大多是許多“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科學實驗器材,然而能夠提起學生興趣的實驗,材料往往是生活中常見的,過程看似簡單卻很神奇.對學生來說,最好的知識滿足“二有”,即“有用”和“有趣”.那么,怎樣才能選擇合適的實驗作為初中物理新知識點的導入呢?首先,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其次,當教師自身的經(jīng)驗不足以支撐教學時,要善于以指定知識點為關(guān)鍵詞從網(wǎng)絡上搜尋有用的資料,吸收他人的經(jīng)驗.經(jīng)驗豐富了,便可把課堂當成生活場,實驗信手拈來.例如,在講“慣性”時,教師可以在盛水半杯的廣口玻璃瓶口上放一張塑料薄片,一個雞蛋加于薄片之上,突然抽出紙片,請學生思考雞蛋沒有隨紙運動反而在原處落入水中的現(xiàn)象.此實驗中的材料在生活中常見易得,不難操作,簡單又不失有趣.同樣是導入“慣性”,教師還可以帶領(lǐng)學生直接現(xiàn)場演示“彈麻將塔”.把麻將一個疊一個搭成一座簡單的塔,用另一個麻將把塔底部的麻將一個一個彈飛,而塔的其余部分“屹立不倒”.以此游戲作為導入,學生參與度高,能夠引發(fā)思考:為什么塔底都被彈飛了,剩下的部分還可以屹立不倒呢?由此,引出慣性的概念,流暢自然.
三、科學故事導入法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往往處在“學”“寫”“記”“背”的枯燥循環(huán)中,一個好的課堂導入,應該具備能讓學生舒緩緊張情緒的作用.用科學故事導入新課內(nèi)容,有以下好處:首先,每個物理知識點幾乎都有相關(guān)的奇趣故事,材料極其易得.其次,科學故事不屬于考試需要記背的內(nèi)容,卻又與所學知識有所關(guān)聯(lián),并且大多或有趣或勵志,可以輕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舒緩學生緊張的應試情緒,甚至帶給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最后,多多使用科學故事導入新課,顯得教師見聞廣博,能夠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認同與崇拜.
四、錯誤經(jīng)驗導入法
選取生活中常見的錯誤經(jīng)驗導入新課,會收獲令人驚奇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合力方向”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兩個人抬水桶,雙手的角度達到平角時感覺上最省力,實際上是這樣嗎?又如,在講“慣性定律”時,教師可以提一些容易因生活經(jīng)驗而錯答的問題;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必要因素嗎?速度大的物體受力就大嗎?這樣,學生為了找出客觀科學與主觀感受之間的出入,在學習力的分析時必定會十分好奇并且提高專注力.
五、知識回顧導入法
知識回顧導入法,顧名思義,溫故而知新.無論任何學科任何課堂,每一個知識點都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紐帶,每一個知識點都不能孤立而存,更不能被孤立而教學.回顧相關(guān)知識點,喚起學生原有知識經(jīng)驗,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新知識點的學習信心、加深理解,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習理論的要求.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初中物理新課的導入,還應結(jié)合具體的學生特點、具體的教師風格而定;每一個新知識的導入,往往需要聯(lián)合使用多種方法,力求激發(fā)學生對本課內(nèi)容的興趣與求知欲,讓學生動起來學,學活的物理,最終活用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