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嫻
此選擇題非彼選擇題。
人生就像多項選擇題,困擾我們的,往往不是題目本身,而是眾多的選擇項。
在生活越來越好的今天,我們也許每天都會面臨選擇,但要命的是我們不知道如何選擇,總怕選錯,最后后悔:“我當(dāng)初要是選擇了別的選項,過得肯定比今天好!”但誰知道是否真如你所愿呢?所以回到最初的話題,為什么我們要恐懼選擇題呢?
我以前總在想:為什么那些名人總能快速并正確地作出選擇呢?后來我發(fā)現(xiàn):那些杰出的人并不是都有過人的天賦,而是因為他們都有夢想,有長期的目標(biāo),他們都只管選擇有利于他們夢想實現(xiàn)的選項,而不會因其他選項有多誘人隨意更改。
周恩來總理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男神”,不僅因為他是歷史老師口中的“中國四大男神”之一,更因為他為全中國人民作出的貢獻(xiàn),著實讓我敬佩。原本我認(rèn)為他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貢獻(xiàn)就是因為他天生就是當(dāng)領(lǐng)導(dǎo)的料。但后來我才明白,這是天賦決定不了的,而是周總理的夢想、目標(biāo),讓他作出這樣的選擇。他想把全新的中國帶給中國人民,所以他選擇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的,我們都知道他成功了,他做對了選擇題,他獲得了很高的分?jǐn)?shù),贏得生前身后名。
然而林彪將軍呢,他為什么走了岔路?又為什么有了那樣的結(jié)局?毫無疑問,屬于他的選擇題他做錯了。即使他之前選了和周總理一樣的路又如何,沒有堅持下去,結(jié)果還是不盡如人意。一步錯,步步錯,就像多米諾骨牌一般。一失足成千古恨,掉入了萬丈深淵。
那么我們呢,選擇題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種慢性病,不加以重視只會越病越嚴(yán)重,到最后無可救藥,所以我們要治愈這種選擇困難癥。選擇時我們猶豫是因為我們沒有理想,沒有遠(yuǎn)大的目標(biāo),即使有,也可能只是“墻上的風(fēng)景”,又或者今天一個理想,明天一個目標(biāo)。這些都很不切際,這只會徒增我們選擇的困難。面對這種現(xiàn)狀,我們哪還能沒有夢想和目標(biāo)?哪還能不竭盡全力為夢想在人生路上開辟出一條獨屬于我們自己的道路?不管選擇題有幾項,我的心已有所屬!
雖此選擇題非彼選擇題,但我們何嘗不能用對待彼選擇題一樣怕丟分的心情對待此選擇題呢?它們同樣決定著我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