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鳳
【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可以通過教材內容滲透德育,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電化設備,開展德育教學,開展語文教師的競賽活動,創(chuàng)造校園學語文大環(huán)境,為學生樹立榜樣,引導學生自我教育。
【關鍵詞】滲透;德育
語文教學是復雜的教學活動,教師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還要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特定的教學對象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語文教學本身就具有德育的功能。根據國家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體現(xiàn)的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德育的任務,這對塑造小學生的思想品質有著深遠的影響。語文教學中可以對學生的心靈進行創(chuàng)造。小學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道德素質,培養(yǎng)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教師要充分進行德育的滲透。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覺得以下一些途徑是行之有效的:
一、通過教材內容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多樣,有古詩、故事、童話、寓言、記敘文等,文章內容多姿多彩,有愛祖國,愛他人、團結友愛、保護環(huán)境、熱愛自然、遵紀守法等,堪稱德育的百科全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運用教材內容進行德育,例如《美麗的南沙群島》一文主要介紹了我國南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我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內容向學生展示南沙是個迷人的世界,是個巨大的藍色寶庫,讓學生欣賞南沙群島的美麗風光和豐富的物產,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師還可以借助教材例如《愛之鏈》,讓學生領悟到要追求真、善、美、要為他人奉獻愛心,形成人與人之間愛的鏈條,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學生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因此,借助教材內容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路徑。
二、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語文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課堂實踐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重視課內的朗讀活動,寫作活動,表演課本劇的活動,重視課外的訪問活動,開展社會調查等。筆者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征,感覺在小學語文實踐中滲透德育更有效果。
(1)在朗讀訓練中滲透德育。
朗讀是學生非常喜歡的閱讀活動。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運用自己的理解來朗讀,讀出作品的思想內容,讀出自己的思想。教師可以在朗讀中滲透對學生進行德育,例如《理想的風箏》,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收獲要學習劉老師身殘志堅、堅強樂觀的優(yōu)秀品質,通過課堂教學中學生細細深情地朗讀,理解入情地朗讀,幫助教師實現(xiàn)初期的德育目標。
(2)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作文是思維的高級表現(xiàn)形式,能反映學生的內心世界,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讓學生在作文實踐中說真話,訴真情,表達真摯情感。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思考和實踐的積極性。例如,關于寫《母愛》的作文,教師可以自己寫下水作,課堂上配上毛阿敏的《燭光里的媽媽》音樂伴奏帶,教師深情地朗誦自己的文章,再讓學生訴說母愛的感動自己的例子,學生這時候可能潸然淚下,教師就達到了很好的德育的效果,學生的文章就感人至深,收效很好。再例如,組織學生寫《發(fā)生在班級里的一件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列舉為班級學生服務,幫助同學的事例,有的同學會舉到為吐的同學清掃地面的好人好事,這樣就能贊美學生團結友愛,樂于助人,互相關心幫助,努力為集體作貢獻的情感,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寫觀察日記、讀后感、書信教學中滲透德育。
(3)在小學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教學是課內外相互聯(lián)系和促進的教學,教學離不開課外的實踐活動。有句名言“實踐出真知”,學生的良好品德也來源于課外實踐活動,落實在實踐行動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活動,鞏固教學的效果,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日常實踐活動中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三月份開展學雷鋒活動,滲透德育,塑造了學生的學習品質。
三、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電化設備,開展德育教學
多媒體電教設備的運用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多運用多媒體,從聲音、影像等多方面全力激發(fā)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多運用電教設備,滲透德育。例如在《軍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看手術中的電影資料,讓學生欣賞《國家》的歌曲,讓學生觀賞劉伯承的一些重要事跡的精美的課件,從中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德育,學習劉伯承意志如鋼、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塑造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品德。
四、開展語文教師的競賽活動,創(chuàng)造校園學語文大環(huán)境,為學生樹立榜樣,引導學生自我教育
道德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也可以通過學習加以改變。學??梢运茉鞂W校學習語文的大環(huán)境,開展師生讀書漂流活動,開展“青年教師讀書沙龍”活動,形成學校濃郁的讀書氛圍。學校也可以開展教師層面的競賽活動,例如“語文評優(yōu)課”的活動,教師“下水作競賽”,美文朗誦比賽等,創(chuàng)造教師濃郁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校語文教師所獲得的各項成績中受到感染,產生學習的動力,促使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的習慣,形成校園內教學相長,比學趕幫的濃郁的學習氛圍。
總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師對學生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是長期而持久的過程,途徑也不僅僅是以上幾種。小學語文教師要樹立滲透德育的意思和,在教學中,長期探索、實踐,收獲學生健全的人格,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維主編.《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徐家良主編《小學語文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3]岑遠強,黃智顯主編.《語言學概論》,中國人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