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學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經管類專業(yè)開設的核心課程之一, 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極強的課程。本文從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宗旨出發(fā),分析了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證券投資學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并從教學內容的甄選、教學方式選擇及教材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改革設想。
近十年來,中國證券市場實現了快速發(fā)展,社會各界對證券投資方面的知識需求與日俱增,這使得證券投資學成為一門顯學。全國各高校也紛紛在經濟管理相關專業(yè)中開設證券投資學課程,并在全校開設此門課程的公共選修課。證券投資學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和操作性極強的學科, 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不僅僅是證券投資學課程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而且是培養(yǎng)社會亟需人才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在社會發(fā)展新形勢下,為更好的為社會培養(yǎng)和輸送合格人才,有必要重新梳理下這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為未來教學提供借鑒和新思路。
一、應用型本科高校中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定位不準確
在我國的高校辦學體系中,不同層次的高校的發(fā)展定位和培養(yǎng)目標是存在巨大差異的。應用型本科大學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好應用型人才,滿足當前社會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的需求。
在現實的證券投資學教學實踐中,注重理論而輕視實踐、重視知識灌輸輕視技能培養(yǎng)、強調課堂講授而忽略實驗操作等現象, 已司空見慣。這樣的教學模式所產生的教學效果使得學生學完后未能掌握實際操作的技巧,這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嚴重背離。
(二)教學設備陳舊落后
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在金融實驗室建設相對落后,不論是資金投入方面還是實驗室人員配備方面都遠未達到該門課程所需的必備條件。因此,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授課模式仍停留在“粉筆+黑板”的老套的方式中,這無法滿足教學要求,其結果是使得學生聽課興趣索然、效率底下,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
(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薄弱
證券投資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實踐教學非常重要。但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證券投資教學目前仍停留在課堂講授上, 實踐教學、模擬交易、實驗操作、案例教學等嚴重不足, 或流于形式?;蚍湃巫粤?, 這一方面受專業(yè)師資隊伍的缺乏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實驗室建設相對滯后和重視不夠的結果。
(四)教材適用性不強
應用型本科高校所采用的教材一般源自國外的翻譯教材,或幾本國內較有影響力的金融專業(yè)教材。市場上很多教材相互傳抄的現象比較嚴重,且對抽象和復雜的投資理論介紹過多,而對證券投資的應用分析內容介紹較少,不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五)師資隊伍缺乏實踐經驗
當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師資隊伍中有過證券投資從業(yè)經驗的教師比率太低,大多教師缺乏實踐投資經驗。甚至有非金融類教師承擔該門課程教學任務,并且專業(yè)任課教師的培訓和提升的舉措還遠遠不夠, 在這些方面都亟需強化。
二、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方式改革探索
從前文的分析可知,應用型本科證券投資學課程在課程建設、教學、教材等方面存在頗多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勢必會影響人才培養(yǎng)的效果。為此需要真正把握教學改革的重點,有的放矢,實現預期目的。以下結合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培養(yǎng)目標談幾點看法:
(一)教學內容應有所甄選
為能夠充分運用有限的課時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教授核心內容,必須對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進行了必要的整合和更新。對于教學對象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非金融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證券投資工具、證券交易等內容應重點講解,使學生對證券工具、證券市場有比較多的認識和了解。對于基本面分析內容,應結合案例教學,切忌照本宣科。對于技術分析技術指標內容盡量少講。對于證券投資組合理論、資產定價理論等抽象復雜的投資理論可以不講,鼓勵學生多了解財經動態(tài),多讀報, 多瀏覽證券財經專業(yè)的相關網站以獲取最新訊息,為未來實踐投資儲備足夠的專業(yè)知識。
(二)傳統(tǒng)與現代教學手段并舉
為適應證券投資學的教學特點,應積極引入現代教學工具。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設備, 運用多媒體等工具,增強課堂教學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由多媒體和互聯網組成的現代化教學技術的運用可以大大增強教學效果,特別是互聯網實時行情在課堂上的展現會對教學起到不可思議的效果。
加強案例教學的運用。證券投資學作為一門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課程,應該以應用性為導向開展各項教學活動。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配套的典型案例,以案例的形式,將一些知識的難點、重點內容展示出來。通過案例分析討論,引導學生運用書本知識分析現實問題,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分析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注重實踐性。強化以“模擬操作”為核心的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 綜合運用多種應用軟件,利用因特網,借助模擬平臺,讓學生熟悉證券交易業(yè)務流程和交易策略。通過模擬操作,鍛煉學生膽量與投資技巧,訓練學生動腦和動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三)完善教材知識體系
《證券投資學》的教材內容體系緊密結合我國國情,對西方金融市場的先進成果不生吞活剝、照搬照抄,而是有選擇的將其融入到符合我國實際的證券投資實踐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體系與學生素質拓展相結合,突出體現本門課程的應用型特征。
具體地講, 在現行通用教材的基礎上,調整理論部分與實踐部分內容比例, 縮減理論部分篇幅, 刪除部分復雜而與實踐關系不大的理論內容,增加應用模擬交易訓練的內容,強化案例分析內容,使案例分析形成體系。總之,證券投資學教材知識體系必須不斷調整和更新,使之適應應用型本科教育不斷發(fā)展的需要。
(四)強化實踐教學
全面修正教學計劃大綱,改變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缺失或實踐教學形式化的狀況,使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課時至少占總學時的1/3 以上。積極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參與實踐活動。建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雙結合的教學體系,在建設學校金融實驗室的同時,積極與當地的證券公司尋求合作,建立校外“證券實訓基地”,使學生能利用寒暑假或教學計劃安排的實訓時期在實習基地進行各項技能實習和訓練。同時,要提高實踐考核在總成績考核的比重,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考核力度,可以考慮將證券投資學這門課的考試分成理論考試和實務考試。
(五)加大引進和培養(yǎng)專業(yè)教師的力度
大多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證券投資學教學效果的不盡如人意與教師隊伍整體專業(yè)素養(yǎng)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要加大引進人才的力度。金融類專業(yè)就業(yè)前景良好,應用型高校引進金融類專業(yè)博士非常困難,因此,學校不僅要加大引進力度,在工資待遇、工作生活條件方面給予優(yōu)惠條件,并且要營造良好的教學和科研氛圍,打造公正、科學合理的人才選拔機制,筑巢引鳳,吸引優(yōu)秀的人才來學校發(fā)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本校教師隊伍的培訓,注重校內培養(yǎng)和培訓工作。鼓勵教師到國內外進行交流和學習,以定期或不定期講座培訓的形式,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加強課件制作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水平
三、結束語
隨著證券市場的持續(xù)發(fā)展和不斷規(guī)范,掌握一定的證券投資知識業(yè)已成為現代人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對于證券投資學教學工作者來,要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有必要對課程建設、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進行再思考,尋找新的突破。本文研究的觀點是粗淺的,需在未來教學工作中不斷修正和完善,以期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
本文系2015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質量工程《證券投資學》精品資源共享課項目、2015年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OBE理念下<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