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華
2007年,國家正式頒布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進行了修訂(以下簡稱《國家標準》),從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對促進和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不斷增強學生體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進了學生體質發(fā)展,促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但筆者發(fā)現(xiàn)目前《國家標準》實施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提出疑惑及建議,不恰當之處敬請同行指導。
一、《國家標準》測試的時間
《國家標準》測試及數據上報時間都規(guī)定在第一學期。2007年至2012年實施《國家標準》測試數據上報時間要求是每年的12月31日前,2013年至2014年測試數據上報時間變更為每年的10月31日前。筆者認為,這樣是不合理的。首先,學生升學到高一級年級,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最多只有一個多月,但測試指標都對應提高了一個級別;其次,有的測試組別另新增測試項目,如:小學三年級新增1分鐘仰臥起坐項目,小學五年級新增50米×8往返跑項目,初一年級新增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和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項目,新增測試項目的成績,學生也很難在一個多月時間里得到提升。
建議把《國家標準》測試及數據上報時間規(guī)定到每學年度的第二學期,如每年5月30日前。這樣學生有了較長的時間進行各個項目的練習,逐步提高每個項目的成績,有利于學生向更高的一個等級努力,從而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信心。
二、《國家標準》測試的部分項目指標
我們在組織實施《國家標準》測試成績統(tǒng)計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男、女生優(yōu)秀率人數從初一到高三都存在著不均衡的現(xiàn)象,特別是初一年級比較嚴重。如:初中階段的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項目的指標,特別是初一年級的引體向上,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很少進行練習甚至都沒有練習過引體向上,且在初一年級練習時間又短,只有很少一部分男生能達到優(yōu)秀級,大部分學生都不能達到及格等級,初一年級引體向上標準讓大部分學生可望不可及,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但女生的1分鐘仰臥起坐,因在小學階段就開始進行練習,大部分學生能達到良好等級水平,造成男生總評優(yōu)秀等級人數遠遠少于女生。
可以適當降低男生的引體向上合格指標,有利于學生制定好努力的目標,通過練習逐步提升自己的成績,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和課外活動的興趣。比如:800米/1000米各等級指標比原來有所下降,原來初一、二年級男生及格標準是4'50"、初三年級是4'34",現(xiàn)修改成5'20"、5'05"、4'55";原初一年級女生及格標準是4'20",初二年級是4'34"、初三年級是4'23",現(xiàn)修改成4'55"、4'50"、4'45"。修改后能讓大部分肥胖的學生,通過平常的訓練就能達到及格等級,學生經過體育鍛煉后有了信心,進而激發(fā)其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三、《國家標準》測試取消的項目
目前《國家標準》測試取消了擲實心球、籃球運球、足球運球、排球墊球等項目,變?yōu)榻y(tǒng)一按規(guī)定項目進行測試,學生沒有了選擇的余地,不利于調動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
建議在《國家標準》測試項目中增加學生自選項目,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長進行選擇,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從而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身體鍛煉,促進體質健康發(fā)展。據調查,我國16歲以上居民中有66.74%的人不參加任何體育活動,其中相當多的人是因為對體育缺乏興趣,占各種不參加體育活動原因的第3位。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性的源泉,如果學生對體育運動失去興趣,就不可能積極參加身體鍛煉,勢必影響學生身體健康發(fā)展。比如:引體向上不好的學生可以選擇擲實心球項目進行測試、立定跳遠不好的學生可以選擇跳繩項目進行測試等等,這樣學生就有了自主選擇權。拓寬《國家標準》測試項目,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四、《國家標準》測試數據的準確性
調查發(fā)現(xiàn),在實施《國家標準》測試時,有的學校在體育課堂上由體育教師進行測試,沒有統(tǒng)一進行測試;有的學校雖然進行了統(tǒng)一測試,但裁判員大多數是學校的文化教師,測試成績誤差較大。筆者2015年統(tǒng)計24所初中初三年級學生共5816人,從初一年級到初三年級達到《國家標準》優(yōu)秀等級的人數,各學校相差較大,其中有一所學校優(yōu)秀人數高達到93.1%,最低的學校優(yōu)秀人數占13.87%,平均優(yōu)秀率達56.8%,這樣的測試數據準確性可信度不高。
各學校在實施《國家標準》過程中要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制定規(guī)劃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建立完備的獎勵、問責制度。同時,在《國家標準》測試前對參加測試的教師要統(tǒng)一進行業(yè)務培訓,并簽訂誠信協(xié)議,建立誠信記錄檔案。在測試過程中須有當地風行監(jiān)督員、教育行政部門紀檢人員和學生家長代表到現(xiàn)場督測,并及時公示測試成績,建立完善每一位學生的測試成績文本檔案和電子檔案。各市縣區(qū)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和完善監(jiān)督機制,確保《國家標準》測試數據的真實性。比如:南通市教育局每年根據各學校上報的成績數據進行統(tǒng)計,對各縣區(qū)上報《國家標準》測試成績優(yōu)秀率前五名的學校實行必檢制,對其他學校實行抽檢制,成績浮動在10%以上的學校,認定上報成績無效,責令學校重新組織測試,并追究校長和相關測試人員責任;對擅自修改學生成績、有弄虛作假行為的,追究當事人和校長責任,取消當事人、校長和學校當年評優(yōu)評先資格等,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國家標準》測試成績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編委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 汪曉贊,季瀏.新時期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的轉型與發(fā)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7(3).
【責任編輯 鄭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