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本文立足于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書是人類靈魂的終身伴侶。讀書可以使人明理,可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而對于初中語文的教學而言,閱讀則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初中學生缺乏相應的生活經(jīng)驗,缺乏人生閱歷,大量閱讀,可以給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但是,當前,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閱讀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以至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使得學生的閱讀水平低下,素材積累較少,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針對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筆者認為,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重視閱讀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事物都是普遍聯(lián)系的。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教學效率低下,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師的原因,二是學生自身的因素,三是語文教材的因素,詳細分析如下:
(一)教師的因素
當前,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對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意義認識不足。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是采取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即讓學生先閱讀,然后做題,且每道題還有標準答案。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積極性。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尊重學生的主觀意見,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提升。
(二)學生的因素
對于當前的學生而言,升學、考取一個優(yōu)秀的高中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要負擔。十幾歲的初中學生,每天面對的是繁重的學習壓力和升學的負擔,為了應付考試,很多學生每天都是在各種題海戰(zhàn)術中奮斗,很少有學生會靜下心來閱讀和思考。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習慣于為每篇文章后面的題目尋找標準答案,習慣于為每篇文章總結中心思想,卻忽視了自己對文章的思考和見解,忽視了文章的內(nèi)涵所帶給自己的生活意義和生活啟示。學生的興趣往往都是集中在一些考試科目上。這樣的學習模式,不禁讓人感覺憐憫和悲哀,這樣的教育體制,扼殺了多少孩子的天性。不得不說,應試教育體制,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教材的因素
對于當前的初中語文教材而言,所提供的閱讀素材比較有限。而現(xiàn)有的閱讀素材,卻沒有結合學生的特點提供與之相適應的素材,從而使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缺乏興趣性和積極性。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落后,更是阻礙了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提升。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針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各種問題,筆者認為,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閱讀教學對于學生今后學習和生活的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閱讀教學,并通過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徹底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當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課堂教學模式成為當前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于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立足于素質教育的觀點,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根本上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課堂教學模式,重視閱讀教學,不斷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方面是要重視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另一方面,在閱讀教學上,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灌輸式和標準答案式的閱讀教學模式,在閱讀教學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意見,豐富閱讀教學的手段,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生。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正是形成習慣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首先,教師應當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認識到豐富的知識積累對于學生今后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意義。對于初中生而言,中考的壓力固然很大,但是,學生的閱讀學習和中考并不會沖突,而且,閱讀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中考考試成績的;其次,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積累習慣,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認真閱讀,愛上閱讀,將閱讀作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從而提高初中語文的閱讀效率。
(三)不斷豐富閱讀素材
針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素材欠缺的現(xiàn)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一些現(xiàn)代化的信息化的手段,不斷拓展閱讀的素材。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搜集一些優(yōu)秀的閱讀素材,并通過多媒體教學展示出來。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自己進行課外閱讀,補充課內(nèi)閱讀的不足,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抓住學生的習慣和特點,因材施教,重視語文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本文中,筆者針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立足于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見解,提出了新形勢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參考文獻
[1]單宗君.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分析及對策[J].科教文匯,2012(3).
[2]曹彥青.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 2013(3).
[3]史振泉,韓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3( 22 )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