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支麗
【摘 要】 選材就是在占有材料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主題的需要選擇、運用并組織材料。課標指出:寫作時要能“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就需要占有真實、豐富材料。文章就簡要闡述了有關(guān)選材的寫作技巧。
【關(guān) 鍵 詞】 選材;寫作;教學
【開場小白】
材料是為突出中心服務(wù)的,要想準確表達中心,就必須選擇那些最能表達文章主題的材料。在表達中心的事例確定以后,要緊扣中心構(gòu)思、敘述,切忌橫枝蔓葉。
選材就是在占有材料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主題的需要選擇、運用并組織材料。凡可用于文章寫作的客觀事物和事理,統(tǒng)稱為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沒有材料,就等于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一篇文章,如果沒有材料去體現(xiàn),也是鏡中月,水中花,是虛的。課標指出:寫作時要能“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就需要占有真實、豐富的材料。
【技法點撥】
一、圍繞中心選擇取舍材料
中心是選材、剪裁的依據(jù),要力求選取最能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果斷舍棄與中心無關(guān)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剪裁”本來是裁縫行業(yè)中的一個術(shù)語,意思是將布料依照需要盡量剪裁,該去就去,該留就留,縫制成美麗的衣裳。寫作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樣,對使用的材料也必須剪裁。剪裁,需要有依據(jù)。依據(jù)之一就是根據(jù)中心思想剪裁。一般來說,對表現(xiàn)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進行詳寫;對表現(xiàn)中心思想起輔助作用的材料要進行略寫;與中心思想無關(guān)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動,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舍。一般來說,以寫人為主的作文要根據(jù)中心思想選取最能反映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材料;以記事為主的作文要根據(jù)中心思想選取最能揭示事情意義的材料;寫景狀物的作文要根據(jù)中心思想選取最能景物特征的材料。
二、真情實感選擇材料
“感人心者在乎真”,真實是文章的生命。也就是說,作文要立足于現(xiàn)實,從自己身邊的、親身經(jīng)歷的事寫起,寫出切身的體驗,說出內(nèi)心的感悟和震撼,內(nèi)容才會具體,感情才會真摯,從而感染人。而那些父母患癌癥、親友出車禍、乞丐遇救星、弱女逢歹徒等嚴重失真的故事, 總是讓人啼笑皆非, 怎么能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人是充滿感情的動物,并且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相通的,所以作文要想動人,就要選擇那些能觸發(fā)人感情的素材來寫。它可以是一句激動人心的話語,一個愛意濃濃的動作,一個溫暖的眼神;也可以是一株不屈的小草,一棵搖曳多姿的風景樹,一切突如其來的冬雪等,它們有時與人的心境相契合,于是便迸發(fā)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這時候,只要我們抓住它,敘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繪出令你感動的具體細節(jié),讓自己感動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動別人,引起別人的共鳴,這時就是一篇好文章。
當然,作文材料的真實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現(xiàn),而是指經(jīng)過提煉,比現(xiàn)實生活更加鮮明,更加強烈,更加集中。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的典型性等方面,要適當?shù)剡M行加工。我們可將幾個人的事情加在一個人身上,幾個人的品質(zhì)加在一個人身上,來深化人物和主題。
三、新穎脫俗選擇材料
清朝著名詩人袁枚說:“文章當自成機杼,成一家風骨,不可寄人籬下。”千人一面大同小異的作文,只能令人厭煩反感。所以選材構(gòu)思時要仔細想一想,想想別人可能會怎么寫,力爭避免和別人撞車。正確的做法是:花上兩三分鐘時間,定下心來,自我估測一下,自己要寫的“題材”,別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屬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我們有些同學在作文中用過多少俗不可耐的記敘文材料一一寫“奉獻愛心”,總是給他人捐款;寫“家鄉(xiāng)變化”,總是蓋房子,修街道;寫母愛,總是織毛衣、送雨傘;寫老師,總是補功課、解難題……不少閱卷老師只要看了開頭,就能知曉結(jié)尾,“熟”得讓人發(fā)煩,“俗”得使人發(fā)膩。我們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換個角度想問題,便可以老材料出新意。
其實每個人的生活并不僅僅就是每天刻板的學習、生活,許多時候,正是一些情趣讓我們沉醉于生活中,樂此不疲,老師詼諧的批評,同學善意的嘲諷,朋友無理的取鬧……諸如此類的情趣正是我們生活中的材料,讓我們生活得有滋有味。假如我們把這些閑情趣事用生花妙筆記錄下來,必會感動每一位生活在平凡中的人。
四、以小見大選擇材料
不少同學總想選擇一些“高大”“偉大”“重大”的材料, 以為只有這樣的文章才有分量, 結(jié)果往往費力不討好。其實, 我們中學生的生活, 所接觸的多是小事、瑣事。然而, 正是這些平凡的生活圖景, 編織著歲月的畫卷, 訴說著生活的真諦。據(jù)說,宋朝有個姓馬的畫家,他畫山,畫水,畫廟宇……總是畫其中的一部分,從不畫全景。然而他的畫,山水靈動,人物鮮活,人們干脆叫他“馬一角”。他的聰明之處在于選材以小見大。其實,作文何嘗不是如此呢?但凡文學大家都善于從小口切入,以看似平凡的瑣事來反映重大題材,達到一滴水見太陽的效果。小巧的材料往往就是生活中的一次歷練、一番拼搏、一點收獲、一種體驗——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經(jīng)過我們的剪輯加工、精心組織,它們就會變得鮮明而豐厚、靈動而美麗,因而顯得異常精致。
【精題演練】
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自由和幸福的港灣。從小到大,家庭生活一定給你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吧?父母親人的關(guān)愛,一定讓你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吧?自擬題目,以生活中真實的故事為背景,記敘或描寫一位關(guān)心愛護你的親人,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 圍繞話題,題目自擬;2. 選材真實、新穎。
【參考文獻】
[1] 王春梅. 自由寫作之——選材[J]. 中學語文,2016(3).
[2] 楊占斌. 引源頭活水 解寫作難題——淺談作文教學中的選材問題[J]. 學周刊(中旬),2016(3).
[3] 牛銳. 作文選材方法之:舊瓶新酒別樣文[J]. 作文評點報(中考版),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