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仁愛”思想作為構建新型高校寢室人際關系的理論基礎,通過對高校寢室人際關系存在問題的分析,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高校寢室人際關系有機結合,從“推己及人,以己度人”、“將心比心,寬以待人”、“視人若己,仁者愛人”、“志存高遠,博施濟眾”四個方面探索構建高校和諧寢室人際關系的新途徑。
隨著高校管理體制的不斷發(fā)展,寢室逐漸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寢室人際關系也成為影響大學生生活和學習最直接的因素。近年來“馬加爵案件”、“復旦投毒案”等因寢室人際沖突而導致的慘劇屢見報端,促使我們深刻反思當前高校寢室人際關系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多次強調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以及繼承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的當代價值。儒家的“仁愛”思想在人際關系方面的深厚理論基礎及其倡導的“以和為貴、以和為善、以和為美”等和諧理念,使其成為構建高校和諧寢室人際關系的有效方法,而高校寢室人際關系和諧也符合“仁愛”思想的價值取向和思想境界。本文擬將“仁愛”思想作為構建新型高校寢室人際關系的理論基礎,通過對高校寢室人際關系存在問題的分析,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高校寢室人際關系有機結合,從“推己及人,以己度人”、“將心比心,寬以待人”、“視人若己,仁者愛人”、“志存高遠,博施濟眾”四個方面探索構建高校和諧寢室人際關系的新途徑。
一、高校寢室人際關系存在的問題
1、個人主義盛行,自我意識強烈
目前大學生主要由90后獨生子女構成,優(yōu)渥的成長環(huán)境以及父母從小的寵愛讓他們大都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但他們在敢于標新立異,勇于創(chuàng)新的同時,個人主義在這個群體中也尤為盛行。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去他人意見。
2、價值觀差異大,交往技巧欠缺
隨著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現(xiàn)在的大學生往往來自五湖四海,同一間寢室的同學可能來自不同地區(qū),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經濟條件和生活習慣。根據(jù)人際吸引定律,寢室成員之間或者是有相同的價值觀、興趣、愛好,互相抱團,或者是信念、經歷、習慣迥異,彼此看不順眼,寢室關系惡劣。
3、寢室成員間態(tài)度冷漠,缺乏關心
上大學讓許多大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的呵護,要求他們必須獨立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努力融入。因此,大一往往是寢室成員之間關系最為融洽的時期,相互之間比較熱情,樂于幫助別人。但隨著年級的增長,大學生的關注點不再局限于人際交往,在忙于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他們的獨立意識也不斷加強,和寢室同學的交往也變得可有可無。
4、人際交往趨于世俗化、功利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才之間的競爭也越發(fā)激烈。不少大學生將市場上通用的經濟原則應用于校園人際交往,本著功利的目的和寢室成員交往,志同道合、心意相通不再成為交友的目的,個人利益成為寢室人際交往的主要影響因素。
二、“仁愛”思想視閾下構建高校和諧人際關系途徑索
1、推己及人,以己度人——構建平等尊重的寢室人際關系
平等和尊重作為人際交往的第一法則,同樣也是構建和諧寢室人際關系的關鍵。儒家“仁愛”思想中的“忠恕”之道實際上論述的就是人我平等的關系。對于90后大學生,更需要學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明白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能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固然是幸運,但是也要尊重其他人不做強加之事的權利。人是社會動物,每個人都要和他人發(fā)生聯(lián)系,能夠盡量少給其他人添麻煩其實就是一種美德。同時還要注意“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己度人,以恕待人,承認差異,尊重差異。
2、將心比心,寬以待人——構建寬容理解的寢室人際關系
寬容理解作為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對于構建和諧寢室人際關系也顯得尤為重要??鬃釉弧皩拕t得眾”。儒家“仁愛”思想一直向我們傳遞寬以待人,既往不咎,厚德載物的精神。在當前這個個性張揚的時代,更需要引導90后大學生,寬容待人,對于矛盾沖突要積極化解,將心比心,學會理解,凡事先反思自己的過失,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不糾結于別人微小的失誤,培養(yǎng)一種友善、豁達的心境。
3、視人若己,仁者愛人——構建互助友愛的寢室人際關系
孔子曰“泛愛眾而親仁”,意思是說我們不僅要愛自己的親人,更要善待周圍的人,誠心誠意的與他們相交,不僅要獲取愛,更重要的是把愛傳遞出去。這種思想中所傳遞的視人若己,仁者愛人不僅是一種善者的風度,博大的胸懷,更是和諧寢室人際關系構建的基礎。
4、志存高遠,博施濟眾——構建和諧融洽的寢室人際關系
在信息爆炸,市場經濟蓬勃發(fā)展的今天,校園和社會的契合度越來越高,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具體到寢室人際交往方面,受社會上的拜金主義和功利主義等不良思潮的影響,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日趨功利化和世俗化。而儒家“仁愛”思想倡導的“博施濟眾,天下為公”能正確引導當代大學生,倡導他們志存高遠,已天下蒼生為己任,不拘泥與一己私利,樹立奉獻精神,努力提升自我,用博大的胸懷促進寢室人際的融洽和諧。
本文為浙江傳媒學院輔導員專項課題“2014FDY012”的結題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傳媒學院新媒體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