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的結構及量表編制

      2016-04-23 17:48:24王睿迪
      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6年4期
      關鍵詞:手機依賴智能手機大學生

      王睿迪

      摘要通過查閱文獻,訪談,半結構式問卷調(diào)查,

      分析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的結構,編制符合當前形勢的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并對其進行信效度檢驗。

      隨機選取323名在校大學生作為第一組樣本進行預測,對結果進行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問卷;隨機選取311名在校大學生作為第二組樣本,進行正式施測,結果用于驗證性因素分析。形成的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共43個項目,4個維度,可以解釋因素變量的62698%。量表分為戒斷性,突顯性,興奮性滿足感,手機消費4個維度,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為研究當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有效測量工具。

      關鍵詞智能手機;手機依賴;大學生;量表編制

      分類號B841.7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4.008

      1引言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會發(fā)布《2015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業(yè)綜述與2016發(fā)展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11月,中國手機上網(wǎng)用戶數(shù)已超過905億,月戶均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流量突破3665兆。這意味著,中國的手機用戶再次創(chuàng)下新高。同時,手機使用過程中也產(chǎn)生了一系列依賴問題,特別在大學生中。Thomée, Hrenstam 和Hagberg(2011)的研究顯示,年輕人過度使用手機造成了壓力增加、睡眠障礙等問題。Moisio和Risto(2003)的研究發(fā)現(xiàn)青年人使用手機進行網(wǎng)上購物等也成為普遍行為。因此,眾多的大學生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過程中出現(xiàn)了各種依賴現(xiàn)象,手機依賴已經(jīng)對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嚴重危害(賀金波,陳昌潤,鮑遠純,雷玉菊,2012)。

      目前,國內(nèi)對手機成癮概念的界定和測量還沒有公認的標準。師建國(2009)認為手機依賴癥(mobile phone addiction)又稱手機綜合征、手機焦慮癥、手機成癮,是指個體因為使用手機行為失控,導致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明顯受損的一種癡迷狀態(tài)。邱致燕、張斌、徐沁格、朱楠和崔潤紅(2014)則認為手機成癮應該被界定為一種新型的醫(yī)學臨床障礙,其本質(zhì)屬性包括耐受性、戒斷性、社會及心理功能受損,不涉及任何具有直接生物效應的物質(zhì),即不對手機本身產(chǎn)生依賴癥狀,而是以手機為中介的功能成癮。

      針對大學生手機依賴這一問題,國內(nèi)外學者也做了一些相關的量表編制研究。在國內(nèi),徐華、吳玄娜、蘭彥娜和陳英和(2008)編制了大學生手機依賴量表,該量表共13個項目,包括耐受性,戒斷性,社會功能,生理反應四個維度。熊婕、周宗奎、陳武、游志麒和翟紫艷(2012)進一步編制了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量表,共16個項目,分為“戒斷癥狀”“突顯行為”“社交撫慰”和“心境改變”四個維度。蘇雙、潘婷婷、劉勤學、陳瀟雯、王寧靜和李明月(2014)編制的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量表(SAS-C)共22個項目,包含六個維度,且提出了“手機APP使用”“手機APP更新”這兩個新的維度。姜永志和白曉麗(2013)編制的大學生手機依賴量表共22個項目,包含“強迫性使用”“戒斷性反應”“關系卷入”“身心健康不良”和“人際疏離”五個維度。在國外,Toda,Monden, Kubo和Morimoto(2006)則針對女性群體編制了手機依賴量表,共20個項目。Bianchi, James和 Phillips(2005)編制了手機問題使用量表(MPPUS),共27個項目,該量表包括“耐受性”“戒斷性”“渴求性”“逃避其他問題”和“產(chǎn)生消極的后果”五個維度,是當前在國外使用較多的量表。Billieux, Van der Linden和Lucien(2008)編制的手機的問題性使用問卷(PMPUQ),包括30個項目,提到了“禁止使用”“危險使用”“財務問題”和“依賴癥狀”四個維度。Chóliz(2012)開發(fā)了手機依賴測量(TMD),共包括22個項目。近兩年,LopezFernandez, HonrubiaSerr ano, Freixa和Gibson(2014)則對西班牙語的MPPUS進行了修訂,編制了青少年手機問題使用量表(MPPUSA),比MPPUS更具有可靠性。

      雖然已經(jīng)有了一些關于大學生手機依賴的量表,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智能手機已經(jīng)取代以往的手機,人們使用手機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通訊?,F(xiàn)有的量表基于單一功能的手機進行編制,并不能滿足對智能手機使用情況的測量。雖然蘇雙等(2014)的量表中提到了智能機的APP使用維度,但這一維度的項目太少,不足以作為一個全面的界定。還有的量表只針對單一性別群體,而現(xiàn)在的手機使用群體的性別差異并不大。因此,開發(fā)符合當前智能機潮流的、結構完整的、項目豐富的量表甚為重要。

      本研究將手機依賴界定為:將過多的時間和金錢花在手機上,喜歡借助手機解決生活事件,并由此感受到生理上的疲勞感并波及社會關系,且脫離手機時產(chǎn)生會焦慮、緊張等心理不適感。針對當前手機普及潮流中所出現(xiàn)的一些新問題,本研究致力于編制一個信效度高且更適應當前的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為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個更適用的測量工具。

      2研究方法

      21訪談

      為了了解大學生的智能手機使用情況,先對8名在校大學生進行開放式訪談。同時,借鑒已有的研究,查閱相關文獻與綜述,進一步總結出了半結構式問卷。問卷主要包括大學生智能手機使用情況,是否有強迫使用,戒斷性,突顯性,興奮性滿足感,社交安撫,手機消費,促進學習行為,資訊了解等行為。戒斷性是指在遇到手機不在身邊或禁止使用手機時,身體會出現(xiàn)一系列不適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反應(王薇,2011)。突顯性是指過分關注手機,使得學習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亂。興奮性滿足感是指將手機視為獲得滿足感的一種寄托,通過美化包裝手機而達到視覺快感。手機消費(Massé,2011;Pearson,2012)是指使用手機進行購物的消費行為,并傾向于代替現(xiàn)金的使用。社交安撫是指在社交過程中,通過使用手機來排解社交帶來的壓力,減輕自身的緊張感。

      22問卷調(diào)查

      在訪談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多個專業(yè)不同年級的21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半結構式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提綱包括:(1)日常生活中,你在使用手機時大部分時間在做些什么?(2)你會經(jīng)常給手機更換壁紙,桌面,主題嗎?(3)當你手機離身時,你會有什么感覺,是否感到恐慌或擔心;(4)睡覺前會經(jīng)常玩手機嗎?有沒有不玩手機就睡不著的感覺?(5)你覺著花大價錢買一部漂亮的手機值得嗎?為什么?(6)在你無聊時,孤單時會不會想到使用手機;(7)手機對你的注意力影響大不大?如何產(chǎn)生影響。通過對調(diào)查結果的整理,發(fā)現(xiàn)戒斷性,興奮性滿足感,突顯性,手機消費最為突出。

      23被試

      第一組:隨機選取328名在校大學生為對象,完成預測,有效問卷323份,其中,男生152人,女生171人,且年齡在18~23歲之間。結果用于預測問卷結構。

      第二組:隨機選取313名在校大學生,完成正式施測,其中有效問卷311份,男生146人,女生165人,且年齡在17~23歲之間。結果用于問卷的驗證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檢驗。

      第三組:在正式施測4周后,隨機選取原第二組被試中的93名同學,再次施測。結果用于問卷的重測信度分析。

      24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的項目形成

      根據(jù)訪談結果,結合《美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手冊》(DSM-IV)中關于物質(zhì)成癮的6項診斷標準(突顯性、耐受性、沖突性、興奮性、戒斷性和復發(fā)性)和現(xiàn)有的國內(nèi)外與智能手機對大學生的影響的相關研究,進一步綜合和更新。初步編制了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共包括65個項目,理論構想:戒斷性,突顯性,興奮性滿足感,手機消費四個維度。

      戒斷性體現(xiàn)在如果幾天不看手機會感到焦慮不安、情緒不穩(wěn)定等癥狀,例如,“沒有手機我會坐立不安”等項目;突顯性體現(xiàn)在當和朋友無話可說時會打開手機瀏覽,當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煩時會使用手機來平復自己的情緒等行為,例如,“我經(jīng)常有‘我的手機鈴聲響了的感覺”等項目;興奮性滿足感體現(xiàn)在視覺滿足,APP使用(蘇雙,等,2014)等方面,通過“我會在沒事的時候瀏覽手機外殼或者手機主題,手機壁紙等,并想盡可能看更多”等項目體現(xiàn)出來;手機消費更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維度,大學生在購物時傾向于使用手機進行支付,經(jīng)常使用手機進行轉(zhuǎn)賬匯款,希望手機可以成為錢包,減少使用現(xiàn)金,例如,“我購物時盡量使用手機進行支付”等項目。問卷計分方式采用李克特式五點計分法,分別為:非常符合,比較符合,一般,比較不符合,非常不符合,并依次為1~5分。

      25數(shù)據(jù)處理

      運用SPSS160與Amos17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樣本一進行項目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轉(zhuǎn)法對樣本一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極大似然法對樣本二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對樣本二進行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對樣本三進行重測信度檢驗(葛纓,向晉輝, 劉清,張進輔,2015)。

      3結果分析

      31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的初測及結果

      311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描述性統(tǒng)計情況

      312項目分析

      以問卷總分最高的27%和最低的27%作為分界線,分成高分組和低分組。以被試的高低分組為自變量,以各項目得分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每個項目得分的平均數(shù)差異均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

      對每個項目與總分之間進行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各個項目與總分之間的相關都可(r>04),且各項目之間的相關也可(r<08)。分析后保留所有項目。

      313探索性因素分析

      對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初始問卷的65個項目進行了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顯著,卡方值為6202,p=000(p<001),并且KMO=0899,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最大方差正交旋轉(zhuǎn),迭代250次。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14個,可解釋因素變量的73017%。通過觀察碎石圖發(fā)現(xiàn),前4個因子有一個陡降,從第4個以后每個因子對累積的解釋總變異的百分比貢獻很小。分別抽取4個因子和5個因子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4個因子的量表結構比較合理。刪除因子負荷低于04的14個題目。對剩余的51個項目再次進行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4個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方差累積貢獻率為61810%。再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將解釋不同維度的項目刪除。此過程刪除項目8個,剩余43個項目。再次對剩余的43個項目進行KMO和球形Bartlett檢驗,結果顯著,卡方值為5094,p為000,并且KMO=0907,再次采用主成份分析法進行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4個因素方差累積貢獻率為62968%,并且未發(fā)現(xiàn)解釋不同維度的同一項目。最終剩余題目43個,共4個維度,根據(jù)每個維度的項目對其進行命名,分別為因子一:戒斷性,包含14個項目;因子二:興奮性滿足感,包含11個項目;因子三:突顯性,包含11個項目;因子四:手機消費,包含7個項目。各個項目在其所屬維度上的負荷均在0467~0798之間(見表2),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

      32量表的信度與效度分析

      321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

      總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數(shù)為0965,“戒斷性”“興奮性滿足感”“突顯性”“手機消費”四個分維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數(shù)分別為0913、0889、0885、0916,表明問卷信度較好。

      322重測信度

      在施測4周后,選取原樣本中的93名被試進行重測,重測信度為0925,表明重測信度良好。

      323量表的效標效度分析

      以大學生對自己的手機依賴程度的自評分數(shù)為效標,得到與量表的四個維度和量表總分的相關系數(shù)均在0178~0493之間,且相關均達到顯著性水平。

      334量表的結構效度

      計算被試的測驗總分與興奮性滿足感總分,手機消費總分,戒斷性總分和突顯性總分之間的相關,結果發(fā)現(xiàn),相關系數(shù)均在0431~0883之間,p<001,且相關均達到顯著性水平(見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各分問卷與總分之間的相關在0699~0883之間,說明各分問卷與總問卷的相關度很高。而且各分問卷之間的相關在0431~0679之間,且相關達到顯著性水平。說明各分問卷之間既相互關聯(lián)同時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時,各個分問卷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遠遠小于分問卷與問卷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說明問卷的結構效度良好。

      運用極大似然法對構想的四因素模型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得到模型各擬合度指數(shù)為:χ2=1813605,df=833,χ2/df=2177,RMSEA=0060,CFI=088,NNFI=086,GFI=089。根據(jù)因素分析的修正指數(shù),發(fā)現(xiàn)需要對項目53和54的誤差項之間設置相關路徑,查閱發(fā)現(xiàn)項目53為“當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煩時我會使用手機來平復自己的情緒”,項目54為“當孤獨時我會用手機減少孤獨感”,這兩者在理論上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故設置項目53和54的誤差項之間的相關路徑。再次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得到結果χ2=1779561,df=832,χ2/df=2138,RMSEA=0056,CFI=089,NNFI=087,GFI=089。再根據(jù)本次修正指數(shù),發(fā)現(xiàn)需要對項目42和項目43的誤差項之間設置相關路徑,項目42為“我會關心最新的應用程序并下載到我的手機里”,項目43為“我會翻看別人的手機軟件,渴望從別人手機中發(fā)現(xiàn)有用的軟件”二者在理論上也符合相關性,故對項目42和項目43的誤差項之間設置相關路徑。再次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得到結果χ2=1653310,df=831,χ2/df=1989,RMSEA=0055,CFI=090,NNFI=089,GFI=089,多次進行此步驟,每次對修正指數(shù)顯示的需要設置誤差項之間的相關路徑的一對項目進行分析,若是同樣符合理論上的相關,便需要設置相關路徑。最終共設置了項目28和項目26,項目14和項目41,項目22和項目25,項目15和項目13,項目35和項目19,項目38和項目37,項目26和項目22,項目44和項目46的誤差項的相關路徑。最后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得到結果,見表4。

      4分析與討論

      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共包含43個項目,四個維度,分別為“戒斷性”“突顯性”“興奮性滿足感”“手機消費”。本研究依據(jù)大學生智能手機使用及手機依賴等實際情況,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提出了兩個新的維度,分別為“興奮性滿足感”和“手機消費”。經(jīng)過訪談,預測分析,正式施測,最終形成了一個信效度良好的,具有較好的代表性的維度的問卷。

      41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在本研究中,總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數(shù)為0965,四個維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數(shù)均大于088,可見,量表的信度較好。進一步分析量表的四個維度時發(fā)現(xiàn),“戒斷性”的方差貢獻率最大,信度也很高,并且這一維度所保留的項目最多,共14項。其次,“興奮性滿足感”的方差貢獻率也較高,且信度較好?!笆謾C消費”的方差貢獻率最低但其信度最高,可能是因為此維度的項目較少的原因。本量表的重測信度和效標效度等信效度都較好。驗證性因素分析的過程中,雖然建立的各觀測變量的誤差項之間的相關路徑較多,但所得的各擬合指標較理想,并且各指標滿足標準。

      42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與已有量表的對比

      首先,量表所包含的四個維度涉及大學生手機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的種種問題?!芭d奮性滿足感”和“手機消費”符合智能手機發(fā)展所帶來的變化?!芭d奮性滿足感”在大學生使用手機的過程中頻繁出現(xiàn)。例如他們經(jīng)常為手機更換包裝且更換頻率很高,換后表現(xiàn)出興奮與滿足。關于“手機消費”,大規(guī)模的手機APP開發(fā)商不斷地將消費與手機相關聯(lián),各種手機消費軟件層出不窮。蘇雙(2014)的研究中,“手機APP使用”也作為一個維度出現(xiàn)。但其研究中這一維度項目過少,可以將其歸入“突顯性”中。

      其次,“戒斷性”在徐華(2008)的研究中也有相同的維度,這一維度在熊婕等人(2012)的研究中被命名為“戒斷癥狀”,在蘇雙等人(2014)的研究中被命名為“戒斷行為”。這一維度與DSM-IV中,對物質(zhì)成癮所具有的戒斷性界定相同,都是指使用者停止或者減少某些物質(zhì)(如手機)的使用行為和頻率后所出現(xiàn)的特殊生理、心理不適感,或社會功能的受損。這一維度在Bianchi(2005)編制的MPPUS中也出現(xiàn)了,而且,這充分說明“戒斷性”是大學生手機成癮的一個重要維度。熊婕等人(2012)的研究側重于“戒斷性”和“突顯性”,蘇雙等人(2014)的研究以“戒斷性”為主,出現(xiàn)了新的“APP使用”和“APP更新”兩個維度。姜永志和白曉麗(2013)的量表中,“強迫性使用”較為突出。但現(xiàn)有量表中,“突顯行為”的重測信度較低,而本量表中的“突顯性”信效度都較好。

      綜上所述,量表的四個維度符合當前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的各方面狀況,比如許多大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且分散時首先轉(zhuǎn)移到手機上面,或受到手機的干擾導致注意力分散。進行社會交往時,使用手機擺脫心理緊張感,滿足自己想要受到關注的需要等。例如:與家人、朋友聚會吃飯時要先拍照,分享到社交軟件中。這些都是由手機依賴造成的生理、心理和社會交往問題。

      43對未來的展望

      本量表提出了兩個新的維度,分別為“興奮性滿足感”和“手機消費”,這兩個維度符合當前手機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Moisio,2003;Massé,2011),也是以前研究關注較少的方面,且“興奮性滿足感”維度上相關項目較多,是特別值得關注的。

      本量表存在的不足:量表選取的被試數(shù)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可以擴大樣本量,進行更大樣本的研究;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智能手機更新?lián)Q代速度飛快,量表在將來可能會出現(xiàn)時效性的不足;對智能手機依賴的界定還沒有得到各界的公認,本文的定義可能略有偏頗。

      5結論

      (1)本研究表明,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具有新穎的構想,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一個研究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問題的有效工具,適合對手機迅速更新?lián)Q代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問題進行測量。

      (2)大學生智能手機依賴包括“戒斷性”“興奮性滿足感”“突顯性”“手機消費”四個分維度。大學生存在以下手機依賴現(xiàn)象:遇到手機不在身邊或使用手機受到影響時,身體出現(xiàn)一系列不適反應,過分關注手機,使得學習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亂;以手機作為寄托,得到滿足感,通過美化包裝手機而達到興奮和視覺快感;使用手機進行購物,并傾向于代替現(xiàn)金的使用。

      參考文獻

      葛纓,向晉輝,劉清,張進輔(2015).心理咨詢從業(yè)人員專業(yè)認同問卷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心理技術與應用,9,24-28.

      賀金波,陳昌潤,鮑遠純,雷玉菊(2012).青少年手機依賴的測量、危害和發(fā)生機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6),822-825.

      姜永志,白曉麗(2013).大學生手機依賴量表的初步編制與應用. 教育生物學雜志,1(3),181-187.

      邱致燕,張斌,徐沁格,朱楠,崔潤紅(2014).大學生手機成癮問題探析及其危害控制.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6(6),693-696.

      師建國(2009).手機依賴綜合征.臨床精神醫(yī)學, 19(2),38-139.

      蘇雙,潘婷婷,劉勤學,陳瀟雯,王宇靜,李明月(2014).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量表的初步編制.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8(5),392-397.

      徐華,吳玄娜,蘭彥婷,陳英和(2008).大學生手機依賴量表的編制.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16(1),26-27.

      熊婕,周宗奎,陳武,游志麒,翟紫艷(2012).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量表的編制.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6(3),222-225.

      王薇(2011).手機成癮的研究綜述.科教文匯, (7),176-177.

      Adriana,B., James G., & Phillips.(2005).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8(1),39-51.

      Billieux, J., Van der Linden, M., & Lucien, R(2008). The role of impulsivity in actual and problematic use of the mobile phone.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2, 1195-1210.

      Chóliz, M.(2012). Mobilephone addiction in adolescence: The test of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TMD). Prog Health Sci,2(1), 33-44.

      LopezFernandez, O., HonrubiaSerrano, L., FreixaBlanxart, M., & Gibson, W. (2014). Prevalence of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in british adolescents. Cyber Psychology, 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17(2),91-98.

      Massé, D.(2011). Nearly half of smartphone owners use phones for mobile shopping.Microwave Journal,54(1),48-48.

      Moisio, R. J.(2003).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mobile phone consumption, everyday irritations, anxieties and ambiguities in the experiences of finnish mobile phone consumer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30(1),340-345.

      Thomée, S., Hrenstam, A., & Hagberg, M.(2011). Mobile phone use and stress, sleep disturbances,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young adul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11(1),66-76.

      Toda, M., Monden, K., Kubo K., & Morimoto, K.(2006).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healthrelated lifesty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4(10),1277-1284.

      猜你喜歡
      手機依賴智能手機大學生
      智能手機是座礦
      智能手機臉
      英語文摘(2020年5期)2020-09-21 09:26:30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機
      趣味(語文)(2018年8期)2018-11-15 08:53:00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手機依賴影響下的高職學院學風建設新途徑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6:41:46
      高校大學生手機依賴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
      時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 17:52:22
      大學生感恩、孤獨感和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45:56
      蕪湖市大學生手機使用與依賴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
      科技視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5:26:34
      智能手機
      小說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21
      镇平县| 灵武市| 珲春市| 张家界市| 香河县| 淅川县| 开原市| 准格尔旗| 隆安县| 舟曲县| 河间市| 玛沁县| 江西省| 临泉县| 贡觉县| 喀喇| 旅游| 昌江| 罗平县| 邵武市| 江口县| 西林县| 隆回县| 吉首市| 东安县| 黄龙县| 合阳县| 玉山县| 云南省| 武平县| 化德县| 新沂市| 湄潭县| 连平县| 宁阳县| 道孚县| 高阳县| 平乡县| 本溪市| 卢龙县|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