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浩
便秘是指由于大便在體內(nèi)停留時間過長,以致大便干結、排出困難或排不盡的情況。長期便秘會使人因毒素無法及時排出而出現(xiàn)腹脹、口臭、食欲減退和易怒等癥狀,還會引起肥胖、皮膚老化、貧血、肛裂、痔瘡、直腸潰瘍等疾病。
中醫(yī)將便秘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多由暴飲暴食以致大小腸內(nèi)積熱、氣血循環(huán)不暢所致;虛證多由脾腎陽氣不足所致,多見于老年人、久臥病床的人和女性。刺激特定穴位可通腑泄熱、順氣導滯、滋陰潤腸,預防和緩解便秘,是標本兼治的好方法。便秘,臨床可分為胃腸燥熱型、氣機郁滯型、氣血虧損型、陰寒凝結型。
◎特效穴位——曲池穴、內(nèi)庭穴、支溝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天樞穴。
◎輔助穴位——八髎穴、長強穴、脾俞穴、腎俞穴、大腸俞穴、下巨虛穴、中府穴、云門穴、胃俞穴、膻中穴、陽陵泉穴、命門穴、涌泉穴。
曲池穴、內(nèi)庭穴:刺激此二穴可消除體內(nèi)過多“火氣”,促進胃腸蠕動,改善習慣性便秘。
支溝穴:支溝穴是治療便秘的特效穴位,刺激此穴,可通調(diào)腑氣,緩解便秘癥狀。
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刺激此二穴可調(diào)節(jié)人體內(nèi)臟功能,增強體質(zhì),潤腸通便。
天樞穴:天樞穴是大腸經(jīng)氣血的主要來源之處,有疏調(diào)腸腑、理氣行滯的功效,是腹部要穴。適當刺激天樞穴可有效改善腸胃功能,對中老年人特別是更年期女性的治療效果最佳。
基本手法
1.用拇指按法按曲池穴、內(nèi)庭穴、支溝穴各2分鐘左右。(圖①、圖②、圖③)
2.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各1分鐘。(圖④、圖⑤)
3.用指摩法施于天樞穴2分鐘左右。(圖⑥)
4.用掌摩法順時針方向摩整個腹部6分鐘左右。(圖⑦)
5.用掌搓法搓骶部八髎穴,以透熱為度。(圖⑧)
6.用中指按法按長強穴2分鐘左右。(圖⑨)
7.用三指按揉法按揉脾俞穴、腎俞穴、大腸俞穴各1分鐘左右。(圖⑩、圖11○、圖12○)
癥狀提示: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紅身熱、腹脹腹痛、口干、口臭、舌紅苔黃。
用拇指平推法從足三里穴開始向下推到下巨虛穴為止,反復操作2分鐘左右。(圖13○)
癥狀提示:大便秘結、欲便不得、噯氣頻繁、腹中脹痛、進食減少、舌苔薄膩。
用三指按揉法按揉云門穴、中府穴各1分鐘左右。(圖14○)
癥狀提示:排便困難、小便清長、四肢冰冷、腹中冷痛、腰脊酸冷、舌淡苔白。
1.用掌擦法橫擦脾俞穴、胃
俞穴處,以透熱為度。(圖15○)
2.用指摩法摩膻中穴1分鐘左右。(圖16○)
3.用拇指點按陽陵泉穴1分鐘左右。(圖17○)
癥狀提示:排便困難、便后疲乏、大便不干硬、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舌淡嫩、苔薄。
1.用掌擦法擦腰部腎俞穴處,以透熱為度。(圖18○)
2.用掌擦法擦命門穴處,以透熱為度。(圖19○)
3.用小魚際擦法擦足底涌泉穴,以透熱為度。(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