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張?zhí)K玲,劉穎,陳星
(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骨關節(jié)科,江蘇宿遷 223800)
改良足下垂預防裝置的臨床應用研究
徐娟,張?zhí)K玲*,劉穎,陳星
(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骨關節(jié)科,江蘇宿遷 223800)
目的 比較改良足下垂預防裝置與丁字鞋對下肢癱瘓患者足下垂及壓瘡的預防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將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因脊髓損傷、脊柱骨折脫位、下肢癱瘓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足下垂預防裝置應用,對照組采用丁字鞋。兩組常規(guī)下肢功能鍛煉的方法相同。8周后隨訪觀察兩組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評分、足部壓瘡評分、足下垂和足部壓瘡的發(fā)生率。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評分、足部壓瘡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8周后觀察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評分為(89.56±5.29)分,對照組(71.92±3.5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11.45,P<0.05);觀察組足部壓瘡評分(18.44 ±1.73)分,對照組為(13.84±2.4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10.72,P<0.01)。觀察組足下垂和足部壓瘡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應用改良足下垂預防裝置能有效的預防下肢癱瘓患者足下垂和足部壓瘡的發(fā)生,可替代丁字鞋等傳統固定方法,適合下肢癱瘓患者使用。
足下垂;預防裝置;壓瘡;下肢癱瘓
實用新型專利:一種足下垂預防裝置(201520842309.5);*本文通訊作者:張?zhí)K玲
足下垂是昏迷、癱瘓、腓總神經損傷、跟腱攣縮等患者并發(fā)癥,嚴重影響足部功能[1]。由于此類患者下肢癱瘓、無感覺,而足跟、內外踝又是壓瘡的易發(fā)部位,如何在預防足下垂的同時又兼顧預防壓瘡的發(fā)生,一直是護理工作的目標。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設計的改良足下垂預防裝置,能有效預防足下垂、壓瘡、足內、外翻及尖足畸形的發(fā)生。目前該裝置正在申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因脊柱骨折、脫位、下肢神經損傷導致下肢癱瘓患者100例,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齡25~80歲。平均住院日28 d,雙下肢肌力:0級14例,Ⅰ級26例,Ⅱ級34例,Ⅲ級26例。將100例患者采用隨機雙盲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采用改良足下垂預防裝置應用,對照組應用丁字鞋。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改良足下垂預防裝置的制作方法 a)醫(yī)用固定帶2根、腳圈1個、EVA泡沫片1塊、金屬環(huán)2個。b)將醫(yī)用固定帶1的尼龍編帶加寬,使其與醫(yī)用固定帶的上緣齊平(見圖1)。目的是支撐腳趾,防止尖足畸形。c)將醫(yī)用固定帶2縫制兩個與長度垂直的金屬環(huán)(見圖2~3)。d)將消毒清潔后的支具(EVA泡沫片)剪下一圈,寬度與腳圈一致(見圖4~5)。備好腳圈(見圖6)。
圖1 醫(yī)用固定帶1大體照(將尼龍編帶加寬)
圖2 醫(yī)用固定帶2大體照(兒童鎖骨帶改制)
圖3 醫(yī)用固定帶2(增加兩個金屬環(huán))
圖4 EVA泡沫片
圖5 剪下一圈EVA泡沫片
圖6 腳圈
1.2.2 使用方法 第一步:將醫(yī)用固定帶1固定于患者腳趾及腳掌交界處(見圖7);第二步:將EVA泡沫片圍在腳圈外圍(見圖8);第三步:將腳圈帶在踝關節(jié)處(見圖9);第四步:將醫(yī)用固定帶2固定在小腿下方,腳圈的上方。松緊以放兩指為宜。第五步:將醫(yī)用固定帶1的尼龍帶扣入醫(yī)用固定帶2的新訂的金屬環(huán)中,拉緊維持踝關節(jié)90°后,將兩根尼龍編帶交叉系于腳底(見圖10)。
圖7 將固定帶1固定在腳趾及腳掌交界處
圖8 EVA泡沫片圍在腳圈外圍
圖9 將腳圈及EVA泡沫片戴在踝關節(jié)處
圖10 整個裝置使用后效果圖
1.2.4 評價方法 兩組患者采用壓瘡改良Braden評分表,應用于足部壓瘡預防[2]改良的Braden評分把潮濕項目改為末梢血運,完全受損:1分;嚴重受損:2分;輕度受損: 3分;未受損害:4分。其余的項目與Braden評分表相同,每班跟進足部皮膚情況。采用Maryland評分[3]對足部功能進行評價。足部功能評分包括疼痛和功能兩部分,分別占45分和55分。優(yōu):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小于50分。足下垂的評價標準:觀察下肢是否出現伸肌痙攣;踝關節(jié)是否出現足跖屈;不能背屈或背屈功能減弱[4]。足下垂表現為患者坐位時雙腿自然懸垂,足處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動背屈和內、外翻。將足部皮膚發(fā)生淺表性潰瘍,表皮或真皮受累并排除其他皮膚病因素定為壓瘡。
1.2.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珋x±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比較,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8周后隨訪兩組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評分及足部壓瘡評分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評分的比較(分,珋x±s)
8周后兩組患者足部壓瘡及足下垂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8周后使用結果表明,觀察組的足部壓瘡發(fā)生率及足下垂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2)。觀察組發(fā)現1例Ⅱ期壓瘡,經過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使用減壓裝置8 d后痊愈;發(fā)現1例踝關節(jié)僵硬,經過被動活動踝關節(jié)及使用本裝置20 d后痊愈。
表2 兩組患者足部壓瘡及足下垂發(fā)生率比較(例/%)
足下垂是創(chuàng)傷骨科、神經內外科因各種原因引起的昏迷、癱瘓、腓總神經損傷、跟腱攣縮的常見并發(fā)癥[5]。由于下肢脛骨前肌群肌力降低,小腿三頭肌痙攣引起足跟腱攣縮使踝關節(jié)不能背伸及背伸能力減弱[6]。我們經過改良足下垂預防裝置持續(xù)牽引,起到替代脛骨前肌群對足部的拉伸作用;使踝關節(jié)持續(xù)處于中立位,降低小腿三頭肌的張力,緩解痙攣;保持患足處于良肢位,避免足下垂、足部壓瘡、踝關節(jié)內外翻、尖足畸形的發(fā)生。
足下垂是影響患者步態(tài)、步行能力、下肢關節(jié)活動的重要因素,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7]。如何預防足下垂發(fā)生并讓患者感到舒適與方便,是護理工作者一直努力的目標[8]。近年來,陸續(xù)有研究采用足下垂支架[9]、足下垂固定器[10-11]、足下垂矯形器[12-13]、防足下垂硬板靴、鞋[14-15]等預防足下垂。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以上這些裝置取材木板或者金屬,雖能有效預防足下垂,但是堅硬、缺乏舒適感,不太適合床上穿著,有的防足下垂支架設計笨重、使用麻煩,適合場所有限,另外由于患者肢體癱瘓、無感覺,屬于壓瘡發(fā)生的極高危人群,因此,保護患者骨隆突處是各項護理措施實施中首要考慮的問題。而以上裝置堅硬,容易撞傷及刮傷患者皮膚,足跟、內外踝缺乏保護,容易引起壓瘡。
我院原來采用丁字鞋預防足下垂,鞋子材料及形狀設計不科學,固定不穩(wěn)容易脫落,功能鍛煉不靈活,受體位影響,不利于醫(yī)務人員觀察足背動脈搏動、皮膚溫度、血液循環(huán)等情況[4]。這種方法也有明顯的缺陷,足跟、內外踝缺乏保護,容易引起壓瘡。
本研究的優(yōu)點是: a)防足下垂效果好,安全可靠,持續(xù)保持踝關節(jié)背伸90°中立位。功能鍛煉只需將兩根腳底交叉的尼龍編帶松解,讓患者雙手拉緊尼龍編帶即可完成踝關節(jié)功能鍛煉,避免踝關節(jié)僵硬的發(fā)生。b)防壓瘡措施到位,腳圈保護內、外踝及足跟,杜絕壓瘡的發(fā)生。利用腳圈保持足底懸空,同時保護內外踝,防止皮膚受壓。c)在腳圈外面固定EvA泡沫片,因為有一定的硬度,給足踝提供支撐,起到固定整個裝置的作用,使固定在小腿的醫(yī)用固定帶不會下滑。d)腳圈及EVA泡沫片,給足踝提供支撐,使踝關節(jié)處于中立位,避免足內、外翻的發(fā)生。e)醫(yī)用固定帶寬度達9 cm,兩邊的尼龍編帶在原有基礎上加寬,固定于腳趾及腳掌上部,使踝關節(jié)背伸90°,避免了腳趾下垂,尖足畸形的發(fā)生。f)在小腿兩側添加金屬環(huán),因此處血管、神經分布少,不會影響下肢血運。g)價格便宜,醫(yī)用固定帶2根收費12元,腳圈10元,金屬環(huán)0.5元,總共價格20元。h)固定腳部的醫(yī)用固定帶的尼龍編帶加寬即可,其他物品均是現成品。i)穿戴舒適,翻身及身體活動不受影響,患者容易依從。j)本發(fā)明不受型號、患者足大小及小腿粗細的限制,各種人群均可穿著。
應用改良足下垂預防裝置注意事項:綁于小腿的醫(yī)用固定帶2不必太緊,松緊以容納1指為宜,太緊會影響患肢末梢血運。另外,按照足下垂預防指引,協助及指導患者踝泵運動每日8次,每次5~10 min。使用過程中,觀察患者末梢血運的變化。
改良足下垂預防裝置制作方法科學,簡單,護理人員操作簡便,費用低,患者樂意依從,能夠防止足下垂、壓瘡、踝關節(jié)內外翻、尖足畸形的發(fā)生,是值得在臨床推廣的足部護理用品。
[1]鄧佳,羅愛英,程靜,等.改良后足部防壓瘡矯形器在骨科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6):700-702.
[2]潘夏蓁,林碎釵,姜麗萍,等.Braden量表在足部壓瘡風險預測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4):1-4.
[3]王曙紅.臨床護理評價量表及應用[M].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39.
[4]胡永善,劉世文.康復醫(yī)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61.
[5]劉艷,袁觀惺,李言.自制防足下垂固定器在下肢功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23):2985-2987.
[6]夏同霞,侯跟翼,蔣中艷,等.家庭跟進式護理對外傷性截癱患者居家并發(fā)癥的干預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0):936-938.
[7]程蕊瓊,梁喜芳,顏玉賢,等.康復護理早期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4):381-383.
[8]秦愛玲.防足下垂墊的制作與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4445.
[9]王廣玲,王秀芹.預防足下垂支架的制作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5):328.
[10]趙丹.自制預防足下垂功能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357.
[11]肖秋香,陳仁英.防足下垂牽引裝置的設計及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6):1661-1662.
[12]倪潔,蔣紅,許雅芳,等.垂足型約束固定用具的制作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20):84-85.
[13]江燕,謝勇前,李佳.防垂足防壓瘡自動充放氣腳墊的研制與臨床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1): 59-61.
[14]郭小葉,賀慧蘭,趙欣.預防足下垂硬板靴的制作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12):46.
[15]喬文芳,劉鳳,耿艷,等.自制足下垂預防鞋的臨床應用[J].當代護士,2009(12):109.
R473.6
B
1008-5572(2016)02-0189-04
2015-07-06
徐娟(1970-),女,副主任護師,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骨關節(jié)科,223800。