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高墻探索克里姆林宮的故事
紅場
被蒙古人蹂躪,也曾遭到地震搖晃、遭受大火吞噬,克里姆林宮命運多舛,隨著俄羅斯母親的興衰而跌宕起伏。俄羅斯有若干“克林姆林”(kremlin,原意指堡壘),但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是其中最為顯赫的一座。
自誕生以來,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就是羅曼諾夫王朝的皇宮——自1613年起,沙皇統(tǒng)治俄羅斯三個世紀(jì)之久。后來,在彼得大帝在圣彼得堡建立新都后,莫斯科成為其第二個大本營。
羅曼諾夫王朝的開端并不幸運,一開始,在得知自己將繼承王位時,據(jù)說年輕的沙皇米哈伊爾淚流滿面,試圖努力逃避繼位。而羅曼諾夫王朝的終結(jié)就更為心酸,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及其家人被布爾什維克于1918年處決。如今,普京總統(tǒng)的辦公室就設(shè)在克里姆林宮參議院,不過,在收到民眾抱怨他的總統(tǒng)車隊造成交通擁堵后,普京已宣布,其大部分時間將在自己的鄉(xiāng)間別墅辦公。
彩蛋
宮內(nèi)裝飾
克里姆林宮內(nèi)
沙皇鐘
紅場墓園
可以說,克里姆林宮最大的對手是拿破侖·波拿巴。1812年入侵莫斯科后,拿破侖曾傲慢地將15世紀(jì)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作為自己的馬廄。在隨后從俄羅斯首都撤退時,他不懷好意地下令用炸藥摧毀整個克里姆林宮。所幸的是,大雨破壞了起爆裝置,大部分建筑才幸免于支離破碎的厄運。
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The Kremlin Wall Necropolis)是蘇維埃時代的墓地,各類人物都長眠于此,其中就包括尤里·加加林和約瑟夫·斯大林,而列寧遺體則以香料防腐獨自安放于列寧墓中。革命后,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主要被作為公共墓園。在此長眠的人包括高速火車“Aerowagon”的受害者,這列匪夷所思的火車由飛機(jī)引擎推動,于1921年在途中出軌。
軍械庫起初用于存放武器,現(xiàn)在作為博物館,收藏著沙皇時代的珍寶。這里有法貝格彩蛋藏品,這些奢華飾品最初是由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作為復(fù)活節(jié)禮物送給自己的妻子。每個彩蛋都有獨特的主題,其中都包含一個“小小”的驚喜:最為著名的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彩蛋,其中有一個金子制成的縮微版發(fā)條火車。
17世紀(jì)的Poteshny宮是俄羅斯第一座劇院,沙皇阿列克謝一世熱衷在此觀看喜劇、然后立即出席教堂禮拜儀式,為自己贖罪。后來該宮殿成為約瑟夫·斯大林的家。
俄羅斯帝國對巨大物品的熱衷是有真憑實據(jù)的:克里姆林宮沙皇鐘(Tsar Bell)重達(dá)202噸,是世界上最大的鐘。但它從未鳴響,又一路經(jīng)歷坎坷:現(xiàn)在的大鐘是從原先在一場大火中損毀的大鐘鑄造而成的,它在鑄造坑里就裂成兩半。盡管如此,忠誠的莫斯科人仍然相信,審判日來臨時,此鐘將會飛向天堂,并第一次鳴響鐘聲。笏(摘自英國BBC)(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