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
綜觀杜暹一生,其亮點就是廉儉。所以,《舊唐書》稱贊他 “清風肅然”、“遠財劾奸”、“清白垂美簡史”,還將他與盧懷慎、李元纮并稱“三君子”。
開元四年(716年)某日,幾名西突厥人騎馬飛奔在蒼茫的荒漠之上,試圖追趕來自大唐朝廷的使者,以便送上一包金子。他們在荒漠漸行漸遠,怎么也看不見使者的身影,只好停止追趕,轉(zhuǎn)身返還。
他們要追趕的使者叫杜暹,身為監(jiān)察御史,被朝廷派往調(diào)處安西副都護郭虔瓘與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獻、鎮(zhèn)守史劉遐的關(guān)系。
當時西突厥屬于安西都護府轄區(qū),地處都護府治所龜茲(今新疆庫車)西北。杜暹奉命前往安西,先到西突厥調(diào)查。朝廷使者來到,阿史那獻擺出豐盛宴席,并拿出很多金子贈送。對此,杜暹再三推讓不肯接受。隨行人員見可汗面有難色,便輕聲對杜暹耳語:您作為朝廷使者來到這邊遠之地,不可辜負蕃人的情誼。
杜暹點頭會意,只好暫時收下金子。宴盡人散之后,杜暹帶著金子來到下榻的幕帳,等夜深人靜了,就叫手下人把金子悄悄埋藏于地下。公務完畢,杜暹一行就離開這里。行至半路,再用公文通知突厥人,叫他們?nèi)』芈癫卦谀粠は碌慕鹱印?珊沟玫较?,派一班人馬帶上金子追趕杜暹一行,于是就出現(xiàn)本文開頭的情景。
起初,杜暹以考取明經(jīng)出仕,任婺州參軍。當他期滿離任時,同僚們贈送他一萬張好紙,他只從中領(lǐng)取一百張,以示領(lǐng)受這些同僚的情誼,其余的都退還給人家。同僚們見杜暹退還紙張,開始是迷惑不解,知道原因后,無不敬佩他的廉潔。
從安西調(diào)停歸來,杜暹仍在朝中為官,但杜暹在突厥人及其他各族人民心中留下良好印象,他們對杜的清正十分敬佩,所以希望他能到安西任職。張孝嵩離任安西副都護的時候,把當?shù)厝嗣竦倪@種意愿報告朝廷。杜暹當時正為繼母守孝,被唐玄宗破例起用,擢拜為黃門侍郎兼安西都護府副大都護、磧西節(jié)度使。
帶著朝廷的重托與百姓的期望,杜暹再次踏上通往西域的道路。這一次,他是作為安西最高軍政長官而來的。當時安西地域遼闊,多民族混雜一起,各國商賈川流不息。杜暹鎮(zhèn)守一方,奉公守法,嚴以律己。無論是與諸番王、官吏來往,還是與各國使者、客商打交道,他始終保持君子風范。
開元十三年(725年),于闐王尉遲眺勾結(jié)突厥各蕃國,試圖反叛唐朝。杜暹暗中探知,果斷發(fā)兵征討,斬殺尉遲眺,誅其黨羽50余人,另立于闐王,及時穩(wěn)定西域局勢。朝廷因此加授他光祿大夫。杜暹在安西任職三年,治理有方,公正廉明,深受當?shù)孛癖姁鄞?,也贏得朝廷信賴。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杜暹應召回朝,被任命為宰相。
杜暹做了三年宰相,因與另一位宰相李元纮不和,兩人同時被罷相。開元二十年(732年),杜暹任戶部尚書。唐玄宗將要巡幸東都,詔令杜暹為京城留守。為了維護京城平安,杜暹抽調(diào)輪流值勤的衛(wèi)士,修繕三宮,加固城墻,他親自巡查,從不懈怠。玄宗后來聞知,欣然贊美他說:“卿一向清廉正直,又勤勉能干。自從擔任留守,事事都能盡職,治政肅清官吏,恩惠施及百姓。朕心里十分欣慰。”
的確,無論是做地方官,還是在朝為官,杜暹始終不移清廉之志,白璧無瑕,沒有污點。8年后,杜暹病重彌留之際,仍叮囑兒子杜孝友:我死后,不要收受別人贈送的財物。杜暹去世后,唐玄宗賜給其家屬絹300匹,百官及親友贈送的禮物也很多。杜孝友遵從父親遺囑,一概婉拒退還。
綜觀杜暹一生,其亮點就是廉儉。杜暹為官清正,活著能贏得包括少數(shù)民族人民在內(nèi)的世人尊敬,死后更是在青史留下清白美名?!杜f唐書》稱贊他 “清風肅然”、“遠財劾奸”、“清白垂美簡史”,還將他與盧懷慎、李元纮并稱“三君子”?!顿Y治通鑒》稱開元時期所用宰相的特點時說:“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張嘉貞尚吏,張說尚文,李元纮、杜暹尚儉,韓休、張九齡尚直,各其所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