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的語文課堂死板,學生學習興趣差,教學效率不高。傳統的課程缺乏社會實用性。活動課程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主安排設計的課程,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十分有幫助,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也非常明顯。在活動課的開展中老師在旁輔導,由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及興趣來安排組織活動細節(jié),老師則在其中起引導作用以及在活動結尾做出評價?;顒诱n是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之上對于教學形式的改變,以及對于內容的實用性進行體現,不等同于單獨的“玩?!闭n。是讓學生能夠在感興趣的前提下接受知識點的新型課程。
【關鍵詞】社會實用性;活動;活動課;教學;自主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現在的初中語文教學處于一種高消耗低效率的狀態(tài)之中。其中的主要癥狀主要是課堂教學死板生硬、教學方法大眾化,缺乏針對性。學生接受知識緩慢且容易忘記,只能靠死記硬背來記住知識點。這和教學內容的老舊化、與現代生活的關聯性很差、教學方式單一、學生缺乏主動的實踐學習有關,這就導致了語文課堂的氣氛十分沉悶,老師教學困難,學生學習效率也十分低下。最后學生的興趣也會下降,致使語文教學的質量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在前面語文教學的改革中大多是針對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以及知識點的優(yōu)化,對于真正的問題沒有多少實際的幫助。對于語文教學的改革應該更注重于學生的吸收,這就必須使得教學內容更多樣化,更趣味化。這就需要引入其他的教學途徑。
二、活動課的含義
活動課是形式上以學生活動為主,內容上也考慮到了學生的實際需要,以班級為基本單位的新型課程,活動課顧名思義是以活動為主,讓學生自己實踐,在實踐中掌握知識。以具體的目標,充實的內容,有計劃、系統的活動程序為一體的課程解決了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以集體解決一個教學問題為中心,圍繞這個中心展開討論和活動。在傳統的課程上面過分突出了教師的作用,主要教學方法是以老師個人傳授知識點,學生被動接受。而活動課是以學生自己為中心學習,教師則在旁輔助,讓學生自己自主的學習。
三、活動課對于教學的意義及作用
活動課與傳統的課程相比,以鮮明的特點和輕松的方式顯現出了絕佳的優(yōu)勢,在語文教學中,傳統課程局限于課本,內容顯得狹隘窄小,與現代社會的需求相比顯得陳舊。而活動課更注重于社會的實用性,而且方式更加開放,具有更強的生活色彩和時代色彩,而且學生也更容易接受,使得老師和學生的壓力都能夠有效地減少,使得教學氛圍也顯得輕松。學生通過自己參與活動,自己參與討論使得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更加的牢固,使得教學的效率也能夠很好的提高,并且活動課所反映的是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素質的反映,能促使學生更加全面的提高?;顒拥男问揭材苁沟脤W生加強學習興趣,如活動“廣告中尋找成語錯別字”“編寫手抄報比賽”等等,既讓學生感受到了語文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情況,也加強了學生自己的語文實際能力。在教學方法方面,它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來自己設計和參與。如辯論性質的活動課就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口才上的提高也會使得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更有信心。根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在學習的過程中參與的器官越多就能學習得更深刻,人類學習中思維更傾向于形象思維,容易接受的理念一般是理論型的居多,但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更注重的是經驗型,通過老師不斷向學生傳輸知識點,讓學生形成一種習慣性的記憶,這種方法也許有用,但是這種方法十分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興趣很難提高,這對學生的全面提高幫助性不大,語文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對于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知識點的牢固程度也是必需的。
四、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活動課
當然,要讓語文活動課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就要對活動課進行周密的安排和妥善的調考,為了真正的取得實效,活動課必須滿足下列的幾個條件,首先,必須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再加上老師的引導?;顒诱n中,老師扮演的角色只負責活動的組織和引導以及最后的點評工作。其次,需要保證的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課需要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提高語文素質,所以必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自主參與進來,不能讓一部分學生在旁邊無所事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點和興趣來參與活動。在活動內容的分工中適當的分工不僅能使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的特長又能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在活動中獲得學習和發(fā)展的機會。最后,活動課的安排不能只是注重于趣味性這一點,必須在應該掌握的知識點上改變形式,添加內容,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設計活動,活動課只是轉化的學習的形式和知識點的社會實用化,絕不是只是為了讓學生玩樂的課。這樣才能使得學生不僅能夠清楚的了解知識點如何應用,而且還能在自己感興趣的前提下學習,讓每個學生都樂于參與進來。
參考文獻
[1]王麗麗.對中學語文活動課教學的思考與探索[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5.
[2]田麗霞.讓活動課“活”起來[J].班主任之友,2005(4).
[3]宋邦宏.課外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J].青海教育,2003(12).
[4]嚴國賢.如何加強活動課的管理[J].教學與管理,2002(11).
[5]呂洪周.讓學生動起來——小議“語文活動課”[J].黑龍江教育(中學版),2004(Z5).
[6]李愛虹.淺議中學語文活動課[J].晉東南師范??茖W校學報,2004(3) .
[7]鐘賢權.活動課程的特征與語文活動課的構想[J].綿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7(3).
(編輯:任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