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微課題研學: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學習的范式

      2016-05-04 09:27:52趙紅霞
      理論觀察 2016年4期
      關鍵詞:學前教育

      趙紅霞

      [摘 要]“微課題研學” 是一種值得探討和推行的模式,它在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教學組織方式和教學方法等各方面呈現(xiàn)出不同的范式。將“微課題研學”更好地融入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中以充分發(fā)揮其教育功能,將進一步優(yōu)化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還有力地推動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關鍵詞]微課題研學;學前教育;學習范式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04 — 0163 — 02

      最近在《中國教育報》刊登了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的《學生不會提問題!這是教育面臨的最嚴峻挑戰(zhàn)》的文章,很受啟發(fā)?;仡櫸覈逃母?,近30年來,為了反思傳統(tǒng)的灌輸教育、應試教育,提出了研究性學習的理念,并成為我國教學改革的主旋律,在理論和實踐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在現(xiàn)實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以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為例,目前高校在培養(yǎng)學前教育師資方面,其課堂教學仍然以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為主,“滿堂灌”的課堂教學還比較普遍。這就是秦春華指出的“學生越來越不提問題,不會提問題,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很少有提問題的欲望,不知道問題在哪里,即使勉強提問,提出的也很難稱其為問題”的原因所在。如何有效地養(yǎng)成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微課題研學”模式。

      “微課題研學”是以學生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遇到或出現(xiàn)的問題為研究對象,學生以研究的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相比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范式。

      一、學習內容的轉變:從獲得表層學前教育專業(yè)知識到形成學前教育專業(yè)思維方法

      學前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要求學生要學會學習,它是一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學習的過程是主動參與的思維活動,一個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而“微課題研學”的最大特點是解決小而有研究價值、簡單可行的問題,即以學生原有知識為思維起點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提出猜想、解決問題,研究過程是學生主體參與和過程體驗的過程,體現(xiàn)了主體教育思想,也就是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自主探究教學,這體現(xiàn)了研究問題的一般思維過程,這是個學生從獲得表層知識到形成思維方法的過程。

      學前教育專業(yè)課,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帶有很強的實踐性,其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更應關注過程,強調課堂教學是以傳授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主要目的。傳統(tǒng)的學前教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以記憶為本,教師的教學主要以通過范例分析傳授學前教育專業(yè)知識,學生通過模仿和鞏固強化為主的流程進行,它的弊端是學生獲得的知識因是在被動同化認知狀態(tài)很難得到有效內化。內化是個體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而獲得的認知體系,是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機制來完成,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同化”或“順應”的過程?!拔⒄n題研學”就是通過問題解決,使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進一步分化、合理化,促進學生思考的深度思維參與、形成知識網(wǎng)絡、主動地建構知識,推動學生思維從離散達致融通。伴隨著學生經歷多次的問題解答,形成了螺旋上升的循環(huán)探究,構建了學生思考和研究問題的方式,形成了專業(yè)思維方法,實現(xiàn)了以傳授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目的。

      二、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實踐提高實踐能力

      個體的學習活動是參與實踐活動、適應周圍環(huán)境的主動過程。1969年美國學術界研究出了“學習金字塔”(The Cone of Learning),認為不同的學習方式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實干與閱讀、聽講相比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而后者是效率最差的學習方式,通過模擬實際經驗是效率第二大的學習方法。其中以“兩周后我們大概記得什么”為主題,研究表明:1、我們說過和做過的事記得90%;2、我們說過的事記得70%;3、我們聽過和看過的事記得50%;4、我們看過的事記得30%;5、我們聽過的事記得20%;6、我們讀過的事記得10%。這揭示了學習方式的本質問題,除了說過和做過的事屬于主動學習外,其他的都屬于被動學習。

      學前教育是一個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專業(yè),實踐能力是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也是幼兒園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基礎。微課題研學是實現(xiàn)學前教育專業(yè)教育實踐的重要方式。學前教育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要以教授法進行教學,教師講,學生聽、記,方法單一,“從書本中來,再到書本中去”, 學生獲得的主要是驗證式知識,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缺少主動獲取知識的機會,理論與實踐相脫離,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微課題研學比較強調學生通過參與實踐主動獲取教育信息和資料,這是一個生產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關注學生三個方面的能力:查閱資料、收集信息的能力;處理信息,分析、綜合的能力;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學會從實踐中去探索和檢驗真知。因此,微課題研學本質上是一種學習方式,內化知識、發(fā)展能力和形成態(tài)度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研學方式使學生把學前教育專業(yè)知識融入實踐和解決問題之中,讓學生在思考中發(fā)現(xiàn)新知,提高實踐能力。

      三、教學組織形式的轉變:從個體構建知識到合作學習發(fā)展團隊合作和交往能力

      合作學習是當代教學改革倡導的主要理念之一,其所倡導的合作、互動、探索的教育理念使課堂得到較大程度的豐富與充實。合作學習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國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據(jù)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焙献鲗W習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溝通、合作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質量。

      基于幼兒園教師工作對象的特殊性,溝通與合作能力對于幼兒園教師來說更加重要,需要與教育對象、與同事、與家長和社區(qū)進行溝通和合作。為此,《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對幼兒園教師提出了具體要求:第一,能使用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語言進行保教工作;第二,善于傾聽,和藹可親,能與幼兒進行有效的溝通;第三,能與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發(fā)展;第四,能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發(fā)展;第五,能協(xié)助幼兒園與社區(qū)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關系。但目前幼兒園園長普遍反映實習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較為欠缺。“微課題研學”特別強調合作學習,并把它貫穿學習過程始終。在研學中,同伴們圍繞著共同的目標,共同確定研究方向、制訂方案、收集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有別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學生獲得的認知能力取決于個體的主動建構。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體驗以及價值觀念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在這種合作學習形式下,個體與團隊達到“雙贏”,個體通過從團隊中獲得的是團隊的經驗與社會規(guī)范不斷建構自己的實踐能力,團隊通過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能力的提升發(fā)展著團隊,正是通過這種持續(xù)、循環(huán)的相互作用,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發(fā)展。

      四、教學方法的轉變:從虛擬案例場景到真實任務情景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有利于學生經驗、思考、探索。認知理論也強調通過個體主動的心理建構活動,獲得能真實反映客觀規(guī)律的認知結構,形成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認知能力。目前,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的學生雖然具備了專業(yè)理論知識,但在教學實踐中的“實戰(zhàn)能力”卻相對不足。傳統(tǒng)的教學中主要采取“講授法”進行教學,為了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問題,大部分教師會通過列舉一些實例來解釋概念或教育理論,通過角色模擬或體驗將學生帶入案例情境之中。這種案例情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的理解,但它的一個弊端就是案例情景是對真實情境加以描述或典型化處理,對于學生來說,它是一個虛擬的情景,而并非真實情景,因此在學習教育理論過程中,學生缺少實際的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很難形成直觀印象,得到的知識處于“假知”狀態(tài),從而導致理論與實際不能達到很好的銜接。

      學前教育專業(yè)是一個多學科融合的專業(yè),涵蓋有藝術、醫(yī)學、人文、自然科學、教師教育等學科知識,在這種復雜的知識群中若讓學生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方式,并且是學生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遇到或出現(xiàn)的問題情景來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拔⒄n題研學”強調學生是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學習,以真實的情境、真實的情感、真實的問題來貫穿課堂的始終,可以幫助學生在具體且真實的應用中提升知識的理解度,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

      基于以上論述,筆者認為“微課題研學”是一種值得探討和推行的教學模式。盡管針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應用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諸多困難,但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地加以探索和完善,將“微課題研學”更好地融入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中以充分發(fā)揮其教育功能,在當前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的改革實踐中,將進一步優(yōu)化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還有力地推動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參 考 文 獻〕

      〔1〕陳唐明.微課題研學的內涵、價值與課堂架構〔J〕.中學數(shù)學研究,2016,(01).

      〔2〕馬春亞.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表現(xiàn)、成因及對策〔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教育科學,2015,(02).

      〔3〕詹道祥.以課題為載體,教學生學會學習—對大專學前教育專業(yè)課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思考〔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03).

      〔4〕劉占蘭.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能力〔J〕.學前教育研究,2012,(11).

      〔5〕秦春華,林莉.學生評價與本科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J〕. 中國大學教學,2015,(12).

      〔責任編輯:侯慶?!?/p>

      猜你喜歡
      學前教育
      論我國學前兒童受教育權法律保障的不足及其完善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5:55:13
      例談微視頻在學前教育專業(y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從學前教育的前景和就業(yè)狀況談幼教學生如何提升就業(yè)競爭力
      大經貿(2016年9期)2016-11-16 16:24:46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整合的探索
      實習日記在師范生專業(yè)成長中的應用
      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1:05
      加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文化修養(yǎng)之初探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28:16
      單一向復合的發(fā)展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43:09
      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中歌曲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
      中職學校學前體育課調查研究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0:25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管理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6:39
      旺苍县| 扬中市| 乌恰县| 兴海县| 益阳市| 怀化市| 曲阳县| 华容县| 偏关县| 简阳市| 多伦县| 沅陵县| 五原县| 鹤壁市| 金昌市| 如东县| 公主岭市| 南漳县| 英吉沙县| 梅河口市| 廉江市| 岳池县| 梓潼县| 宜宾县| 镇雄县| 北碚区| 阳江市| 新龙县| 屏山县| 井陉县| 西藏| 西丰县| 通化市| 五常市| 资源县| 长沙县| 郑州市| 郎溪县| 凉山| 岳池县| 曲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