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あなた”的由來
其一:“あなた”為“カナタ”(那一邊)一詞中的k音脫落而成。意思為“遠方”“那邊”,屬于指示代詞,指示遠離說話者的地方。其二:“あなた”是由“アノカタ”(那一邊)一詞約音而來。這一說法意味著:現(xiàn)代日語的第二人稱代詞“あなた”在歷史上也曾以第三人稱的形式存在過,其原本的詞義和用法與“ アノカタ ”相通。
以上說法各有其理,孰是孰非,至今難辨,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兩種說法都不約而同地證明了其源自一個遠稱代詞,這一點毋庸置疑。
2.“あなた”的語源及演變過程
翻閱辭典古籍,可知其的語源及演變過程。
“あなた”詞源為彼方,系“向こう”與“あちらのほう”的雅語,原指方向。與“こなた”“ そなた”比較,距離最遠。室町時期“こ.そ. あなた”作為表敬意的第二人稱代詞開始被使用,距離越遠指人時敬意也就越高。江戶時期,與“おまえさん”成為敬意程度最高的第二人稱代詞;明治時期,被廣泛使用;而到了昭和年代,對于身份地位或年齡高于自己的人,漸漸出現(xiàn)避免用它的傾向。1952年,日本國語審議會發(fā)布了“これからの敬語”倡議書,提議將其作為第二人稱代詞的標準形式固定下來,不論親疏遠近,身份高低,年齡大小,也無論是公開場合還是私人會話,一律鼓勵使用,從而使敬語簡潔化。然而,時至50年后的今天,我們看到卻是現(xiàn)實中“あなた”很少被使用。
3、“あなた”的省略
①どこへいきますか。去哪兒?
②どうしたんですか。怎么了?
③——あのう、コピーのとり方を教え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能告訴我怎么復(fù)印嗎?
——いいですよ。何をコピーするんですか。好的,要復(fù)印什么?
④お財布を落とされましたよ。錢包掉了。
以上看出,在漢語中大量出現(xiàn)的人稱代詞“你”,在日語中卻盡可能地不用。首先涉及到日語的主語省略現(xiàn)象。省略的原因有多種:首先,在實際對話中即使不用人稱代詞,說話者根據(jù)場景也可以準確判斷動作主語;其次,日語中敬語、授受關(guān)系,“お”“ ご”接頭語等豐富的語法功能,也可輔助理清人物關(guān)系、喚起對方注意,如上例③④;此外,就文化心理而言,主語省略也與日本人不愿貿(mào)然介入對方世界的心理有關(guān),如上例①,如果主語不省略,會覺得突兀不自然,其次,本來對方只需回答「ちょっとそこまで」就可,加上“あなた”后卻會強加對方給予回答的語氣。
此外,日語人稱代詞中,提到“あなた”時,似乎尤其會猶疑再三,一省再省,當然“あなた”所指示的對方近在眼前,不用特意說明也不易造成誤解。
4.“あなた”的上下關(guān)系
以上可知“あなた”的語源,了解它本是敬稱,但隨著詞語演變其敬意程度逐漸降低。曾是第二人稱敬稱的“あなた”,已不再適用于身份年齡高于自己的人。學(xué)生對老師,孩子對父母,年輕人對年長這等下對上的關(guān)系,或者不相熟的人際關(guān)系中,使用“あなた”都會造成對對方的是失禮。這就能解釋為什么諸多場合下,使用它會有很強的抵觸感。那么反過來,老師對學(xué)生,父母對孩子,年長者對年輕者是否可以自由使用“あなた”?事實也不盡然。
“‘呼稱’に関するアンート調(diào)査”中“跟比自己年輕的人打招呼時,對使用‘あなた’一詞有何感想的感想”這一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是,回答“非常抵觸而不要用”的占27.3%;,回答“會有抵觸感但有時也會用”占26.4%,也就是說比起下對上,在上對下的關(guān)系中,使用“あなた”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被接納,但仍有約一半的人即使面對地位年齡低于自己的人,使用“あなた”也會產(chǎn)生抵觸感。
5、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用例
1あなたの人生を採點します。
2あなたのような立派な方が,人を刺すというのはどういうことですか。
3何いってるんですか,あなたは。
4あなたね
5ねえ,あなた,そのネクタイ,すてきよ。
在實際使用中,大致有以下幾種:⑴代指不特定的多數(shù)人,如①,多用于廣告宣傳、問卷調(diào)查等,如問卷調(diào)查,“あなたの名前.性別は” “あなたはどう思いますか”等等,不特指某一人,這是其最普遍的用法。⑵與對方拉開距離。時而會伴有不滿、指責甚至爭吵的語氣,如②③④。對于這種用法,如果對方是朋友或孩子等親近的關(guān)系,那么嗔怪的語氣較強;如果對方并不熟習(xí)且身份年齡高于自己的人,則爭論、挑釁的語氣比較強。⑶夫妻之間,妻子對丈夫的略帶敬意的呢稱,如⑤。有趣的是,卻極少有丈夫稱妻子為“あなた”。
6、用什么代替「あなた」
綜上可見,日常交流中不常使用“あなた”,而通常又用什么來代替“あなた”呢?大致歸納為以下幾種。
⑴第二人稱代詞,如“貴様. きみ. おまえ.なんじ. あんた”等。要注意這些詞同“あなた”一樣,受親疏、場合等限制,使用不當會造成失禮。另外,日語的第二人稱代詞中,并不存在像漢語‘您’這樣的敬稱,如果想要表達敬意,不能依耐人稱代詞必須采用其他辦法。
⑵姓氏后加“さん.さま”,或冠上頭銜職業(yè)等,這種稱呼最自然最普遍。當然在雙方關(guān)系親近的情況下,也可使用昵稱等。
⑶不知道對方的姓名、職業(yè)卻又不得不打招呼的情況下,要借助“あのう”“すみません”“もしもし”等喚起對方注意的詞。“あのう.すみません”比較委婉,而“もしもし”較直接生硬。
1 あのう、使い方を教え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嗯,你能告訴我怎么使用嗎?
2すみません,新聞を貸してください。不好意思,能借下報紙嗎?
3もしもし,終著京都ですよ。喂喂,到終點站京都了.
事實上,日本人常依據(jù)會話雙方的親疏關(guān)系、年齡、性別、社會地位、心理狀態(tài)以及不同的場合,來區(qū)別使用不同的人稱代詞。本文簡述了“あなだ”的由來、語源及使用限制、替換形式,希望對日語學(xué)習(xí)者有點幫助。
(作者單位:昭通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