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 子
刺猬相擁
◎ 草 子
了半晌,看到老公沖我使眼色,一瞧,弟弟抹眼淚呢。“你今天怎么了?”我沖他嚷嚷。弟弟也沖我嚷:“我就得開你家的車!讓開也得開,不讓也得開!”說完他號啕大哭。之前這么多年,我擠兌、拒絕他的次數(shù)還少嗎?但他從來也沒像今天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哭給我看??!其他賓客已經(jīng)起身離席,父母也黑著臉要回家。我精心策劃的生日宴就這樣被弟弟搞砸了。
回家路上,女兒樂不可支:“舅舅居然哭了,真好笑!”“不準你說我弟弟!”我大聲嚷嚷過后,突然意識到:弟弟的眼淚其實不僅僅是借車遭拒那么簡單。這幾年來,我的寬裕、大方減輕了他的經(jīng)濟負擔(dān)沒錯,但我由此而來的自得和對他的擠兌加重了他的心理負擔(dān)。
我趕緊給弟弟發(fā)短信:這點兒事也值得哭?瞧你這出息!我借給你車還不行嘛!用多少天都成!他回復(fù)得倒很快:當(dāng)著那么多人顯擺你有錢,一輛破車都不借給我算什么姐姐!
換成以前,被弟弟這么擠兌我肯定大發(fā)雷霆,但這一次,我真的意識到自己錯了,所以弟弟去內(nèi)蒙古前一天,我將車加滿油,親自給他送過去。他激動得什么似的,摸摸這,碰碰那,像小時候那樣拽著我的胳膊說:“老姐,對不起啦!”
這事讓我明白:和親人相處,除了愛,更要給他尊嚴。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工作之后,我有能力了,竭盡所能地對媽媽好——給她買禮物,帶她去各種餐廳吃飯,幫她買房子,琢磨著帶她出國旅游……我想,自己為母親用心地張羅,她應(yīng)該開心,全然接受,所以當(dāng)母親的想法與我不同時,我們就會爭吵、發(fā)脾氣,仿佛兩只刺猬,需要彼此溫暖,卻不敢擁抱。
我開始反思:我的行為和想法背后有愛嗎?我確信是有的。但若是以我的標準去愛母親、要求母親,那么這種愛就是“剛性的愛”,缺乏尊重和寬容。
其實,母親也一直在按著她的標準盡力愛我:小時候,父母工作條件艱苦,她就把我寄養(yǎng)在上海的奶奶家、南京的外婆家;在我上學(xué)的十幾年間,每天都吃著母親做的花樣翻新的早餐和晚餐,她還經(jīng)常騎車20分鐘趕回家給我做午飯;我懷孕后,母親到北京來照顧我,接著照顧了我的女兒三四年;我家的每一幅窗簾、每一床被子都是她做的……愛,其實一直流淌在我們心間,只是我們表達的方式迥異。
慢慢地,我做出改變,嘗試著去理解、欣賞和關(guān)愛母親,用她喜歡的方式。
回老家看望母親時,我靜靜地坐著,聽她“轉(zhuǎn)播”報紙和電視上的新聞,聽她絮叨些家長里短的糾紛。我由衷地表揚她:“喲!這些我都不知道,您的記憶力真好!”“您比我這學(xué)心理學(xué)的還專業(yè),對別人的共情很到位。”偶爾,我也陪母親看電視劇,和她一起發(fā)發(fā)牢騷。
母親的生日快到了,我除了郵寄一些食品(她無意間提到的),還會寫一些溫暖的祝福,并附上十幾張女兒的近照,隨后打電話問候:最近如何呀,有啥開心或煩心的事兒,等等。
現(xiàn)在,母親變得開心多了,經(jīng)常和親友念叨:“小紅學(xué)心理學(xué)之后,懂事多了。”她對自己也很驕傲:“我覺得自己不老,腦子還能記很多東西。你們忙,我就主動給你們打電話?!庇袝r候,她也主動承認錯誤:“我這樣做雖然是好心,但可能傷著別人?!?/p>
以前,我和母親都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愛送給對方,希望對方高興、感恩?,F(xiàn)在,我們既傾聽對方“愛的語言”,也告訴對方“這才是我需要的愛”。
(摘自《綻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圖/伊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