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菜叢
想象力絕頂奇妙的《封神演義》
◎文/浙江·菜叢
在明清小說中,《封神演義》堪稱奇妙,小說蘊(yùn)含的科學(xué)性以及豐富想象力,是其它明清小說不能比擬的。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封神傳》或《武王伐紂外史》《商周列國全傳》。全書分一百回,原著作者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南京人許仲琳,號鍾山逸叟;二說是揚(yáng)州人陸西星,字長庚,是一位道士;三說是王世貞所撰;四是許仲琳和李云翔合撰,歷來眾說紛紜,各有所本,迄今仍然很難斷定到底出自誰手,不過,該書寫成于明代隆慶與萬歷年間,大概可以確定。
這部小說流傳極廣,幾乎家喻戶曉。全書以武王伐紂,周朝和商朝興替的過程為主軸,把人間爭權(quán)殺戮的事件,擴(kuò)大為神仙、妖魔、人類三者形成的天上地面的戰(zhàn)爭,其中神仙分成兩派,以元始天尊為首的闡教,支援周武王;另一派以通天教主為首的截教,支持反派;外加道教、佛教、魔界、政界等大批人物,林林總總。全書大致可分四大段落,一為描述紂王昏暴,寵愛妲己,殺戮忠良;二為殷商討伐西岐的經(jīng)過;三為武王伐紂,到紂王自焚而亡;四為歸國封神,共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全書告終。
不能不佩服小說作者的想象力,他把宇宙分為上、中、下三個層面,上層是“仙”,由玉皇大帝統(tǒng)率,居于天庭;中層是“神”,由元始天尊、太乙真人等組成,居高山洞府;下層是“人”,居住地面。由于人類貪暴互斗,爭權(quán)奪利,發(fā)生戰(zhàn)亂,引致神界參與,各有立場,最后驚動天界的仙人,出面擺平。
無可否認(rèn),這是一部荒謬怪誕、神奇玄幻的小說,但歷朝歷代,各類人物,不論官僚士紳還是販夫走卒,并不以它的荒誕而棄之不理,反而深入民間,歷久不衰,個中緣由,主要還是因?yàn)楣适律鷦诱T人,多彩多姿,其中人物,個個均有奇能怪招,出神入化,令人印象深刻。讀《封神演義》,不論男女老少,均能感受到無窮的趣味,所以幾百年來,這部小說以其巨大的影響力,已經(jīng)融入中華文化,嵌進(jìn)萬民的心腦之中??梢哉f,沒有《封神演義》,中國上古歷史就少了一段多姿多彩的故事。
譬如書中的人和神,一般人幾乎都耳熟能詳,似曾相識,如太上老君、土地公、三山神、五岳正神、廿八宿、紫微大帝、十天君,以及李靖、楊戟、哪吒三太子、雷震子、土行孫,乃至于姜子牙、妲己、箕子、比干、梅伯、商容等等。此外,我們常說的“哼哈二將”,就是這部小說中的鄭倫與陳奇二將;常說的“四大天王”,就是本書中的魔家四將,名叫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魔禮壽??梢娦≌f中的人物,至今依舊不知不覺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封神榜》的作者,憑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寫下了許多荒誕不經(jīng)的事情,令人嘆為觀止。譬如楊戟有七十二變,哪吒藉蓮花托生,以風(fēng)火輪代步,雷震子吃了仙杏而長出翅膀能飛,土行孫會遁地而行等等,至于騰云駕霧、呼風(fēng)喚雨、移山倒海、撒豆成兵、未卜先知,在小說中更是層出不窮。我在十七歲時第一次閱讀這部小說,當(dāng)時就被那些神奇的人物所吸引,既羨慕又向往,夜里會做夢,夢到自己也能騰云駕霧,飄飄似仙……
不過《封神榜》中所描述的神跡,當(dāng)時看似荒誕不經(jīng),現(xiàn)在看來倒很有科學(xué)幻想的味道了。哪吒三太子的風(fēng)火輪,不就是現(xiàn)代的摩托車嗎?眾仙騰云駕霧在天空飛行,現(xiàn)在不是有各式各樣的飛機(jī)、直升機(jī)、熱氣球、滑翔機(jī)在空中航行嗎?至于水遁土遁,現(xiàn)在的潛水艇、地鐵,不是都在水底地底奔馳嗎?人工降雨、機(jī)器人,不也有些呼風(fēng)喚雨、撒豆成兵的意思嗎?相信假以時日,《封神榜》中的各種奇思妙想,還會一一變?yōu)楝F(xiàn)實(shí),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