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
19世紀末期,當整個歐洲列強都精神抖擻要沖出歐洲、走向世界、強占殖民地的時候,大家的心態(tài)是不一樣的。
1904年,德國一本雜志上畫了一幅漫畫,很形象地表達了列強們對待殖民地的不同心態(tài)。德國人講規(guī)矩,他們把鱷魚、長頸鹿都弄來跟德國人學正步走;法國人比較自由浪漫,與當?shù)氐耐林虺闪艘黄槐壤麜r國王二話不說,就把所有土著人放在烤架上烤,然后把肉一塊一塊割下來給吃了;而英國殖民地的場景就比較好玩,英國人是把當?shù)厝伺嘀渤缮倘?,然后跟他們做交易?/p>
當然,德國人為了諷刺英國人,畫了一個大磙子,英國士兵把當?shù)氐纳倘伺巾拮酉履胲?,榨出最后一個便士。等榨得破產(chǎn)了怎么辦?再派一個傳教士過去,讓當?shù)厝诵帕松系郏瑥拇怂麄兊男撵`就安頓下來了。
你看,即使在德國人的嘲笑當中,英國人的做法也是最聰明的一種。
英國的殖民地也是攤了一地,每一塊殖民地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是自治,有的是半自治,有的是托管殖民地。比如說印度,有些邦是英王直屬,有些邦是當?shù)刈灾蔚耐涟睿灾蔚耐涟罾锩媲闆r也不一樣。
再比如說美國,美國獨立的時候是13個殖民地,可是這13個殖民地來源都不一樣。馬薩諸塞是當年的“五月花號”落腳的第一塊土地,是清教徒們自己開拓的殖民地;弗吉尼亞是英王特許的一個殖民者開拓的,后來由一家公司經(jīng)營,那個公司破產(chǎn)后,國家又接管;北卡羅來納是英王特許的一塊殖民地;羅德島是馬薩諸塞的一幫人因為不服當?shù)氐墓芾?,自己跑過去組建的一個殖民地。
每個殖民地的情況千差萬別,那這個國家還有戰(zhàn)斗力嗎?當時歐洲人就是這么嘲笑英國人的:破破爛爛,渾身是補丁,我只要打你一下,你就分崩離析了。
結(jié)果“一戰(zhàn)”、“二戰(zhàn)”后,誰分崩離析了呢?德國完蛋了,而看起來破破爛爛、不成系統(tǒng)的英國反倒硬硬朗朗的,一直挺到了丘吉爾他老人家去世。
個中原因其實亞當·斯密、埃德蒙·伯克這些人講得很清楚了:統(tǒng)治不成,情意還在;情意不在,生意還在,我們的整個基礎就在。
所以,當大英帝國崩潰之后,即使大家成了一個英聯(lián)邦,各過各的日子,但是每隔幾年還是會開一次英聯(lián)邦運動會,賽一賽鴕鳥,女王出來跟大家招招手,也挺好,還有這么一個情感紐帶。
你可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個弱紐帶,它很強。比如說“二戰(zhàn)”的時候,加拿大人、澳大利亞人、新西蘭人都派出了自己最強的部隊去幫助英國人作戰(zhàn)。新西蘭人跟德國人又沒仇,而且德國人又打不到它,對它的安全毫無威脅,為什么要幫英國人?這就是情感紐帶在起作用。
再比如阿根廷老以為自己跟美國關系好,在英國和阿根廷鬧矛盾的時候,美國剛開始也是來調(diào)停的。但是雙方要是真打起來,美國人會是什么態(tài)度?立即把兵艦借給英國人,把軍事情報提供給英國人。我們倆是親兄弟,200年前是一家,誰認得你阿根廷??!到現(xiàn)在這感情紐帶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