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著毛毛雨,路經(jīng)天橋底,見老人打著傘,坐在梯階上,雙眼望前,動也不動。
在干什么?等人?靜觀?都不像。沒事做,是一定的。
酒樓飲茶,入口處有一小丑,年輕人扮的,拿著一個泵,把彩色膠球打入一半的氣,然后折成一個個小圓球,組合成一只米奇老鼠,送給小孩,歡天喜地。
“請來的,”酒樓伙計說,“一個小時700元?!?/p>
“平時上不上班?”我問年輕人?!霸趯懽謽撬托拧!彼卮?。
“做氣球玩具的技術,是誰教你的?”
他搖頭:“沒人教,到書店買一本書,看圖識字學會的?!?/p>
“真厲害?!蔽艺f。
他又搖頭:“不是什么高科技,失敗了再學,不會學不到的?!?/p>
“一個月能賺多少?”我問。
“寫字樓4000多元?!彼拱椎鼗卮穑懊總€星期天跑兩場。一場700元,兩場1400元,再乘以4,是5600元,加起來也有10000元,夠用了?!?/p>
“酒樓怎么知道?”我又問,“他們怎么會請你?”
“每一家去表演給他們看,每一家去問問,總可以問到一兩家?!彼f。
喜歡他,喜歡得要命。
天下總分幾種人,有的不肯進取,不肯學習,就那樣過一生,有的肯搏,出人頭地。
天生的嗎?遺傳因子在作怪。有的坐在天橋下,有的綁氣球。有因必有果,也不必歧視前者,寄予同情,足夠矣。
(選自《看得開,放得下,才是人生》)
賞讀
生活中,到處有像文中的老人和年輕人這樣的人。兩者相比,作者給出了“同情”的對象及原因。這對于我們慣常的同情弱者的思維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練習
1.請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文章開頭寫“路經(jīng)天橋底,見老人打著傘,坐在梯階上”,在結構和內(nèi)容表達上有什么作用?請分別概括。
3.請揣摩“有因必有果,也不必歧視前者,寄予同情,足夠矣”這句話的深意。
4.“喜歡他,喜歡得要命?!痹噷懗觥拔摇毕矚g年輕人的理由以及作者描寫這一人物的作用。
5.“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一曲《愛的奉獻》讓多少人伸出了援助之手,獻出了愛心,給予弱者幫助??刹虨懻J為“有因必有果,也不必歧視前者,寄予同情,足夠矣?!蹦阗澩姆N觀點?請說出理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