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鷹
?
井岡之子
——讀胡剛毅詩集《每個人都是一棵走動的樹》
◎袁鷹
誰是井岡之子?
廣義地說,凡是在井岡山出生、成長,凡是在井岡山地區(qū)生活、工作、戰(zhàn)斗過的男兒,都能自己或被別人稱作井岡之子,那是沒有疑義的。
狹義地說,可能只有那些為井岡山流過血水、汗水和淚水的,那些將自己全部生命融入井岡山一草一木的人,才有資格擔(dān)當(dāng)這四個字而無愧色。
我以為,胡剛毅是屬于后者。
他的雙親,是20世紀(jì)50年代后期第一批響應(yīng)黨的號召從家鄉(xiāng)湖南上山的青年建設(shè)者,把青春和一腔熱血灑在這片紅土地上。用現(xiàn)在的名詞說,就是青年志愿者。剛毅是迎著井岡山上綻開的紅杜鵑誕生,喝著井岡山清清的溪水長大的。井岡山生他、養(yǎng)他、哺育他、磨煉他、充實他,催發(fā)他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井岡山之子。
從1960年至今,我有幸四上井岡山。1991年第三次上井岡山時才同剛毅認(rèn)識,從此結(jié)成忘年交。用“忘年交”這個詞未免有點倚老賣老,卻是實情。我1960年第一次上山,剛毅尚未出世。十年以來,每次想起井岡山,我立即想起一個清癯精干又熱情如火的身影。在我的記憶里,他的形象,似乎應(yīng)該嵌在滿山蒼松翠竹、淙淙瀑布和五彩杜鵑叢中,才是最合適、最貼切的位置。不時讀到剛毅作為井岡山一個宣傳工作者為報紙所寫的通訊報道,又讀到他寫井岡山和其他內(nèi)容的詩篇,這種印象就更加強烈。他的青春年華,他的喜怒哀樂,他的聰明才智,都化作一絲一縷詩情,全織進井岡山這幅絢麗斑斕的彩色畫卷中,渾然一體,難以分開。沒有井岡山就沒有胡剛毅。剛毅若不是在井岡山,而是在衡陽故鄉(xiāng),在長沙、南昌、武漢或是別的地方,他也會發(fā)光,也會在詩歌或者其他方面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但絕對寫不出這本詩集。
剛毅的詩,充溢靈氣,而其靈動正源于對大自然萬物的愛的深沉和執(zhí)著追求。讀他的詩,無論是春風(fēng)春景、秋月秋蟬、夏云暑雨、冬月祁寒,還是日月星辰、大河小溪、泥土枯樹、飛花彩蝶,無不入境去俗,叫人魂逐飛蓬,長歌不已。我只想說,剛毅的詩是愛的心靈燭照,其思辨的感悟之語,即如小草吧,卻也少不了那份清純。
寫到這里,窗外細雨綿綿,身上似乎有些寒意了。這時,剛毅的電話恰巧來了,聽著他那熟悉的聲音,忽又蒙上一層親切。與剛毅交往十多年了,論為人,他真誠純乎自然,是屬于遠離世俗的淡然的那一種。談起這一點,我想起他那首《?!返脑娋洌骸昂┖竦呐笥?誠實的伙伴/瞳仁/永遠/映著赭黃的泥土和人?!?/p>
又如他的詩《捷徑》:“他因為他的聰明/失去了她/我因為我的笨傻/獲得了愛∥小溪穿山繞澗是他么/從懸崖上跌落下來成為瀑布/是我么?”
然而,我的意思似乎還未完全表達。應(yīng)該說,剛毅恰如一片紅楓葉,雖然并非渾然通紅,但是在深秋繁霜降臨時,在樹木多半凋零時,在黃與綠的斑駁中,這楓葉以緋紅的亮色映照心界。十多年了,我只記著這位年輕朋友的真摯、熱誠和剛正,以及他那美好的心靈。
剛毅的目光關(guān)注現(xiàn)實社會,他執(zhí)著地追索人生的真諦。“你想甜蜜一生嗎?/向甘蔗學(xué)習(xí)吧!/走一條向上的陡峭路……”一顆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心躍然紙上。他也常陷入沉思的痛苦之中,剛正、耿直、嫉惡如仇的性格,使他被冷酷的現(xiàn)實撞得遍體鱗傷。從《小人像稗草躲在稻禾中間》等詩中,他對正義與邪惡交鋒的勝者給予希望,又表達了憂慮:“稗草的生命力比稻草強二十倍。”又如《荷花的故事》的詩句:“謠言啊,是一顆顆邪惡的種子/人們的心啊,是它肥沃的土壤么?”飽含悲憤之情,是血與淚的控訴。他詩情的靈感如滿天繁星,對現(xiàn)實生活有失望、有遺憾,但更多的是熱愛,是對真、美、善的追求。正是這些,使他的詩作處處閃爍著對大自然、對人類、對生命、對愛的深情。
剛毅第二本詩集由詩刊社編輯出版(第一本詩集為《生命與大?!罚覟樗吲d。剛毅詩如其人,清新自然,含蓄不露,樸實無華,卻蘊藏著質(zhì)樸、自然、深沉的美。他的詩作想象豐富,狀物寫人,設(shè)巧精構(gòu),雅意深篤。他摒棄那些內(nèi)容和立意上脫離時代、脫離群眾,語言和手法上晦澀離奇、故弄玄虛的詩,走一條清新、健康、明朗的創(chuàng)作道路。
這正是井岡山的風(fēng)格,井岡山的氣質(zhì),井岡山的美。
剛毅還年輕,《每個人都是一棵走動的樹》是他風(fēng)華歲月的一段心語。四十三歲后的他該會如何呢,他的情感、他的言語、他思辨的頭腦還會采用什么方式去表達呢?這該是我大歡喜地等待的了。
剛毅將他這本詩集定名為《每個人都是一棵走動的樹》,自有他的寓意,他的企盼,他的追求。他是一條小溪,百轉(zhuǎn)千回,走出深山幽澗,流進波濤洶涌的江河,最后奔向廣袤浩淼的大海。井岡山是他的故鄉(xiāng),大海是他的歸宿。他有過這樣的詩句:“思想泅入江河激流/化作一尾魚/到深水里靜靜傾聽濤聲/踩著江河的腳印走去/大海就在前方?!边@里的思想感情是純凈的,語言是樸實的,沒有壯志豪情、驚濤駭浪,有的是真誠和深邃。他只把自己“化作一尾魚”,即使是小小一尾魚,只要認(rèn)定目標(biāo),一步一步往前游,一樣可以游進進大海,不管大海有多遠。即使小小的山泉,只要最終匯入大海,就得到了永恒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