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多天線技術的LTE混合組網建設研究

      2016-04-16 05:56:19王煥斌袁泉重慶郵電大學通信新技術應用研究所重慶400065重慶信科設計有限公司重慶400065
      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 2016年3期

      王煥斌,袁泉,2( 重慶郵電大學通信新技術應用研究所,重慶 400065; 2 重慶信科設計有限公司,重慶 400065)

      ?

      基于多天線技術的LTE混合組網建設研究

      王煥斌1,袁泉1,2
      (1 重慶郵電大學通信新技術應用研究所,重慶 400065; 2 重慶信科設計有限公司,重慶 400065)

      摘要多天線技術是TD-LTE和LTE FDD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該技術的合理應用將對LTE網絡的建設、后期維護、業(yè)務發(fā)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相關設備性能介紹、鏈路預算、站址選取、具體應用場景、覆蓋仿真等方面對比分析多天線技術在LTE混合組網建設中的應用價值,并針對未來LTE混合組網建設提出建議。

      關鍵詞LTE;混合組網;天線系統(tǒng);多天線技術

      1 引言

      隨著LTE的商用,目前全球已有124個國家和地區(qū)開通近360張LTE商用網絡,其中312張LTE FDD網絡、31張TD-LTE網絡、17張LTE混合網絡,全球LTE用戶數(shù)已超過3.73億,LTE已進入快速發(fā)展期。在中國,分配給LTE FDD的頻段資源較少,分配給TD-LTE的頻段資源較豐富,而LTE FDD上下行必須使用對稱頻段資源,所以能夠供給LTE FDD使用的頻段資源非常緊張,加之目前2G/3G系統(tǒng)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不會退出市場,其所使用頻段資源暫無法遷移到LTE系統(tǒng)。

      此外,LTE系統(tǒng)結合多天線、OFDM、波束成形等多種關鍵技術,使自身系統(tǒng)的傳輸效率和相關性能有很大提升[1]。而且與LTE FDD相比,TD-LTE上下行鏈路可以使用非對稱的頻段資源,可以更好地支持非對稱數(shù)據(jù)業(yè)務,頻段資源較充足,是數(shù)據(jù)業(yè)務熱點區(qū)域連續(xù)覆蓋的最佳選擇[2,3]。

      截至當前,僅中國移動一家運營商已在全國范圍內建設30萬左右座4G基站,LTE設備已經成熟,組網技術及組網方案也已大規(guī)模應用,但考慮到LTE FDD系統(tǒng)頻段資源較緊缺的現(xiàn)狀,合理的天線部署方案將會對未來LTE混合網絡的覆蓋性能、容量性能等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4]。本文將通過分析LTE多天線技術的相關性能及組網應用,提出對未來運營商進行LTE混合組網有一定指導意義的相關建設方案,并通過覆蓋仿真進行驗證。

      2 LTE系統(tǒng)多天線覆蓋性能室外測試對比

      2.1多天線技術工程應用情況

      在LTE網絡的規(guī)劃和建設中,合理利用多天線技術、科學地進行設備選型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網絡的容量性能、覆蓋性能等。目前,從LTE設備廠家的發(fā)展情況以及相關技術和案例的應用情況來看,多天線技術的發(fā)展情況大致如下。

      (1) 2T2R(2 Transmit 2 Receive, 2發(fā)2收)天線設備:發(fā)展最成熟和穩(wěn)定,已在全球得到大規(guī)模應用。

      (2) 2T4R(2 Transmit 4 Receive, 2發(fā)4收)天線設備:發(fā)展成熟、穩(wěn)定,國內運營商已經大量應用。

      (3) 2T8R(2 Transmit 8 Receive, 2發(fā)8收)天線設備:已逐步完善,但主要是基于2T2R或2T4R天線設備進行組合拼接,已在TD-LTE網絡中開始大量應用,LTE FDD網絡還處于實驗網測試驗證階段。

      目前情況,對于LTE系統(tǒng)的上述3種多天線技術應用方案,下行鏈路一般都采用兩天線方案,多天線方案主要區(qū)別在于上行鏈路接收天線數(shù)量的不同。

      2.2室外隨機測試對比分析

      多天線技術已在LTE組網中廣泛應用,結合收發(fā)分集、多用戶MIMO以及波束成形等關鍵技術,可進一步大幅度提升網絡的覆蓋性能。在文獻[5]中已描述了2T2R和2T4R天線的上行接收性能的差異,二者的最大輻射功率相差3dB左右[5]。此外,3GPP在LTE R9中也對2T8R天線上行鏈路接收性能進行了評估,2T8R天線與2T2R天線二者的最大輻射功率相差6 dB左右,在前期實驗網的測量數(shù)據(jù)中也基本證明該結論[6]。

      通過上行鏈路預算可知LTE系統(tǒng)上行覆蓋能力較弱,覆蓋范圍較小,但1.8 GHz、2.1 GHz LTE FDD 與TD-LTE及現(xiàn)網2G/3G系統(tǒng)共站址建設是可行的。上行鏈路預算公式[7]:

      其中各項參數(shù)含義如表1所示。

      為進一步分析LTE系統(tǒng)采用不同模式的天線組網時的網絡覆蓋性能,并能夠對LTE混合組網提供參考建議,主要針對上行覆蓋能力及吞吐量進行某市某密集區(qū)域室外隨機測試,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結合鏈路預算及現(xiàn)場測試數(shù)據(jù)分析,當采用相近頻段、相同天線配置時,LTE FDD覆蓋范圍較TD-LTE廣,適合基層網絡覆蓋;當2.6 GHz頻段TD-LTE采用4、8天線時,TD-LTE上行業(yè)務速率總體較LTE FDD高。嚴格考慮干擾隔離的情況下,可以與3G網絡共站址部署。由吞吐量測試情況看,當系統(tǒng)均采用2天線、同頻段時,在相同覆蓋范圍,LTE FDD單用戶吞吐量均較TD-LTE系統(tǒng)高;當系統(tǒng)均采用4天線時,同頻段、相同覆蓋距離,TD-LTE系統(tǒng)單用戶吞吐量均較LTE FDD系統(tǒng)高,尤其是2.6GHz頻段的TD-LTE系統(tǒng)。由于目前LTE FDD系統(tǒng)還未部署8天線,測試區(qū)域只針對TD-LTE進行8天線時的吞吐量測量,無對比數(shù)據(jù)。

      表1 鏈路預算相關參數(shù)

      表2 分制式不同天線模式組網室外隨機測試結果

      上述測試結果雖然不完全表決多天線技術在LTE組網中的性能價值,但可為后續(xù)的規(guī)劃組網過程提供參考意義??偟亩?,如何合理地將多天線應用到LTE混合組網中將是未來運營商的重要切入點。

      3 基于多天線技術的LTE站址部署原則

      目前,開辟新站點的可能性很小,尤其是城區(qū)密集區(qū)域,物業(yè)協(xié)調困難,很多現(xiàn)有站址上都已經建設三家運營商多個制式網絡,天線系統(tǒng)安裝空間已嚴重不足。同時,LTE網絡相比2G/3G網絡對信號質量更為敏感,對提升覆蓋性能、容量性能的需求很迫切,未來LTE網絡建設思路應從傳統(tǒng)注重場強的思路向注重信號質量轉變,使得對天線部署方案的設計更為精準[8]。

      通過現(xiàn)場勘查,結合所選LTE天線相關性能參數(shù),根據(jù)覆蓋需求和站址現(xiàn)場資源合理地部署天面系統(tǒng)將對后期網絡覆蓋質量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如何合理地將多天線技術應用到LTE混合組網建設是本文的重點。

      3.1站址布局建議

      無線網絡的覆蓋效果及質量的決定性因素是站址部署合理與否,主要包含站址布局、天線掛高、方位角、下傾角、頻率配置、發(fā)射功率及室內外站點分布等。其中,主要以站址布局、天線掛高及站間距的影響最大。

      3.1.1站址布局

      理想的站址布局呈等間距蜂窩狀分布,但實際組網中由于地理環(huán)境、業(yè)務發(fā)展等種種因素導致并非每個站點都能獲得理想的位置,從而造成站址布局不均勻現(xiàn)象。站址偏差系數(shù)(λ)可在一定程度上量化評估室外中高層站址布局的均勻程度:站址布局偏差系數(shù)越小,表明站址布局越均勻。具體估算過程如公式(2)、(3)所示。

      其中:

      n:直接與中心基站覆蓋相交的第一圈相鄰基站數(shù)量;

      Di:第i個相鄰基站和中心基站之間的站間距,單位m;

      3.1.2天線掛高

      越區(qū)覆蓋直接影響著信號質量和業(yè)務速率,通常造成越區(qū)覆蓋的原因是天線位置太高。在LTE組網過程中應嚴格控制過高站,同一區(qū)域內天線掛高應基本保持一致。

      天線高度偏差系數(shù)(δ)可用來衡量天線有效掛高,降低天線掛高參差不齊對網絡質量帶來的潛在風險,并對實際建設中天線架設高度選取提供參。估算過程如下:

      其中:

      h:中心基站的天線高度,單位m;

      Hi:第i個相鄰基站天線高度,單位m;

      3.1.3站間距參考

      站址選取須全面考慮無線環(huán)境、業(yè)務發(fā)展等多方面因素,各電信企業(yè)發(fā)展策略、用戶業(yè)務規(guī)模、投資體量等都存在較大差異,導致站址密度不盡相同。實際組網中,各地站址間距水平并非完全一致,應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取定。根據(jù)各不同網絡覆蓋要求和現(xiàn)網結構,分場景站間距參考值如表3所示。

      3.2LTE站址選擇要求

      (1)無線覆蓋要求。充分考慮基站有效覆蓋范圍,結合用戶和業(yè)務分布情況,合理選擇站址,實現(xiàn)目標區(qū)域有效覆蓋。

      表3 不同制式網絡站間距參考值

      (2)站址布局與天線掛高要求。站址盡可能平均分布(可結合站址偏差系數(shù)評估),天線高度滿足覆蓋需求并與周邊站點基本保持一致(可結合天線高度偏差系數(shù)評估)。嚴格控制超高站(站高大于50 m或高于周邊建筑物15 m)、超低站(站高低于10 m)、超近站(站間距小于100 m)。

      (3)天線系統(tǒng)部署要求。可共用現(xiàn)有存量站址按需部署天線系統(tǒng)。盡可能采取垂直隔離方式分層部署網絡,避免不同制式天線系統(tǒng)斜射、大角度對射,以降低干擾損耗[9]。

      (4)地理位置要求。應考慮建設維護方便,選擇安全、衛(wèi)生、無強干擾站址。避開臨時建筑、爛尾樓及軍事禁區(qū)等敏感區(qū),審慎選擇在醫(yī)院、學校、銀行等區(qū)域部署。

      (5)環(huán)境保護要求。應節(jié)約用地,不占或少占農田,站址選址須符合環(huán)境保護和電磁輻射防護規(guī)定的有關指標要求。

      (6) 其他要求。站址應遠離樹林、高壓線。必須設在高壓線附近時,與高壓線之間的距離應不低于100 m。

      3.3基于多天線技術的LTE部署方案分析

      在實際網絡建設中,應根據(jù)站址現(xiàn)場勘查情況靈活部署天線系統(tǒng)。根據(jù)上述參考及站址選取建議,本文提出基于多天線技術的兩種混合組網建設方案。

      方案1: 單獨部署LTE系統(tǒng)天線,可與具備獨立安裝天線的現(xiàn)有基站共站,或獨立新建LTE基站。天線類型推薦選用1.8GHz或2.1 GHz寬頻雙極化定向天線(2端口或4端口),天線端口數(shù)可根據(jù)實際需求決定。以三扇區(qū)基站為例,2端口天線需布放6根饋纜,4端口天線需布放12根饋纜。安裝形式可共用已有塔桅安裝,或新建塔桅安裝,同時考慮承重和風荷要求。主設備優(yōu)先選擇分布式基站設備,如果條件允許,也可選用宏基站設備。

      該方案的優(yōu)點是便于LTE系統(tǒng)后期的網絡維護和優(yōu)化,便于保證LTE網絡性能、便于后期的升級改造,而且不會對現(xiàn)網的正常運行產生影響。

      方案2:與現(xiàn)有基站共站建設,且缺少空余天面空間獨立部署LTE系統(tǒng)天線。天線類型推薦選用2.1 GHz 或2.6 GHz寬頻雙極化多模定向天線(4端口、6端口或8端口),天線端口數(shù)可根據(jù)實際需求決定。部署天線系統(tǒng)時需利用該多模天線替換掉原有2G或3G天線,利舊原有塔桅安裝同時考慮承重和風荷要求。主設備優(yōu)先選擇分布式基站設備,如果條件允許,也可選用宏基站設備,需注意天線端口數(shù)的對應。

      該方案的優(yōu)點是可以更好的利用緊張的天面資源,通過多天線、波束賦形等技術顯著提升系統(tǒng)容量、平均吞吐量等;缺點是施工時會中斷原有網絡的運行,后期網絡維護優(yōu)化時不可以獨立調試單一制式網絡的天線角度及其他參數(shù)。目前,大部分天線系統(tǒng)具體參數(shù)如表4所示。

      表4 常用LTE天線系統(tǒng)參數(shù)簡介

      綜上所述,4、8天線尺寸、重量均比較大,會對施工增加一定難度,但在LTE網絡中應用會使吞吐量、覆蓋質量顯著提高,且使用多模寬頻天線還會節(jié)省天面空間,適用于天面空間或站址資源緊缺的市區(qū)密集區(qū)域場景,合理利用該技術將對實現(xiàn)LTE網絡連續(xù)、高質量覆蓋有很大幫助。2天線產品對于天面要求低、饋線少易于安裝,可主要在部分實施受限的場景使用,如天面受限站點、物業(yè)和居民對大面板天線反感較大難以實施的站點、街道站、高速公路站點、補盲站點等。下面就上述多天線應用場景進行覆蓋仿真分析。

      4 覆蓋能力仿真結果分析

      考慮到多天線技術在LTE網絡的成熟應用及上述幾種基于多天線技術的建設方案,在現(xiàn)有2G/3G網絡站點的數(shù)據(jù)熱點區(qū)域進行TD-LTE與LTE FDD系統(tǒng)混合組網站點規(guī)劃,在此基礎上進行公共信道的覆蓋性能仿真,其主要參數(shù)如表5所示,規(guī)劃仿真結果如圖1所示。

      表5 LTE混合組網覆蓋性能仿真主要參數(shù)

      圖1 網絡仿真結果

      由仿真結果(備注:藍色線框區(qū)域部分為本次覆蓋仿真范圍)可看出,信號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參考信號接收功率)(單位:dBm)>-110的比例占到90%以上,RSRP(單位:dBm)>-100的比例達到65%以上,規(guī)劃區(qū)域RSRP平均值為-110 dBm以上,基本達到工程標準。實際組網建設過程中,通過科學的基站設備選型、天線部署以及后期詳細的網絡優(yōu)化可以達到更好的覆蓋效果。

      5 結束語

      不同于傳統(tǒng)2G/3G通信系統(tǒng),LTE系統(tǒng)可采用多天線、波束成形等關鍵技術提升系統(tǒng)綜合性能,且相比2G/3G系統(tǒng),LTE對信號質量更敏感,對提升系統(tǒng)覆蓋性能、容量性能等需求很迫切。這些都說明未來網絡建設思路應從傳統(tǒng)注重場強的思路向注重信號質量轉變,使得對天線部署方案的設計更為精準。同時,未來物業(yè)的要求、多系統(tǒng)長期共存的性能需求都需要改變過去傳統(tǒng)天線系統(tǒng)部署策略,需要利用LTE多天線、波束賦形等天線增強技術提出更加精細化、更加適合提升LTE混合組網系統(tǒng)性能的LTE混合組網方案[10]。

      參考文獻

      [1]王映民,孫韶輝,王可, 等.TD-LTE技術原理與系統(tǒng)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15-28.

      [2]Erik Dahlman, Stefan Parkvall, Johan Skold.4G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 [M].UK: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011:134-137.

      [3]李曉鶯.FDD與TDD完美融合構建面向未來的優(yōu)質LTE網絡[J].通信世界, 2013(30):33.

      [4]高頔.LTE-FDD與LTE-TDD混合組網研究[J].電信技術, 2014(6):66-68.

      [5]3GPP TS 36.104.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S].2009.

      [6]陳建剛.LTE-FDD多天線部署策略淺析[J].電信網技術, 2013(8):57-61.

      [7]程鴻雁,朱晨鳴,王太峰, 等.LTE FDD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393-401.

      [8]藍萬順.基于TD-LTE多天線技術的精細化天面設計方案研究[J].通訊世界, 2014(16):23-24.

      [9]張忠皓.TD-LTE和LTE FDD融合組網天饋部署策略研究[J].郵電設計技術, 2014(7):62-66.

      [10]徐暉,艾明等.LTE網絡融合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96-98.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TE hybrid networking based on multi-antenna technology

      WANG Huan-bin1, YUAN Quan1,2
      (1 Institute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2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bstractMulti-antenna technology is the key technology of TD-LTE and FDD LTE system, which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 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TE network, latter maintenance ,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so on.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antennatechnology in LTE hybrid networking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nk budget,site selection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 scenarios, covering simulation, and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LTE hybrid networking.

      KeywordsLTE; hybrid networking; antenna system; multi-antenna technology

      News

      中國移動聯(lián)合Linux基金會和華為共同發(fā)起OPEN-O項目倡議

      2月23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Linux基金會、中國移動、華為聯(lián)合發(fā)起OPENOrchestrator (OPEN-O)項目倡議,該項目旨在集合產業(yè)力量,共同開發(fā)業(yè)界第一個NFV/SDN融合的協(xié)同編排器開源軟件,實現(xiàn)全網資源的動態(tài)可視化構建、加速多廠家相互集成、方便個人和企業(yè)客戶靈活定制運營商的網絡資源,目前已得到來自Brocade、中國移動、中國電信、Dynatrace、Ericsson、F5 Networks、GigaSpaces、華為、Infoblox、Intel、KT、Raisecom、Red Hat、Riverbed以及中興等公司的支持。NFV、SDN、云計算等下一代網絡技術正在推動電信運營系統(tǒng)從“人工系統(tǒng)”走向“實時的自治系統(tǒng)”。傳統(tǒng)的電信系統(tǒng)大多是廠商封閉自行開發(fā),運營商發(fā)展新業(yè)務、引入新技術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成本?;陂_源的軟件框架,以OPEN-O為核心進行開放網絡技術集成,可以幫助運營商快速引入NFV/SDN技術,加速業(yè)務創(chuàng)新。Linux基金會執(zhí)行總監(jiān)Jim Zemlin表示:“OPEN-O開源項目發(fā)起于中國,立足于全球。項目將聯(lián)合產業(yè)力量,共建業(yè)界首個跨NFV和SDN的統(tǒng)一協(xié)同編排器,對推進SDN/NFV產業(yè)的深度融合和創(chuàng)新意義非凡。”

      (摘自:通信世界網)

      收稿日期:2016-01-07

      中圖分類號TN92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5599(2016)03-0079-06

      图片| 孟州市| 米易县| 蓬莱市| 万载县| 莎车县| 交口县| 南投县| 宁德市| 和平区| 汉川市| 鄂温| 宜都市| 太保市| 老河口市| 乌拉特前旗| 甘泉县| 黄浦区| 佛山市| 临洮县| 富阳市| 罗田县| 本溪| 榆树市| 泰安市| 叙永县| 淮安市| 墨竹工卡县| 行唐县| 锦州市| 石狮市| 汶上县| 都安| 南皮县| 满城县| 女性| 喀什市| 洛扎县| 巫山县| 台山市|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